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諸葛一家

徐州麋氏並不是什麼大族,至少沒出過京官。

眼看如今天下大亂,陶謙不像是能守住徐州的,麋竺也為麋氏的未來擔心過。

這時候張和的名聲傳過來,讓他想起這位似乎派人招攬過自己。

以前他不可能放下徐州的基業和家族,跑去關中那邊,現在關中卻也是條出路。

本想著能在張和麾下小吏即可,沒想到對方居然要向涼王引薦自己。

“麋某不太明白……”麋竺小心詢問。家族能發展到現在,正是來自他小心翼翼的經營。

“我聽說過麋家主,也大概知道你的才能。比起我,大哥那邊未來可能缺個少府。”張和回道。

劉備註定要稱帝,稱帝之後三公九卿,少府肯定需要一個。

在劉備周圍一圈的人才裡面,顯然麋竺是最合適的人選。

“使君的意思,涼王以後會稱帝?”其中一個士人出面詢問。

“遲早的事情,就現在的局勢,各地稱王稱帝的將不斷出現。這個時候繼續當個乖寶寶,大漢忠臣,做給誰看?”張和反駁。

“不也挺好嗎?”那士人反駁,“正因為是大漢忠臣,其他勢力就不會太在意,優先攻打那些稱帝的勢力……”

“那適用於外姓或者小勢力,就大哥這勢力範圍,多發展一點都能被人忌憚。既然沒辦法低調,那麼還不如高調到底。”張和反駁。

“原來如此,那的確是這樣。”那士人若有所思,虛心受教。

其他四五個士人也是議論紛紛,最後也覺得的確是這樣。

麋竺是最開心的,若真如張和所言,自己是少府的人選,那自己這投注可就發達了。

畢竟剛剛投效,就已經是九卿預備役,那可真就賺大了!

“只是要讓大哥安心用你,大概還需要一些其他籌碼。”張和隨便要了點紙筆,三兩下寫了一封薦書,蓋上印章,交給麋竺。

“麋某曉得了,多謝使君。”麋竺鄭重道謝。

“我也只是給你個機會,能不能把握住,看你自己!”張和回道。

歷史上劉備能繼承徐州,麋竺出力不少。

劉備被呂布偷襲之後,又是他幫劉備招攬士卒,補充物資,甚至把妹妹送給劉備做妾。

也有說法是正妻,考慮到劉備當時已經有兩女一子,且甘氏都是侍妾,總不能先納妾再娶妻吧?

唯一正妻的可能性,就是麋氏過來的時候,正好劉備喪妻,所以麋氏就成了續絃。

只是怎麼看,這機率都不高。

麋竺因為雪中送炭,在劉備這裡一直被重視,甚至在諸葛亮之上。

可那是歷史上的事情,現在劉備已經起家,麋竺給再多也只是錦上添花。

可能受重視程度,沒辦法像歷史上一樣,所以給他指條明路。

麋氏若能給劉備當妾,劉備稱帝后就是嬪妃,麋竺好歹也算是外戚,地位能稍微高點。

退一萬步說,劉備也的確需要一個靠譜,且沒什麼根基的少府。

大司農也可以,不過大司農顯然是甄逸內定的職位。

“麋某會把握好機會的。”麋竺鄭重道謝,然後告辭離開。

他此刻不得不認真考慮,到底要怎麼好好‘把握’住這個機會。

“那麼,各位不稍微自我介紹一下。”張和看向其他幾人。

第一個就是麋竺,真就不知道其他幾個是誰,希望能給他一些驚喜。

“法家子弟,山陽滿伯寧,拜見使君!”其中一人出面,“感謝使君保全蘭臺藏書,裡面有不少法家的典籍。”

“你挺大膽的,如今大漢獨尊儒術,居然光明正大亮出法家子弟的名頭。”張和笑道。

“長安圖書館,最先上架的是諸子百家的學說。長安城外,更是有醫學院和科學院。殿下什麼情況不知道,但使君這邊,看著不像是獨尊儒術的。”滿寵回道。

“但朝堂之上,只能有一個聲音,這是大勢所趨,獨尊儒術這點我並不反感。”張和回道。

“只是有些專業的事情,就必須要由專業的人來做。”滿寵回道。

只看這考核,專門針對律法,數算、農桑和工匠等專門設定科目,就不難看出這點。

很不巧的是,這些東西,儒家基本不擅長,除非他們不是純粹的儒家。

“對,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張和點頭,“伯寧之才,推薦給大哥,專門負責律法的事情絕對沒問題。只是伯寧執法模式,難免有些太原始了,且跟在我身邊幾年,如何?”

“不需要考校?”滿寵有些意外。

“我用人就這樣。”張和回道,“再說到了幷州,實際開展工作,優劣直接就凸顯出來。”

問題有多少人,連嘗試一下的機會都沒有。

周圍幾個士子不免感慨,滿寵真就夠幸運的。

“願效犬馬之勞!”滿寵當即表態。

本來諸子百家子弟都欠張和一個人情,基於這個,他才過來長安看看情況。

當他發現張和並不排斥百家子弟,就萌生展現自己的才能獲得出仕,復興法家的念頭。

真就沒想到會那麼順利,自己還沒有展現才能,對方似乎就知道自己有什麼才能。

“那麼,這邊這四位呢?”張和看向其他四人。

“琅琊諸葛玄,表字胤誼,這邊是玄的侄兒瑾,表字子瑜。要說我們一家從琅琊過來,也是使君託人邀請的結果。”諸葛玄上前見禮。

今年他們守孝完畢,也是今年,青州鬧黃巾,再加上這天下局勢,諸葛玄說要不去荊州。

畢竟他是劉表的屬官,劉表又是漢室宗親,過去投效也挺好。

諸葛瑾卻想起,當初張和託鄭玄來信,邀請他們過去關中。

如今關中最安全,也最安定。

更別說劉備也是漢室宗親,主要還是劉表沒什麼進取心,守住荊州尚且困難,更別說平定天下。

考慮到還有諸葛誕這一脈留守琅邪,主要是兄長這三個兒子年歲都不大,年紀最大的諸葛瑾,今年也才19歲。

諸葛玄略作思量,就帶著三人來到關中。

可能是出發的時間早了一些,沒遇到曹操討伐徐州,這一路倒是順風順水,平安抵達。

“是有那麼一回事,當時缺乏人手,當然如今幷州也缺人手。胤誼兄若願意出仕,本官打算闢為雁門太守,不知胤誼兄是否願意屈就?”張和點頭。

“願為使君效勞!”諸葛玄有些意外,沒想到剛見面,自己就被任命為雁門太守。

“子瑜是打算學習一兩年,還是直接出仕?”張和詢問。

“我可以嗎?”諸葛瑾真沒想到,第一次見面,自己居然就能立刻出仕。

“當個縣令什麼的,歷練一兩年便是。”張和笑道。

“既然如此……那學習一兩年,要怎麼做?”諸葛瑾想了想詢問。

就算是琅琊諸葛家,也別指望跑!

按照歷史這兩年,因為中原大戰不斷的關係,所以不少讀書人都跑去荊州和江東避難,更早還有人跑去交州。當然也有人跑去遼東,只是相對少點。

不過換個角度,如今關中那麼太平,自然也能作為遷居的選擇。所以我相當於把原本去荊州的一部分人才,給截留到關中這邊,很合理吧?

就是麋竺顯然有些硬了,可不硬真沒辦法讓他過來,都已經是徐州別駕了。

姑且,就當做是他和劉備有緣吧!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開局簽到常山趙子龍

瞾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