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兩封求援信

“不過大哥來得也正好,有那麼幾個人打算推薦給您!”趁著劉備在這裡,張和稍微把這次考核招攬到的人才,適當推薦給他。

於是陳群,辛毗和荀衍三人被推薦過去。

三人雖然沒有出仕的經驗,可都是大才。

不過張和的主要目的,還在劉備身邊,增加一個潁川派。

畢竟自己外放,只剩下河北派和青州派在劉備身邊。

若他們兩個互相競爭還好,就怕兩個結盟然後專門對付自己。

隨著潁川派出現,這一派目前還很弱小,所以天然親近自己。

若以後被其他派系針對,至少劉備身邊,有人能幫自己說上幾句。

別看劉備現在還絕對偏袒自己等人,時間長了,也難保會有猶豫的時候……

最後就是自己這邊的人才,稍微有些溢位。退一萬步說,這次考核,本來就是為劉備選才。

正好他也在這裡,就順便把考試成績給劉備過目。

“嗯,既然是層層考核選拔出來,那應該是有真才實學的。”劉備簡單抽查幾個人的試卷,發現沒什麼問題,就認可這個結果。

在張和看來,這就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而是他純粹嫌這樣一份份看下去太麻煩了。

“大哥,要不這樣,以後選拔出來的人才,最頂尖出仕為官的那一批,就集中過去冀縣,你單獨給他們出個題,考校一下他們的本事。”張和想了想提議。

“都已經考核完畢,為什麼還要另外考核?”劉備有些疑惑。

“雖然都在大哥麾下任職,可難免有好惡親疏,選出個排名,也方便以後重點任用。可到底是已經考核完畢,所以只論排名,不會被取消成績,除非有什麼過火的舉動。”張和說道。

正常來說不會有人那麼不識趣,但難免有人會譁眾取寵。

比如說專門狠狠漫罵劉備一番,被趕出去之後,趁著名頭正盛,在別的地方出仕。

別人姑且不說,劉備的對手那肯定很樂意招募這人。

這種人肯定是要取消成績,至於要不要打死另外說……

“這樣也行!”劉備想了想,覺得這樣也算給田豐等人一個交代。

這次自己過來之前,他們就勸過,這次考核開取士先例姑且不說,選拔出來的人才,到底算劉備選才,還是張和選才。

選拔出來的人才,他們認可的是劉備,還是張和?

實際在考核初期,張和就寫信匯報,希望劉備過來主考。

劉備嫌麻煩沒來,突出一個信任。

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那幫文士才那麼勸說劉備。

要說有什麼歹意,那也不算,只是履行身為臣子,最基本的勸諫職責。

人心隔肚皮,今天張和這樣做,以後保不齊別人也會那麼做,沒點規矩的話,遲早要出事。

張和的應對方法就簡單,再開個殿試便是!

透過這辦法,劉備也就能向這些考生宣示主權。

考生透過這步驟,也算是劉備的門生,以後也能安心出仕。

明白其中關竅後,劉備覺得田豐等人真就多慮,自家兄弟都信不過,還有誰信得過?

五弟特立獨行沒錯,可人家有分寸,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應該節制,心裡清楚!

這樣已經可以了,沒必要強求那麼多。

這年頭有才華的人,特立獨行很正常。

更別說五弟多才多藝,那麼多的才華,總不能都成了擺設。

劉備滿意離開,帶走一批考生。

涼州也缺官吏,且總不能讓涼州本地人來擔任官吏。

只說漢陽郡出身的趙昂,尹奉和楊阜三人,劉備就沒有帶走。

他們三個留在關中這邊出仕,顯然更加合適。

“就是有些可惜,在出仕之前基本都是白身……”張和調侃。

劉備帶走的那批在涼州上任,留下的這一批,也開始在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和弘農任職。

也因為履歷問題,只能從縣官和郡吏當起。

就說陳登擔任弘農太守,他的履歷都有些不太夠。

問題也在這裡,陳登擔任這弘農太守,也沒有誰能出來反對。

就算朝廷不認可,劉備也可以不認可朝廷的不認可。

“無妨,只要他們在郡縣裡面任職,孝廉可以慢慢補。太守是誰,也無所謂了。”荀攸回道。

賈詡屬於除非是職責之內,他才會回答。

否則正常情況,除非張和主動發問,他才會回答。

他不回答,荀攸或張既總得有個人說點什麼,不然張和這樣自言自語也不好。

荀攸說得也沒錯,四郡的衙門,都充斥這次考核出來計程車人,直接把實務都負責完畢。

他們是對主官負責,還是對張和負責,這個不用想都知道。

直接取而代之不行,底層架空高層就好!

