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棉花的訊息

張飛很聰明,回家的路上,張和回憶和他說過的話,大概明白他要表達的意思。

首先是空會那麼多本事,好歹也要把技術傳下去。

這些東西就算再有趣,到底不是正事,別人能學會,就傳下去,讓別人來做就是了。

其次就是奇思妙想可以,但要切合實際情況。

有些你覺得很好玩的,卻不現實。

既然如此,就別浪費那麼多時間,你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最後就是賺錢要花,都花出去才是正理,免得別人惦記,尤其當你越賺越多的時候。

張和就覺得有些多此一舉,兩兄弟有話直說,平時可沒見你那麼拐彎抹角的……

或許多少有些怨念吧?

張家如今就自己混得最好,張飛還是校尉,不僅是張飛,關羽和太史慈都差不多。

這地位差,可能讓他們多少心裡有些不平衡。

晚飯的時候,少不得稍微就此感慨一番。

“夫君是能者多勞,再說這不也不務正業,給他們表現的機會了嗎?”鄒玉當即反駁。

問題夫君不務正業,依然能源源不斷做出成績,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現在不對外打仗,那麼透過戰功升遷的機會就減少。

反之治政得到政績,那也是穩定的功勞。

劉備也好,朝廷也罷,沒辦法坐視一個人把治下經營得風生水起,卻假裝視而不見。

那沒辦法,只能不斷讓張和升遷,不知不覺就超過其他三兄弟,畢竟他們才是純粹的武夫。

“畢竟讓夫君低調的話也不可能。”蔡琰笑道。

那種定時點卯上衙,到點下衙回家,閒暇的時候看書練武的日子,張和是真不喜歡。

這時代的休閒節目太少,也不能閒下來就造人運動。

張和只能貫徹華夏人的傳統精神:既然沒有這樣的環境,就改造出這樣的環境。

“花錢是吧?”張和想了想,“近期的確有個特別想要得到的東西……”

眾女不由得看過來,畢竟張和很少特別想要什麼東西。

主要是他想要的東西,和鄒玉說一聲,把材料湊齊,他自己就能做出來。

“我打算組建一支探險隊,從西域一路過去,尋找一種叫做棉花的植物。”張和說道。

這年頭高階的布匹是絲綢,次級的是皮裘,當然皮裘也有三六九等,高階的比絲綢還貴。

低階的自然是麻和葛布,棉花還沒有傳入華夏,據說是南北朝才傳入。

也有可能已經傳入,只是沒有普及,西域可能會有。

當然印度棉肯定沒有美洲棉的纖維更好,可現階段也沒得挑。

否則就麻這玩意,誰不知道劍麻的纖維更好?

更別說辣椒這玩意,張和穿越那麼久,都快忘記辣椒的味道是怎麼樣的了。

他就算有萬物皆可遊戲化的外掛,奈何也不可能無中生有,把這些作物憑空變出來。

甚至有想過專門找個時間,跑到印度或者美洲那邊,把作物給拿回來什麼的……

後來仔細想想,自己當時大概是魔怔了。

眾女好奇這棉花什麼樣子,張和就遊戲化把記憶裡的棉花繪製出來。

“這東西的話,都不需要找!”鄒玉看了看,“記得武威那邊,好像誰家就種有幾株。”

武威誰家能讓你記憶那麼深刻,說到底不就是武威張家嘛!

