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考核結束

“此人可是有什麼問題?”荀攸有些疑惑。

“沒什麼,就這樣吧!”張和搖了搖頭。

稍微藉助遊戲化回憶了一下,記憶更加清晰起來。

記得沒錯的話,崔琰是今年拜入鄭玄門下。

現在會來這裡,大概是自己寫信過去,希望鄭師引薦幾個人才過來。

在拜入鄭玄門下之前,崔琰二十三歲前更愛武藝,被鄉里轉為正卒後,才知道發奮學習。

二十三歲才開始刻苦讀書,再加上沒有後來在外遊學四年的經歷,無論是見識還是經驗,甚至才學都略有不足,考六十五分也可以接受。

“此人,可以破格提拔一下,按照七十五分的標準來。”張和示意。

荀攸點頭,把治政成績改成七十五分。

要說這世家豪族子弟,都有加分的選項,那麼額外給某人加分,那也是很正常的。

“府君,這裡有個報考工匠的……”張既把一份試卷拿過來,主要是這一科只有一人報考。

“南郡黃承彥?黃承彥!”張和看到名字,倒吸一口涼氣。

諸葛亮的岳父,怎麼過來這邊參加考核?

連忙翻找他的治政成績,結果發現人家沒報。

繼續找下去,發現數算、農桑、工匠和刑律都有報,偏偏沒報治政,就是奇葩。

數算一百,刑律九十多,農桑一百,工匠一百,什麼怪才?

好在沒把醫術和武藝都給報了,否則真就絕了!

轉念一想也是,傳聞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還有會噴火的木獸,都是黃月英指點的結果。

黃月英的工匠手藝,如今看來怕就來自黃承彥。

歷史上黃承彥扣除是名士,同時是蔡諷的女婿之外,也沒太多記載。

怕是和管寧差不多,家學並非儒家,是以雖然出名,卻沒能混一官半職。

也有可能是他就這脾氣,畢竟演義裡諸葛亮以八陣圖困住陸遜,運氣好能困死對方,可這貨出面把人救了。

這顯然又是老羅的鍋,畢竟歷史沒八陣圖困陸遜這出,總不能真把人給困死在這裡。

如今來參考的黃承彥,應該也多少有些古怪的脾氣。

以黃承彥這成績和才能,讓他負責政務,那都是屈才!

唯有搞科研,才是最適合他的!

就是科學院什麼的,現在還有些太超前,怕就算自己遞交文書上去,大哥也不給透過。

問題也不大,可以先在京兆這邊設定,有成果再拿向大哥彙報便是。

打定主意,張和已經知道要怎麼安排黃承彥了,就差問問他是什麼想法。

再下來,比較驚豔的人才就沒有了,唯獨張仲景的醫術,需要自己親自考核。

這玩意理論成績佔五十分,張仲景直接把這五十分都拿走。

剩下五十分是口答,張和詢問一些具體的病例,張仲景來回答。

基本都是常見的外傷,發燒,感冒什麼的。

外傷的處理對方不太熟悉,可內科方面可不是一般的熟悉。

用他的說法,是大漢自桓靈二帝開始,大疫時不時出現。

眼看那麼多百姓因瘟疫喪命,專門研究這方面的醫書。

早兩年,甚至專門到前線與病患接觸,獲得這方面的情報。

為什麼要來參加考核,當然這不是題目,而是張和追加的問題,與考核無關。

張仲景想了想,說道:“跟著承彥兄過來的,主要湊個熱鬧。另外這幾年收集不少資料,也需要找個安定的工作,利用休息時間,把這些資料整理歸類,增進自己的醫術。”

所以你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去當了長沙太守?張和在心裡吐槽道。

別人拼命學習是為了當官,結果這位當官,是為了有個穩定的環境整理所學,增進學問,順便賺點俸祿。

甚至在休沐日,主動治療一些病患來實踐所學什麼的……

“我有意開個醫學院,屬於私人設立的型別,希望聘先生為祭酒。不僅有俸祿,而且有專門的寓所,主要是教導學生的同時,可以在固定的日子義診。”張和提議。

“那這醫學院,當如何盈利?”張仲景無所謂,他只是需要個穩定的環境整理學問。

不如說,醫學院的環境顯然更好,只是擔心盈利有問題。

“義診之日外,坐診的費用另外算。另外會出售一些中成藥,依靠這來維持開銷。”張和回道。

就算張仲景不來,他掌握不少藥方,遲早也是要拿去盈利的。

“中成藥,這也是個辦法……”張仲景嘟噥,似乎說的不僅是醫學院的盈利途徑。

權衡一番,鄭重行了一禮,說道:“這個職位,張某接下了!”

