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鴻門宴(完)

“陛下駕到,榮王接駕!”

霍青陡然色變,而蕭十三郎則飄然收劍還身,動作流暢一氣呵成,也就是扎眼的功夫就回到了張瑄身後。

霍青恨恨地跺了跺腳,又有些畏懼地掃了蕭十三郎一眼,狼狽地走回座位之後。他毫不懷疑,如果僵持下去,那柄冷森森的寶劍會一點也不留情地刺入他的咽喉。

李琬大吃一驚,不禁李琬,在場諸人突然聽到皇帝來了的訊息,都不禁嚇了一跳。李琬擺明了要有所動作,這些人跟著李琬——自然就心裡有鬼,此刻最怕見到的就是皇帝。

李亨也很是意外,下意識地扭頭望去。

只見皇帝龍行虎步臉色陰沉大步而入,身後只跟著一個高力士。

李亨率先躬身拜了下去,“兒臣李亨拜見父皇!”

張瑄淡然一笑,也隨在李亨身後拜倒在地,“臣張瑄拜見皇上!”

李琬稍稍遲疑了一下,也旋即起身朗聲呼道,“兒臣榮王李琬,拜見父皇,吾皇萬歲萬萬歲!”

盛王李琦和咸宜公主等則微微有些惶然拜倒在地,山呼萬歲。

安祿山、安思順、高仙芝、裴敦復也默然拜倒,一干人等呼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

李隆基嘴角抽動了一下,清冷而凌厲的目光依次從李亨、李琬等人身上劃過,最後落在安祿山的身上,淡然道,“都平身吧。朕今日聽聞榮王大宴朝臣,就過來看看。”

李亨緩緩起身,退到了一側,心裡這才緩緩安定下來。皇帝一來,他自覺自身安全得到了保證,方才那渾身上下浮動著的種種不安惶急情緒漸漸消散了去。

李琬也起身笑道,“恭迎父皇上座。”

李隆基深深地凝望著李琬,眸光中投射出一絲極其隱晦的憤怒,沉默了片刻,卻是擺了擺手淡淡道,“坐就罷了……朕有話與太子、榮王說,爾等且先退下吧。”

“張瑄爾留下。”

見張瑄也要隨眾人一起退走,李隆基突然大聲道。

“是,臣遵旨。”

“臣等告退,吾皇萬歲萬萬歲!”眾人再次跪拜在地。

李隆基慢慢轉過身來,凝望著一干皇子皇女和臣工漸漸退下的背影,揚了揚手道,“榮王這一場飲宴,大半個朝廷的臣工都到了,幾乎相當於一個小朝會了,足見榮王威信之高。太子,在這一點上,爾要學一學榮王。不要總是悶在東宮,見了朕唯唯諾諾……倘若如此,朕如何放心將大唐江山社稷交給汝?”

李亨心頭一跳,恭謹道,“是,兒臣謹遵父皇聖諭。”

“榮王——”李隆基轉頭望著李琬,輕輕一笑,“朕攪亂了汝的宴會,汝可抱怨朕多管閒事?”

“兒臣不敢。”李琬恭謹上前欠身道。

“不敢?汝還有什麼東西不敢做?!嗯?”李隆基的聲調突兀陡然間拔高了八度,臉色漲紅,激動得揚手指著李琬斥責道,“汝結黨營私,夤夜密謀,所圖為何,當朕不知?”

李琬心神一凝,微微後退一步,低沉道,“父皇這話兒臣不懂,兒臣一向秉公守律……”

“罷了,給朕閉嘴!”李隆基一聲輕斥打斷了李琬的話,怒視著李琬沉聲道,“汝做的那些事,朕一清二楚。只是朕始終覺得,不論是太子,抑或是榮王,都是朕的兒子。朕的江山,亦不論是交給誰,都關乎著李唐江山的傳承……這不是朕一個人的事,是爾等每一個人的事!”

“太子之位,朕意已決。太子寬厚,適為盛世明君,雖進取略有不足,但守成足矣。”李隆基掃了李亨一眼。

李亨感激涕零地哭拜在地,“兒臣拜謝父皇隆恩,兒臣誠惶誠恐不勝汗顏!”

李琬心下一沉,心裡瞬間不忿起來,臉色也陰沉下來,他冷冷一笑,往後又退了一步,躬身下去,不言不語。

“爾等是親兄弟,骨肉至親,且不可兄弟鬩牆,做出一些不堪的事來,讓皇室蒙羞,徒為大唐子民笑料。”李隆基冷冷地盯著李琬,“朕今日把話提前說到這裡——朕不管爾等心中有無不服、有無怨氣、有無藉口……但從今往後,誰要是再滋生事端,朕絕不輕饒,嚴懲不貸!”

