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

其實,張瑄的兩三萬兵馬怎麼可能在吐蕃境內消失蹤跡。這麼大的一支軍馬行動,就算是再竭力隱藏行跡,也會有很大的動靜。

但是,吐蕃高原地廣人稀,很多地方都是人跡稀少之地。張瑄率軍遠離城寨,翻山越嶺,選擇了一條距離吐谷渾故地最近的路線,從容行軍。

雖然沒有跟吐蕃國內的兵馬正面作戰,但在吐蕃國內來來去去穿越荒漠、草原,翻山越嶺——這是一次極為考驗唐軍體力、耐力和意志力的長途行軍,可以說非常苦。

而且,深處吐蕃境內,稍有不謹慎,便有可能陷入重重包圍之中,所以大軍上下也都繃緊了一根弦。

一開始的時候,張瑄時不時會下達一些在軍卒看來比較怪異的軍令。

比如那木湖,明明昨日剛剛越過,但在那木湖前方休整一日後,張瑄又突然命令大軍飛速回師那木湖,驅逐了吐蕃一支遊牧部落,然後向北行進,而向北行進不足百里,又再次折返向東,繞了一個大圈,來來回回,還是回到了既定的行軍路線上。

一開始,軍卒頗有抱怨,但後來,即便是普通軍卒都弄明白了一個事情:大都督並不是犯了神經病要來回折騰軍卒,而是這樣一番“折騰”,直接跳出了吐蕃兵馬的包圍圈,讓吐蕃兵馬搞不清楚唐軍的真正去向,追擊去了錯誤的方向。

等吐蕃軍馬醒悟過來,唐軍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這支由回紇、靈州衛和神策軍組成的聯軍,因為同甘共苦,漸漸融為了一體。而因為謀略和戰略戰術的成功實踐,張瑄在這支聯軍中的威望也漸漸達到了一個頂峰。

之前,他作為大都督,所獲得的不過是軍卒的敬畏,這是一種對於權力的敬畏;而如今,在三萬軍卒心中,張瑄那就是神機妙算無所不能的軍神一般的存在,對他產生了盲目的崇拜。

鄯城一戰,火器發威,直接擊潰赤柱大軍,殲滅兩萬餘眾。隨後,一路追擊進入吐蕃,一路襲擾吐蕃國內,讓吐蕃人望風喪膽。

折返向西北,奇襲納木些城,獲得充足的補給和糧草。再往後,南下進逼吐蕃王庭邏些城,讓吐蕃人心驚膽戰。而就在吐蕃人火線救援邏些城圍攻而至的時候,張瑄又突然率軍折返,與吐蕃軍馬擦家而過,佔領契林錯,再次獲得給養……在吐蕃境內縱橫跋扈,來去自如,將吐蕃人玩弄於股掌之中,這完全都是靠了張瑄的謀略和戰術。

一個多月以來,唐軍在吐蕃境內雖然沒有與吐蕃軍馬正面會戰,但殲滅吐蕃散兵也近萬人,而焚燬吐蕃糧倉、軍屯要塞數座,一度佔領中等城寨三座,造成的破壞力相當巨大。

可以說,吐蕃人在唐軍撤離後,三年之中別想緩過勁來。

夜幕低垂,波幹山下,唐軍在密林邊緣安營紮寨。

三萬人的營地也是非同小可,那一堆堆正在造飯的篝火或明或暗,閃閃爍爍,從張瑄縱馬馳立的這座高坡向下望去,星星點點,非常壯觀。

“大都督,翻過波幹山,就是平原,我軍急行軍,五日可趕到吐谷渾故地外圍。”郭子儀朗聲道。

張瑄默然望著那沉沉的夜幕以及那隱藏在夜幕中的波幹山,點點頭道,“郭將軍,身後的吐蕃人可追來了?”

“大都督,探馬回報,吐蕃兩路軍馬共計三萬人在那木湖集結,然後向我軍的方向追來,不過距離我軍起碼有三日的路程。待吐蕃人追來,我軍早就離開了。”郭子儀的聲音有些興奮,他微微向張瑄拱手抱拳道,“大都督神策,末將受教良多!”

張瑄微微一笑,回頭掃了郭子儀一眼,“這用兵之道,本帥也是活學活用,倒是讓諸位見笑了。不過,此次我軍進入吐蕃,戰略性的目的都達到了。”

“攪亂吐蕃局勢,破壞吐蕃國力……讓吐蕃人在數年之中,無力侵襲我大唐邊境。同時,也是一種練兵。”張瑄緩緩縱馬下坡,郭子儀等人上馬跟隨。

“郭將軍,我軍的給養糧食還能堅持幾日?”