黃承彥那邊,則是在聽說科學院的職責後,二話不說就應承下來。

他乃墨家傳人,至少外人都那麼看,實際他是公輸班傳人。

沒辦法,工匠在這時代地位不夠高。

其他學派,尚且需要搞儒皮法骨之類的手段,來保證學派的傳承。

公輸班一派為了存續,早早就和墨家掛鉤。

奈何如今獨尊儒術,別說公輸班的傳承,只說這墨家傳承也要失傳了。

最讓他頭痛的是,自己膝下只有一女,長得還不怎麼樣。

只希望以後長大張開了,會好看一些,否則嫁人都成問題。

自己絕後無所謂,最擔心的是這傳承到自己這一代就沒了。

張和說為他‘續聖人絕學’,黃承彥立刻答應下來,就算沒官職都無所謂。

實際也的確沒官職,畢竟劉備同不同意都兩說的。

就算掛靠在京兆尹名下,什麼官職,地位如何,俸祿如何也很難界定。

不管如何,這次考核到這裡也算是徹底落下帷幕,可要說結束,那還真沒有。

考核透過上任的官員名單都貼出來,三個月內被舉報不忠不孝,犯過事的,一經核實將被撤職。

畢竟考核之前,就已經就這件事,和考生們談過。

主動交代的,就提前扣十分,卻不會上這名單。

自認沒問題的,名字籍貫都會拿出來公示,若出問題被撤職,那真怪不得誰。

大概是考核的事情鬧得很大,劉備一直關注這邊。

也不知道是什麼渠道,知道要設定科學院的事情。

於是親自過來詢問,這科學院到底是什麼存在。

主要是幾個文官諫言,張和特立獨行越來越嚴重,要稍微限制一下。

若無合適的理由,那麼這科學院,大機率是要被禁的。

劉備想偏袒自己的五弟,於是就親自過來一趟。

“什麼作用……翻車什麼研究出來的,麥種、雞鴨和馬匹怎麼選育出來的,印刷機和竹紙的工藝怎麼出來的,這些哪個離得開研究?”張和這樣回道。

那麼一說劉備明白了,這直接關係到新技術和新品種的出現,那立刻重視起來了。

張和再厲害,也有分身乏術的時候。

別人研究和改良久一些,只要最終有成果出來,那麼就是有意義的。

尤其是這糧食,目前只改良了麥子,粟米、稻穀和高粱這些可還沒改良。

更別說蔬菜和亞麻這些,後續也都是需要選育改良的。

“這事情為兄立刻回去安排,五弟且先選好地方把那科學院辦起來!”劉備保證。

黃承彥是沔南名士,那就是標準的江夏黃氏,春申君黃歇後人。

可問題我差不多他出仕的記錄,但無論是木牛流馬,還是機關木獸,這些沒有點機巧方面的技術,肯定做不出來。

所以安排黃承彥為墨家,不如說是公輸班的傳人。再加上可能是旁系,所以在出仕方面遇阻。

就如同管寧,空有名士,還是一龍的名頭,出仕上總是處處碰壁。

管寧再碰壁,好歹他是管子後裔。公輸班傳人什麼的,在這年頭怕是真的很難受重視。

張和這裡不問學派,所以他過來碰碰運氣。

算下來,黃月英年紀也就十來歲左右,也有可能才七八歲,所以就別指望了。尤其還是無鹽女,雖然設定可以是帶著印度血統,返祖的女性。問題黃承彥有印度血統,還是蔡諷的女兒有印度血統?

說不過去,也有可能是黃承彥常年浸淫機巧,黃月英也喜歡此道,所以比起一個士族,更像是一個工匠,所以有心人故意貶低什麼的……

可惜沒證據,只能作罷。

嗯,六點半了,因為卡文就寫了兩章。第三章我儘快,起來立刻更。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之如畫江山

二手電瓶

三國之賊駙馬

我愛冰兒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