第144章 賈詡獻策

‘多收三五斗’的故事,張和大概還是知道的。

糧食多了,以地方豪強為背景的糧商,自然要壓低價格收購。

這裡的‘壓低’,不管什麼時代都是超不合理的。

就如同在青黃不接,甚至絕收的時節,他們賣的糧價也是非常不合理。

記得幾年後,關中的糧食甚至賣到十萬錢一石的程度。

就不知道是五銖錢,還是董卓鑄造的小錢,希望是後者。

“也就是說糧食豐收,導致各地豪族屯糧賣不出價格,於是張家可能帶頭,把矛頭指向府君,是吧?”賈詡沒想到,張和會用這個問題向他請教。

這多少就有些糾結,他是不是忘記,自己來自武威姑臧賈氏,家裡怕也囤了不少糧食。

當然原本是這樣,知道有一種高產的麥種即將推廣,他已經提前寫信回去,讓家裡人把糧食儘量拋售一部分。

也就是說,賈家不僅沒有損失,還能借此低價採購一批新糧,穩賺不賠。

在官府任職,就是這點便利。

也不需要你貪汙,只需要提前收到點風聲,提前做準備,打個資訊差,就能賺到不少的利潤。

還是那句話,且不說已經傳出去的風聲,在對外傳出去前,內部官員開會,這方面的風聲就會在內部開始傳開。

即外人知道的風聲,下面的官吏早就提前大概十天半個月收到,並搶佔先機。

從頭到尾,沒有頭任何人貪汙受賄,可事實上大家又切切實實賺到利潤……

等某政令真正落實發布,這才打算入場,殘羹冷炙怕都不剩,還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要說涼州耕地不多,大多豪族就不是靠耕種維持生計。”賈詡想了想,“會針對府君的豪族,應該沒幾個。”

如果把賈家排除出去的話,那麼大概還能更少。

問題就在於,張家和賈家也有聯姻。

不能說共進退,至少也不能太明著對付張家。

“辦法也簡單,派出千餘人,到各郡把多餘的糧食都收購起來,統一運送到京兆那邊出售即可。”賈詡回道。

如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扣除涼州可以說各地都缺糧食。

那麼以官府護送糧食,到京兆地區,按照比較合理的價格賣出去,各糧商沒有運輸成本,還實際賺到錢,自然就不會再有意見。

甚至他們還能派一兩個管事隨軍,帶著其他一些物資過去京兆甚至洛陽,採購一批布帛什麼的回來出售。

要說涼州算是皮貨集散地,可自產的布帛可真不多。

畢竟耕地都少,少到要開梯田的程度,哪有多餘的土地拿來種麻?

就算少數的作坊,麻線大概也是從其他地方採購回來的。

“那官府有什麼利益?”張和追問,“再說京兆那邊的豪族,就沒意見了?”

“涼州才多少糧食,他們根本看不上那麼點糧食進入市場。”賈詡回道。

每個縣別那麼放肆,那麼各縣豪強自然不會有意見。

只是有一點他沒有實說,那就是豪強們有意見,不是囤積的糧食賣不出去。

不滿的主要原因,正是這種高產的麥子。

他們已經習慣,藉助低買高賣這個過程,逼迫百姓欠下高利貸,最後趁機吞併他們的土地,甚至他們全家。

張和破壞了這過程,這才是他們生氣的原因。

也就是說,徹底毀掉這種高產的麥子,那麼他們自然會不再針對。

有一說一,為了更好的操控糧價,各地的世家豪族甚至希望百姓退回到刀耕火種的時代。

否則就這鹽鐵已經不專營的時代,鹽的價格徹底低到冰點,鐵的價格為何依然居高不下?

不說全鐵的農具,各地還有不少百姓,居然還在用石制農具。

許多耕種技術沒有普及,要說高產的農田會被巧取豪奪,那世家豪族的田地,為什麼也這樣?

比起經商這不穩定,且具有一定風險的經營辦法。

難道不是自由操控糧價,肆意兼併土地,這樣的方法更穩妥一些嗎?

要說張和也好,劉備也罷,未來大機率也會成為一方豪強,甚至世家。

尤其涿縣張家,本來就是一方土豪,他們會不知道這個道理?

在賈詡看來,張和這種推廣高產作物的行為,才是真正的‘離經叛道’,他背叛自己的階級!

“原來如此……”張和聞言卻是若有所思,這樣方法好像可行,至少能帶動涼州的經濟。

涼州這地方,某種意義上和後來的閩省差不多,環境不適合農耕。

他想不明白,都已經開始逐漸重視工商業,還要繼續操控糧食價格,控制鐵礦數量。

不,準確的說是控制內銷數量,出口的部分可是一點都不少。

正是大量對外出口鐵錠,甚至是武器什麼的,才能從羌胡那邊獲得大量的牛羊馬匹。

或許是商賈固有的映像,就是貪婪狡猾,這和高尚的品德完全扯不上關係。

自然沒有耕讀傳家,更有機會成名。

要賺錢,所以偷偷摸摸經商。

要出名以獲取舉孝廉的機會,所以耕讀傳家。

也有可能是用這個方法,一定程度減少商業行為中的風險。

很多東西,張和穿越以前不知道,穿越後接觸多了,也慢慢明白過來。

“文和,你應該還保留了什麼?”張和反問,“聽說張家和賈家的關係不錯……”

“的確有些姻親關係,卑職阿母便是張氏。”賈詡回道,“雖然是曾祖一輩才結下的交情,可要說賈家和張既的友誼,可以追溯到前漢張蒼與賈誼。”

姑臧賈氏本來就是洛陽賈氏的分支,只是曾祖為姑臧太守,才定居在這裡,繁衍生息至今。

而賈家能在這裡站穩,也因為張家的幫忙。

“其實若要讓張家停止針對府君,應該拜託另外一個人。”賈詡回道,“張子安的侄兒張繡,素有北地槍王之稱……”

童淵!

張和突然意識到這點,張繡如今應該還不在張濟麾下,也就是說,可以招募!

到時候張繡到自己麾下,那麼張家也沒什麼理由再針對自己。

不得不說賈詡就是賈詡,廢話的部分姑且不說,三言兩語的謀劃,什麼問題都給解決了。

張和也不廢話,道謝之後立刻去找到童淵。

“繡兒?也行,我寫封信,看他來不來!”童淵到底是老了,也有些想張繡了。

要說這一生也收了不少弟子,指點過不少人的武藝,可親傳弟子也就那麼三個。

張任已經在益州任職,怕是來不了。張繡如今尚且在野,若能進入軍中,也算一條出路。

當即寫了一封信,交給張和送出去。

真要算,張和給他那碗粥,對他幫助很大。

就說之前寫信給李彥時,他就注意到自己的手已經開始微微發抖,如今握筆非常的穩。

就現在的狀態,大概能多活個十年。

結果不到三天,張繡便來到冀縣,並且第一時間找上門來……

張家針對張和,扣除張濟的奪妻之恨,更多還是利益受到損害。不如說張濟就是以此說服張家出面,聯合各地豪族針對張和。

換個角度來說,若張和把張繡招募過來,那麼張家為了張繡的前途,自然也不會故意針對,張家不帶頭,其他人也鬧騰不起來。

釜底抽薪,不外乎如此。

要說賈詡到底也是涼州人,家族就在這裡,少不得要顧慮一些。

否則如果他現在在南陽,孤家寡人的,那可要多狠來多狠,畢竟無所謂了。

畢竟這個時代,還是很看重鄉黨的。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劉宋王朝

何時遇到我的病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