等過幾年,陸續有人舉孝廉,有了足夠的履歷,自然也能逐漸升遷上去。

“得了,考核選士的事情告一段落,眼看就要入秋,糧食的收成可要確保下來。”張和覺得,是時候結束考核這話題了。

就算可能還有下一次,大概也要在三年以後才來。

當然如果劉備擴張得快,倒是沒有問題,只是下一步先打哪裡……

他就覺得挺不可思議的,今年已經過去一半,劉備完全沒有要對外用兵的意思。

好在也不是完全沒有動作,至少是擴軍了。

涼州大概會預留三千到五千常備兵力,配合各郡郡兵鎮守涼州。

關中這邊也要預留五千左右的兵力常駐,對外至少也要有五千戰兵備用。

也就說,戰兵要擴充到一萬三千,甚至是一萬五千的規模。

“衛毅一千人,徐晃一千人,田豫一千人,趙雲一千人,最後黃忠一千人……不能打出去的話,感覺還真就有些浪費。”張和抱怨。

他是大漢安西將軍,麾下有五千兵馬很正常。

張飛,太史慈和關羽只是校尉,麾下掌一兩千人也就差不多。

再加上劉備那邊,一萬五千戰兵還是有的。

只是如同太史慈,張郃,樂進這樣的人才留守後方,這就有些浪費。

“使君心懷百姓,大概是要保證涼州和關中百姓的安定,才會考慮出征的事情。”荀攸回道。

“不過如果只是出兵的話,理由倒是有個現成的。”剛剛上任長史的崔均,拿出一份文書。

這是一份求援信,優先送到關中這邊,畢竟更近一些。

這是來自西河郡太守崔鈞,也就是崔州平的求援信。

他率軍攻打董卓,卻被呂布擊敗,退回西河。

如今董卓步步緊逼,同時還有收服南匈奴為麾下,崔鈞覺得要抵擋不住,派兵前來求援。

按說應該送去冀縣,可如果這樣,等劉備下令出征,他大概已經沒了。

又或者在他看來,已經擔任京兆尹,統四郡軍政事務的張和,儼然是一方諸侯?

想什麼呢?

且不說駐紮在長安的關羽,函谷關的張飛,以及武關的張繡……

好吧,仔細想想扣除關羽之外,其他兩個都是自己人。

“報!”結果還沒等張和做出反應,又有急件送到,“漢中太守蘇固求援,言劉益州派兵攻打漢中,情況危急!”

歷史好像是191年,劉焉派張魯和張修去攻打蘇固,張修殺蘇固,而張魯殺張修,不僅奪了五斗米教,還把漢中佔下。

要說這張陵創鬼道,也只是道,張修才正式建立五斗米教。

看了半天,就是個老鼠會性質的組織。不說那兩個字,免得被遮蔽。

簡單來說,就是你要加入我的教派,那麼就要上交五斗米。我用五斗米支援那些百姓,百姓不管是感恩還是為了得到庇護,就必須要上交五斗米入教。

然後建立二十四都功,在各地傳教,繼續收徒……

這邊收五斗米,那邊拿去救援百姓,百姓入教,更多的五斗米過來……

這組織性質,真就不要太熟悉。

大概也因為這樣,所以這宗教到漢末兩晉,不僅沒有如同太平教這樣消弭,反而迅速擴張,成為主流教派。

甚至佛道淨土宗也吸收五斗米教的理念,做法事的時候就要一大堆的米。

太平教如今還是存在,青州還有不少人信奉,後來被曹操收降,保留他們的信仰,於是太平教其實也一直在傳,至少祝由科到現在還有傳承。說祝由科,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催眠治療熟悉吧?外國人傳入的玩意,我們漢代就有了!

至於在吳會傳教的那個于吉,我覺得可能不是于吉本人,而是唐周假冒的。當然沒證據就是了。

說好的三章,那自然一章都不能少。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昭武王朝

蘭陵明華

全民領主:每日一張歷史卡

魚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