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顧雍和法正

學習一兩年,還能怎麼學習一兩年,無非是介紹個老師,讓諸葛瑾拜入他門下學習兩年,之後再回來啟用。

老師的人選,基本就是田豐或者沮授,當然也可以是蔡邕或者羊衟。

說起來,張和也有段時間,沒有關注馬超他們的學習進度了……

畢竟有馬騰看著,也不怕出什麼么蛾子,不過那是之前,如今田豐調回長安,馬超他們自然也是跟回來的。

倒是卞秉已經學成,田豐離職前,舉卞秉為孝廉,已經安排在地方當縣令。

如此歷練幾年,看看值不值得進一步重用。

有時候一個人才能真就不多的話,就不適合過度提拔,出了事情連累一堆人。

“子瑜不才,願意拜入蔡師門下!”諸葛瑾權衡一番,最後選擇學習兩年再出仕。

太年輕是個問題,主要蔡邕是張和的岳父,有這層關係,升遷會方便一些。

“那行,我寫封信過去,你準備束脩就好。”張和也不廢話,當即開始書寫。

“如此,我們可就算是同門了!”話說當頭,另外一個士人發話。

“哦,閣下莫非是吳郡顧元嘆?”張和筆一頓,抬頭好奇的問道。

“正是顧某!”顧雍拱手,“恩師已經寫過兩次信函,只是江南不太平,最近才成行。”

蔡邕在這邊出仕,再加上張和是他女婿,自然是寫信過去,把顧雍叫過來幫忙。

當時漢帝還在,顧雍糾結過要不要來,畢竟顧家的根在江東。

可隨著漢帝駕崩,天下大亂已經成為定局,顧雍在慎重考慮之後,決定過來。

不說現在關中安靖,只說劉備這實權漢室宗親,成事的機率不低。

如今有能力的,開始盤算如何擴大地盤。

沒有地盤的,卻必須要開始下注。

世家豪族還好說,分開投注就好,可地方豪族,基本只能供應一兩個人才。

扣除留守的,另外一個就必須要去賭一賭。

“正好,幷州缺乏不少官員,元嘆是打算留在長安,還是跟我去幷州?”張和詢問。

“單憑使君安排便是!”顧雍拿不準,只能由張和安排。

有些猝不及防,剛聽了自己的名字,就彷彿知道怎麼安排自己。

可問題是,自己到底擅長什麼,可是什麼都沒說。

仔細想想,從坐下來開始,好像只要報上姓名,張和就知道他們的來歷,甚至有什麼才能一般。

“沒什麼好疑惑的,伯寧是法家子弟,擅長律法。諸葛家是官宦人家,治政應該不成問題。你是岳父的弟子,應該什麼都有學過一些。說真的,反而你這樣更難安排,畢竟什麼都會,只是到底更擅長什麼,還需要實際做一兩年看看。”張和似乎看出顧雍的疑惑,出面說道。

主要他也感覺到,周圍一圈的人,心裡多少也有些疑惑。

“顧某善文書,治政方面也粗通。”顧雍連忙回道。

“如此給你兩個選擇,到州府擔任長史崔廣平的副手,再不然到地方擔任縣令。”張和略作思量之後說道。

“顧某願意到地方歷練歷練。”顧雍略作猶豫,選擇到地方任職。

兩個職位對應文書工作和治政工作,這也直接影響到後續的發展上限。

別說是去地方當縣令,當個縣長,甚至縣丞都要當。

“那行,之後跟我回去,安排在哪裡上任,到時候再研究研究。”張和點頭,“說起來,現在就剩下閣下還沒有自我介紹了吧?”

“右扶風郿縣人法正,表字孝直,拜見使君!”最後一個年輕人行禮,並且自我介紹。

“法孝直!”張和聞言立刻笑罵,“第一次考核,為什麼沒有來參考?”

之前那次考核,雖然不限在關中四郡,可主要也是面對關中計程車人。

當時還想著,法正會不會來參考,結果發現參考者裡面沒有他,只覺得對方是不是看不起自己。

“讓使君失望了,孝直與父親前不久剛剛從晉陽逃回來,甚至不知道使君舉辦過考核的事情。”法正有些詫異,連忙解釋。

他父親法衍乃廷尉左監,一家子之前受董卓裹挾,被迫前往晉陽,差點被董卓‘大封群臣’。

好在情況有變,監督他們的官員也覺得情況不妙跑路,法正意識到有機會,立刻帶著父親夤夜逃走,前不久才逃回家鄉。

聽說劉備設科舉取士,好奇過來看看,結果看到圖書館,看到蒙學院,結合科舉取士,他意識到大漢的取士制度,可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細問之下,才知道這一切都是張和建言的結果,對他非常好奇。

見不少人攔著張和去路,他也過來湊個熱鬧。

“現在你知道了!”張和回道,“給你兩個選擇,一個是在我軍中擔任軍師,要麼到我兄長那邊擔任軍師!”

“怎麼是軍職?”法正有些詫異。

“因為好升官!”張和懟了回去,“三五年的,把官職提一提。後續留在軍中繼續當軍師,還是到地方當太守什麼的……”

說完才想到,法正再有才華,現在也才十八歲,自己這樣有些揠苗助長的嫌疑。

“這……”法正真就沒想到,張和擺明了要重用自己,只覺得受寵若驚。

要說祖父姑且算是名士,父親好歹當過官,自己可還是白身,也沒什麼名氣……

“當然,介紹你給大哥也可以。不過這樣的話,我推薦你直接參加這次考核。”張和見他猶豫,想了想另外提議。

“正對考核挺感興趣,正好使君說上次沒考,這次正好補上。”法正想了想回道。

主要是感覺得到,張和之前聽到他的名字,突然變得很激動,好在很快就冷靜下來。

顯然,前面的任命就不經大腦,現在冷靜下來說出的,才最合理。

將錯就錯也可以,不過法正自認自己還不夠成熟,若最後辜負張和的器重反而不好。

還有一點他也沒說謊,對這科舉考試,他是真的很感興趣。

“那行,孝直留下來參加科舉便是。”張和點頭,少不得寫信告知幾個考官,讓他們給法正多加點分,“若這邊成績不行,我那邊隨時歡迎!”

雖然幾個考官不可能瞎,可重要預防萬一。法正這樣的大才,能招攬必須招攬。

“多謝使君栽培!”法正拱手道謝。

不用想也知道,自己這次考核,分數必然不低,除非自己故意考低分。

只是‘文無第一’,那麼多文士同臺競技,除非真不想當官的,否則誰會故意放水?

“多學多做多看,天賦雖然是天註定,可經驗和本領卻是後天學習歷練而來。”張和看向眾人,“實話說你們都是優秀的人才,不過不能把才能轉變成實績,那就沒意思了。”

“受教!”眾人紛紛回應。

法正的父親法衍為司徒掾吏,廷尉左監,理論上之前在洛陽,後來被裹挾到晉陽是很合理的,這也是為什麼上次他沒有來參考的原因。

不過法正和劉備真就有緣,畢竟他爺爺,東漢名士法真,號‘玄德先生’。

至於顧雍,蔡邕都在這邊混得那麼好,怎麼可能不把徒弟叫過來。

就現在天下大亂的,不跑到自己熟悉的人這裡出仕,難道還要在江東賭一賭?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王的劍與失落悲歌

夏風秋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