“太子,汝是兄長,要拿出兄長的態度來。榮王……對朕的話,汝可有不服?”李隆基的聲音越來越低沉。

李琬嘴角輕輕抽搐著,臉色陰冷卻恭聲回道,“回父皇,兒臣不敢。兒臣謹遵父皇聖諭。自今往後與太子哥哥相親相愛,為大唐社稷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隆基站在那裡沉默了片刻,突然揮了揮手,“好,很好。既然爾等願意聽朕的話,朕心甚慰。”

“但願汝等能以祖宗社稷江山為重……李亨,隨朕回宮吧。張瑄,你也跟來,朕有幾句話跟你說。”

李隆基率先行去,李亨隨後。

張瑄一直默然垂首站在李亨身後,突然聽皇帝提到自己的名字,不由抬頭望了望高力士,見高力士向他默然點頭,也就猶豫了一下,也追了上去。

“兒臣恭送父皇起駕回宮!”李琬慨然躬身拜去,但抬起頭來的瞬間,目光變得陰狠如刀。

李琬心裡本來還有一線希望,覺得李隆基最終還是會選擇自己。但現在聽了李隆基一番表態,他就知道自己這最後的一線希望也失去了。李隆基這番連夜出宮來敲打自己,定然是意識到了什麼,不惜親自出面來幫李亨穩定局面。

“既然你寧可將皇位傳給那個廢物,也不願意給我一絲機會,那麼,就不要怪我無情無義了。這皇帝的位子……”李琬冰冷地笑著,“且看誰笑到最後!”

李琬揮了揮手,從王府角落的陰影裡便閃出一個黑衣人來,向李琬躬身一禮,“王爺!”

“李二,兄弟們都準備好了嗎?”李琬冷森道。

“回王爺的話,兄弟們時刻準備為王爺效死!”黑衣人聲音嘶啞,極其低沉。

“好。去傳本王的命令,將這名單上的人給本王請來。若是有誰不肯至……李二,汝知道該怎麼做嗎?”李琬仰首凝望著沉沉夜幕上的繁星點點,長長地吐出一口胸中的濁氣來。

“諾,小的明白,王爺放心。”黑衣人躬身領命,旋即隱入了黑漆漆的夜色中。

……

……

張瑄一路跟隨皇帝的儀仗車駕進了興慶宮。皇帝沒有開口說讓太子跟隨,李亨無奈之下,只得半路告退回了東宮,而張瑄繼續跟隨。

到了興慶宮,車駕一行直奔楊貴妃的寢宮。

楊玉環帶著幾個宮女將皇帝一行迎接進了宮,見張瑄竟然也跟隨而至,不由心頭一跳,暗暗向張瑄投過聞訊的一瞥,張瑄默然搖了搖頭。

皇帝去李琬府上,自然是他暗中推動的結果。但皇帝的表現,卻大出張瑄的意料之外。

進了大殿,皇帝坐定,便揮了揮手,沉聲道,“賜宴。”

楊玉環不敢怠慢,趕緊囑咐宮女太監忙碌著設宴。待宴會擺定,李隆基又陰沉著臉擺了擺手。

楊玉環暗暗狐疑,卻揮手屏退了太監宮女一干人等。空蕩蕩的大殿中,只剩下高力士、楊玉環、李隆基和張瑄四人,氣氛非常壓抑沉悶。

李隆基仍舊是默然不語。他徑自端起晶瑩剔透的玉質酒盞來,一飲而盡。然後緩緩抬頭望著張瑄,淡淡道,“張瑄,知道朕為何將你帶回宮來嗎?”

“臣不知,請陛下賜教。”張瑄起身拜道。

李隆基慢慢向後靠去,靠在錦墩上疲倦地凝視著張瑄道,“汝這小廝真是膽大包天。明知榮王府裡是步步殺機,竟然還敢攛掇太子過去赴這鴻門宴。若不是朕突然趕至,汝以為爾等還能從榮王府平安而退嗎?”

李隆基此話一出,除了高力士神色不變之外,楊玉環和張瑄都臉色驟然一變。

張瑄心裡一個激靈:難道皇帝已經感覺到了什麼或者是探知到了什麼?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自己的計劃顯然要再做一下調整了。

“三郎,難道榮王……”楊玉環吃吃輕聲道。

“榮王必反,只在這三兩日間矣。”李隆基長出一口氣,渾濁的目光突然變得精光四射冷氣森森,“他有逼宮的心思,倒也不奇怪。但他竟敢如此肆無忌憚,就讓朕有些意外了……”

“這是欺朕垂垂老矣了啊……”李隆基猛然一拍桌案,臉色漲紅,厲聲道,“朕養虎為患,豎子大逆不道,真是令朕恨煞氣煞!”

“朕接到密報,榮王已經控制了羽林衛八千人馬,並在城外蓄養賊兵三千……如今這皇城,已經危在累卵之間了。”

“危機突至。朕思之再三,竟無可用之人。楊國忠奸猾有餘,能力不足,不堪倚重。而朝中老臣,非榮王一黨即無能平庸之輩……這讓朕情何以堪?”

楊玉環臉色煞白,掩嘴發出一聲驚呼。

“看來,梅妃這枚棋子,似乎用不上了。”張瑄默然聽著,心念電閃,從李隆基凜然的目光中讀到了一絲極其濃烈的殺機。

“只要朕活在人世一天,朕便是大唐皇帝,至高無上的天可汗,何人敢欺朕?”李隆基霍然起身顧盼生威,睥睨天下的聲勢倒是有了,只是從他那斑白的兩鬢和微微僂佝的身軀上,老朽和氣血不足想遮掩也是遮掩不住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晉太祖武皇帝傳

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