“回大都督,按照大都督教授的法子,我軍烹製炒麵和烤肉,每個軍卒都儘可能攜帶,再加上一路遊獵和搶奪吐蕃部落糧食,堅持到班師回朝的問題不大。”郭子儀恭謹回道。

“傳令下去,讓兄弟們再堅持幾天,待班師回朝,本帥一定大賞三軍,擺下酒宴犒勞大家。”張瑄夾緊馬腹,向營地方向奔行過去,向營地越近,一種煮肉的香氣就越加濃重。

這一個多月來,張瑄命令軍卒儘可能地擄掠吐蕃牛羊馬匹,宰殺或醃製或燒烤,以便於攜帶,儘量節省糧食。

將醃製的乾肉切下,用鍋煮上,然後加入一些穀物,熬成濃粥,便是一種美餐,足以補充軍卒的體力消耗了。

******************************************************

朝廷的冊命和李亨的詔書傳到隴朔大都督府,原本非常低調的監軍李輔國頓時精神頭十足,從幕後直接走向了前臺,從封常清手裡奪過了一部分管理隴朔大都督府的許可權。

張瑄沒有訊息,朝廷有詔書在,封常清也沒有辦法,只得眼睜睜地看著李輔國小人得志,咬牙忍耐著。

李輔國掌權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取笑了正在籌建中的吐谷渾新軍。這是張瑄一手推動的結果,一萬吐谷渾新軍正在形成,卻被李輔國一道政令就給取締了。

同時,李輔國在靈州大肆收受地方大商賈和吐谷渾貴族的賄賂,濫發政令,把靈州搞得烏煙瘴氣。他甚至開放禁令,允許吐谷渾在靈州之外建立屬於自己的城池。

封常清再三進諫不果,只能繼續忍耐。

但他的忍耐卻換來了李輔國的得寸進尺,兩人的矛盾越積越深。直到有一日,李輔國要插手城外的火器營事務,封常清終於爆發了。

火器營是張瑄臨走再三叮囑和交代給封常清的重要保護物件,不允許任何人插手。李輔國要接管火器營,封常清怎麼可能同意。

封常清當面頂撞李輔國,李輔國大怒,當眾怒斥封常清,甚至還放出話來要奏表朝廷,罷免了封常清的官職,但封常清也顧不上這些了。

李輔國不過是一個太監,而封常清卻是軍中名將,在軍中具有李輔國所不能比的影響力。因為有封常清在,李輔國不可能完全全部接管靈州和隴朔事務。

張瑄的政令中,本來有一項是往河珧一線移民,將吐谷渾部族分批整體遷移過去,為將來搶佔吐谷渾故地做準備。可李輔國的從中攪局,直接就打亂了張瑄的部署。

還不僅如此,李輔國還下令駐紮在河珧一線的四萬隴朔兵馬調回靈州和朔方,只是他的第一道軍令下達,李光弼根本就沒有鳥他。

李輔國連續兩道軍令,李光弼那邊都沒有動靜傳來,李輔國大怒,當即帶百餘護衛親自趕去了河州。

……

……

九月十三日,李輔國趕到河州,他在城外等了老半天,也沒見李光弼率河州諸將出城迎接,心下勃然大怒。

他怒衝衝地帶人衝進城中,發現河州城內城外容納了很多來自鄯州青海一線的“邊民”。這些都是急需安置的邊民,張瑄讓張巡引導這些邊民異地安置,目的還是為了下一步佔領吐谷渾故地的移民計劃。

河州城太守府就是李光弼目前的帥府。

李光弼正在大廳與張瑄以及河州諸將商議軍務,突然聞報說監軍李輔國到了,不由皺了皺眉。他生平最討厭的就是閹宦,對於朝廷讓李輔國暫代隴朔權柄頗有微詞。

這是他對李輔國軍令置之不理的因素。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心裡有底,知道用不了多久張瑄就將會傳過訊息來,與河珧一線軍馬前後夾攻,一舉拿下吐谷渾故地,將河珧整體向吐蕃境內延伸數百里,將吐谷渾故地圈入大唐版圖,建立豐功偉業。

此功一成,張瑄的權勢自然更上層樓。小小一個李輔國,在李光弼眼裡不過是一個跳樑小醜,蹦躂不了幾天。

但李光弼沒有想到,李輔國竟然跑到河州來了。

他皺了皺眉,卻還是起身向張巡等人笑了笑道,“張大人,李監軍到了,你我出去迎接一下?”

張巡輕輕一嘆,起身笑道,“迎接自然是要迎接的,李監軍奉命暫代隴朔大都督,我等皆為屬下,不可失禮喲。”

李光弼曬然一笑,“張大人,一個內監,他懂什麼?本將聽說他在靈州囂張跋扈,把靈州搞得一團糟,如今又跑到河州來禍害了……”

兩人並肩率諸將走出府門,李光弼向大刺刺站在府門前“顧盼生威”的李輔國略一拱手淡然道,“見過李監軍,不知李監軍到河州軍中,有何公幹?”

李輔國冷冷一笑,矜持道,“本監軍奉朝廷和監國太子殿下之命,署理隴朔政務軍務,此刻奉旨巡視河州,難道李將軍有意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樸浦新的新書

樸浦新

大秦帝王嬴政之永生

愛吃白菜飯糰的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