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撿漏

張和覺得那些來往的達官貴人,大機率是瞎的。

在這時代一米八以上的漢子,就沒有幾個是簡單的。

居然放任他在這裡等著,沒有人過來搭話。

“免貴姓徐,單名晃,表字公明,河東楊縣人!”壯漢拱手回道。

徐晃?要說同名同姓也有,可表字出身都對的,那應該是他沒錯。

只是徐晃怎麼的,淪落到要在洛陽皇宮前等招募的待遇?

要是傳出去,那可是能被讀者噴死的……

“本官有些好奇,徐兄一看就身手不凡,為何沒有人招募?”張和有些疑惑。

“不是沒有,而是不敢。”徐晃搖頭,“徐某曾經在襄陵擔任縣尉,奈何十天前,一群賊人在白波谷造反,號黃巾。徐某跟著都尉前去討伐,卻為掩護都尉落入賊人手中……”

有那麼一段歷史嗎?

張和不太清楚,印象之中,徐晃登場已經是白波楊奉麾下部將。

“那又為何在這裡?”張和追問。

“對方打算招降徐某,只是徐某寧死不屈。本以為對方要麼繼續囚禁,要麼殺了徐某,誰知道卻把我放了。”徐晃搖了搖頭,“回去才得知,都尉對外宣稱是我陣前叛亂,才導致戰敗。”

不僅無功有過,而且還被郡裡通緝,最後不得不逃到洛陽。

之後他找到河南尹何苗告狀,何苗調查之後,僅是撤掉他的通緝。

只是白波一天沒有消滅,就算是何苗都不敢招募徐晃。

“我義兄即將上任涼州刺史,到時候也會率軍平叛。徐兄若不嫌棄,可投入他麾下!所受的冤屈,且用戰功和榮耀來洗刷!”張和提議。

“願效犬馬之勞!”徐晃沒有猶豫,主要他真已經是山窮水盡。

尤其就在昨天,白波黃巾頭目楊奉,派人和他接觸,只說他告發那都尉,以至於都尉惱羞成怒,派人暗害徐晃的家人。

可沒有證據,徐晃若想要報仇,唯有投入他麾下。

山窮水盡,且家人罹難,徐晃這兩天真的在做天人交戰。

“徐兄,你的遭遇我很抱歉。只是你可有想過,也有可能,暗害你家人的,是楊奉的人呢?”張和聽了徐晃的敘述,想了想反問。

徐晃真沒想過這個情況,只因為那都尉陷害過他,自然而然覺得他能做出那種事情。

可轉念一想,他真的惱羞成怒,難道不應該是派人對自己下手?

“多謝司馬指點,徐某差點誤入歧途!”徐晃感慨。

周圍沒有人能說話,也沒有人能參謀,差點就中了那楊奉的奸計。

“可惜我們是去涼州上任,否則少不得順路把白波賊給沒了。”張和嘆了口氣。

“徐某已經是孤家寡人,以後若有機會,再殺回去找白波賊算賬便是。”徐晃也坦然。

不如說他更清楚,想要報仇,那麼自己就需要足夠高的身份。

更需要透過戰功和榮耀,來洗脫自己的嫌疑。

“那好,那還請徐兄幫我個忙!”張和點頭,隨即轉頭對其他人說道,“但凡能在三招內擊敗我身邊此人者,封軍侯!能在他手下走十招者,可隨軍入伍,起步就是屯長!”

低於十招的,不太想要招,畢竟這種三四線的人才,真就不缺。

“這……”徐晃沒想到,張和要幫的‘忙’居然是這個。

“怎麼,徐兄對自己的本事沒有信心?”張和笑道。

徐晃當然有足夠的信心,聞言當即應承下來。

主要是略作思量後,意識到張和也在考校他的實力,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全力以赴便是!

也沒什麼武器可言,大家就肉搏,結果過來碰運氣的,在他麾下就沒幾個能走三招的。

有些差勁一些的,被他一招就給撂倒在地。

“這身手,起步得是軍侯。”衛毅點頭,家主看人還是那麼準。

田豫本來有些蠢蠢欲動,畢竟他現在是親兵,若能三招打倒徐晃,可是能封軍侯的。

可實際看到對方的實力,自覺無趣,自己大概在他手下,能走個十招就不錯。

這還在跟著張和鍛鍊一年多,換了剛入伍那陣,大概三招就被徐晃撂倒了。

“兄長,這邊好像挺有意思的!”不遠處,兩少年湊了過來,年少的突然說道。

“好像是比鬥,只是怎麼那麼多人輪流打一個?”年長的少年有些疑惑。

看了一會,那些過去嘗試的,基本都是兩三招就被男子撂倒。

再打聽,三招內撂倒男子,可封軍侯,兩人頓時蠢蠢欲動。

“請問一下,我們兩個可以嘗試一下嗎?”少年來到張和麵前詢問,“我們兩兄弟年紀小,一起上沒問題吧?”

“哦,還有這操作?”張和正在考校那些文士,聞言有些好奇,“也行,若伱們能在他手裡堅持五招,那麼可以來到我麾下當親兵。”

這兩年輕人,年紀大的十五歲上下,年紀小的十歲上下。

服裝看不出什麼,普通勁裝而已。

不過臉色紅潤,一看營養充足,那至少也得是寒門或者豪強出身。

“三招就撂倒他!”年紀小的高呼,隨即帶著兄長過去嘗試。

二打一要說不公平,可兩個孩子,徐晃也不說什麼。

簡單吃點乾糧喝點水,只管上就是了!