張和是真沒想到,原來張濟家居然就種有棉花。

“可是開花之後,一團白色蓬鬆蓬鬆的那種?”張和再次確認。

“對,實際也開花,黃色或者紅色。可結果之後,會崩開一團白色絨球,有那麼點木棉絮的意思。”鄒玉點頭。

這年頭要說也有棉衣和棉布,說的就是木棉的果實裡含有的棉絮。

話說回來,如果能實現木棉樹的矮化,同時透過人工授粉提升結果率,未必不是一條致富路。

畢竟普通棉花只能種一季,木棉樹卻可以一直種下去……

張和突然覺得自己陷入某種誤區,或許未必需要棉花,自己透過遊戲化,專門選育一批矮化高產的木棉樹,也可能是一條出路。

問題既然已經有,那麼優先選育棉花才是正理。

反正明天一年,不用想也知道會很閒。

劉備就這樣,除非是被惹火了,管他有沒有藉口,打過去再說。

如果有藉口,那打得更兇。

可正常情況下,沒有個正當的理由,他從不會主動出征。

再說現在這地盤的情況,要麼全面攻佔益州,要麼出西河攻打董卓,要麼出武關攻打荊州。

三條路短時間內,顯然都不太合適。

就張和對歷史的記憶,明年並沒有出戰的藉口,至少要等到後年才有。

總體來說不錯了,歷史的今年,劉備在公孫瓚麾下當別部司馬,直至明年(191年),才試守平原縣縣令,後領平原國相。

看看現在,不算董卓那邊,劉備都差不多是當今天下最大的諸侯。

繼續擴張的話,大概會引起一部分人的忌憚了。

若讓袁紹和袁術團結起來,最後匡亭之戰沒有發生、孫堅沒死、曹操沒割據東郡,反而袁紹和袁術團結起來攻打劉備……

算了,沒必要糾結這些,正好用一年的時間,把作物都培育一番。

“既然如此,幫忙弄幾株過來,明年開春我嘗試育種。”張和示意。

“這個簡單,甚至可以問問是從哪裡弄到的,可以的話多弄一些回來。”鄒玉保證。

“順便弄一些木棉的種子回來。”張和也沒忘記這個。

“好好好,還有什麼,一起說了便是。”鄒玉笑道。

“今晚你們誰來陪我?”張和看向眾女。

結果眾女一愣,羞紅著臉低下了頭,除了某人主動報名之外……

新年到底是來了,只是今年五兄弟很難聚在一起。

就是張飛,張和與關羽三兄弟聚了聚,劉備大機率會和太史慈聚一聚。

每個人又長大了一歲,而在張和不斷的耕耘下,眾女都懷上了。

這邊這個懷上,戰火就集中到其他人身上。

結果就有那麼點惡性迴圈的意思,都給懷上了。

自家的傻小子和傻閨女,都還不知道過幾個月,自己又要多幾個弟弟妹妹了。

倒是鄒玉記得張和的吩咐,開春沒多久,就為他弄來大量的木棉種子,棉花種子不多,就那麼十來顆。

張家說是在西域某個小國遇到的,當時他們把糧食賣過去,偶然看到覺得漂亮,就買回來作為觀賞植物。

西域那旮旯缺糧,以前涼州的糧食,扣除自給自足外,基本就透過張家出售到西域。

這也是為什麼武都才大規模產糧,可張氏卻能壟斷糧食的原因,人家壟斷的是出口的商道。

“這下要是大規模培養起來……”張和看著手裡的種子,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

主要是他很清楚,棉花徹底普及之後,這內褲就能也跟著普及了。

要說這時代的主流是麻布或葛布,有錢人穿皮裘和絲綢。絲綢做內褲可以,真絲內褲真就挺好,透氣冰涼。

不過要推廣,還是要棉內褲,否則的話麻內褲那得多酸爽?

有段時間我也想過,這古代沒內褲,所以在沒有高橋馬鞍的情況下,若是雙邊馬鐙,隨著馬匹前進,胯下會在馬背上不斷摩擦……

是蛋蛋的憂傷,還是大腿內側受傷,二選一誰都知道怎麼選,所以雙邊邊單邊。這問題好像唐代之後才解決,記得不是很清楚了。

棉花南北朝時期才傳入,但理論上漢末應該小規模有傳播,只是很少。反正這設定是這樣,於是就弄到了。也如同文中所說,印度棉沒有美洲棉那麼好,不過主角改良一番的話,或許可以達到那個程度。反正這時代的美洲棉,馬鈴薯,玉米南瓜什麼的,口感也肯定沒後世那麼好,產量更沒那麼高。

倒是木棉樹的矮化,這或許挺有意義的。

就如同榴蓮的矮化,國產榴蓮矮化一直是一個重點研究課題。

一兩米就能結果,那就很方便採摘了,也已經有類似的成果了。木棉矮化好像也有,不知道什麼情況。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西漢開始擺爛

零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