另外一邊,張和又遇到個年輕人,十六七歲上下,看著已經是小吏。

“足下看來已經在某處任職,為何過來?”張和有些好奇。

“聽說兵法大家張達道在此,特來拜會。”男子回道,“若閣下能回答我一個問題,那麼換個地方任職,也不是不行。”

“哦,什麼問題?”張和有些好奇起來。

“涼州局勢糜爛,叛亂數年未能平定,閣下為何還敢去漢陽任職?”男子詢問。

“涼州是大漢的涼州,我乃漢陽太守,那麼當然得去上任。”張和回道。

這話讓男子有些觸動,他不是涼州人,可朝廷之前傳出要放棄涼州的言論,讓人有些心寒。

尤其如今涼州局勢糜爛,說不得放棄涼州的言論,會再次被提起。

就憑‘涼州是大漢的涼州’這句話,男子覺得可以去涼州,主要也想為涼州百姓做點什麼。

“馮翊高陵人張既,願為平叛略盡綿薄之力!”張既拱手。

曹魏那個涼州刺史?張和聞言,就知道眼前此人是誰。

十六歲就開始在左馮翊郡府衙門擔任小吏,出身寒門庶族,家中殷富,為人有容儀……

對,他就是那個張既,此刻的他還沒有舉孝廉來著。

“輸了!”另外一邊,兩兄弟被徐晃撂倒在地,不過憑著互相配合,好歹撐過五招。

“兄長,怎麼說?”年少的詢問,“我們好歹撐過五招,就這樣回去?”

“是啊,撐過五招了啊……”年長的有些糾結起來,透過考核是好事,奈何從親兵做起。

“有什麼好糾結的?”田豫出面,“老子如今都只是親兵,有本事和我打一場!”

居然還好意思嫌棄,兩個人合力,還不是五招內被撂倒在地?

也就是堪堪撐過五招,還真以為自己有多厲害?

兩人聞言,倒也是年少輕狂,當即陸續和田豫切磋起來。

問題田豫這一年下來,可是張和親自喂招,再加上平時鍛體,和剛入伍那陣已是天壤之別。

一番比鬥,基本都在十招內戰勝他們兩兄弟。

要說被個成年人幹趴下,還能說道說道。

如今被個年輕人擊敗,真就不好說什麼了。

“好,我們兩個給你當親兵!”年輕人的抹了抹嘴角的血跡,來到張和麵前。

“男子漢說一不二!”年長的也點了點頭,“陳留吳懿,拜見司馬!”

“陳留吳班,拜見司馬!”吳班兄長表態,當即附和。

吳懿吳班?

說起來吳班的父親吳匡,好像是何進的部將……

說是部將,實際好像也沒什麼具體的官職,大概也就幕僚。

歷史對吳匡的記載很少,還不如他這族侄和兒子,一個蜀漢車騎將軍,一個蜀漢驃騎將軍。

尤其是族侄女,還是劉備的續絃,蜀漢穆皇后來著。

如今吳匡還在何進麾下,兩人出現在洛陽也正常,只是沒想到在這裡遇到。

轉念一想也是,這大將軍府衙,可不就在南宮裡面……

“你們這年紀,就算要入伍,阿父可同意?”張和詢問。

“男子漢說不二,阿父是那麼說的。”吳班拍著胸膛,“我這就過去跟他說明此事,明日立刻前去軍中報到!”

“好,若他同意,那我也不說什麼。”張和點頭。

吳懿和吳班的確是人才不假,不過現階段他們兩個還太年輕。

可轉念一想也沒什麼,反正就當做養成了,畢竟趙雲,徐庶和田豫,哪個不年輕?

“說起來,司馬若是缺謀士,某倒是可以推薦一人!”張既突然想到什麼。

回頭左右看了看,一個小跑揪住某人。

把他帶到張和麵前,介紹道:“此乃武威姑臧人賈文和,才華出眾,可為謀士!”

慢著,賈詡,你特丫為什麼在這裡?

張和看向男子,四十歲上下,算算時間,賈詡好像還是白身。

得董卓當了相國,他才以太尉府掾吏任平津都尉,後升討虜校尉。

也就是說,繼續正式擔任官職,實際是武官。

距離董卓入京還有些時間,這個時期,沒想到賈詡還沒有董卓徵辟。

“德容何必非把我扯進來?”賈詡有些糾結。

前兩天剛認識的張既,後者來洛陽辦事,說起來本來也是今天就回去的。

就那麼個認識兩天的年輕人,把自己給坑了可還行?

只說如今涼州那麼亂,自己都為了避難過來洛陽,非要讓自己再回去……

“文和之才,不應該被埋沒下去!”張既一本正經的說道,或許這的確是他的想法。

只是很顯然,他對賈詡的性格一無所知。

張和此刻卻是樂壞了,沒想到來招募人手,不僅遇到徐晃,還遇到賈詡,真就撿大漏了!

徐晃初為郡吏,但是哪裡的不知道,可能是河東。後來怎麼投奔的楊奉很難說,只能給他稍微安排一下。可以是都尉排擠栽贓,也可以是楊奉算計。反正被逼上梁山的可能性很大。

吳匡為何進麾下部將,兒子吳班,侄兒吳懿,年紀應該都不大,所以安排他們兩個一起對付徐晃。

賈詡的記錄很少,舉孝廉為郎官後,因病辭官,之後就基本沒什麼記錄。直至董卓入京,才以太尉掾的身份出仕,都是武職。

說真的,當時大概也沒有誰會意識到,這傢伙是個擅長謀略的老銀幣。

不是嫌三章不夠麼,這不加了一章,之前抱怨就這一章,兩千字感覺寫不夠,硬生生加到三千,搞得七點多才睡覺。

這下子今天都快萬字了……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正常來說三更已經是極限了,三十幾歲,精力比不過二十歲那陣。

<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朕乃大漢忠良董太師

鈞天帝愛吃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