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回到皇宮後,長舒一口氣,這次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了,接下來就要看寧延的選擇了。

少頃,秦萬冢走了進來,東宮內的侍女丫鬟趕緊作揖行禮,“國師。”

“外公,您來了。”對於秦萬冢的出現,高遠並不奇怪,只要自己從宮外回來,高遠就會及時出現在自己面前,很明顯東宮中有秦萬冢的眼線。

“嗯,見到寧延了,如何?”秦萬冢很是淡然的說道,在他看來招攬寧延已經是十拿九穩的事了,寧延已經與二皇子交惡,要還想再殷都生活下去,就必須投靠高遠。

高遠摸了摸鼻尖,“已經談過了,不過還得些時間。”

“太子啊,未來你可是要繼承大統的,一個合格的君王是不能意氣用事的。”秦萬冢皺眉看著高遠,他就擔心高遠關鍵時候掉鏈子,“能強硬的時候就不要手軟,不然後患無窮。”

“外公你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麼做。”高遠拱手說道,不過從神情來看,是有些不耐煩。

秦萬冢無奈嘆氣,“既然如此,那老夫就不再多說了。”

看著秦萬冢離開,高遠長舒一口氣,對不起了外公,這次他想用自己的方法,如果為了皇位可以不擇手段的話,那即便坐上了那個位置又有社麼意思呢?

高遠回到書房從書架上拿出最上面那本已經佈滿灰塵的書,輕輕擦拭,湛藍色的書頁上露出熟悉的名字《廟論百章》,看著熟悉的朋友,高遠不由得笑了出來。

當年他想去國子監聽課,高禎一直不讓,無奈之下他經常偷偷跑去國子監偷聽,直到被夫子發現,夫子知道他皇子身份後,便將這本《廟論百章》送給他,讓他好好鑽研;只可惜自己並沒有讀多久,自己外公就出現在了東宮中,以國師的身份傳授他學問知識直到今天。

今天和寧延的一番話還真不是他臨場發揮的表演,而是自己內心真是所想,當年讀《廟論百章》第一章的時候,開篇那局:心懷仁政施以天下,天下人心所向,可謂大道。

寧延一席話讓他如夢初醒,又想起了這本被他遺忘在腦海裡的書,寧家滿門忠義,為了大奉鞠躬盡瘁,自己身為太子,居然要靠人情手段來招攬寧家人,實在可笑,要是自己真這麼做了,那還算合格的皇儲嗎?

高遠深呼吸一口氣,看向面前的這本書,這本書上的或許要比外公教自己的更適合自己。

。。。

皇宮御花園。

自從上次招攬寧延被太子攪合,兩人不歡而散後,高陵一直對寧延懷恨在心。

御花園長亭中,一身著綵鳳神凰悅霞袍,頭戴九鳳向陽冠的女子正品嚐著御膳房新做的糕點,女子雍容華貴,坐在椅子上,身邊的丫鬟將一糕點送到女子嘴巴,女子輕輕張口,細細品味,最後滿意的點了點頭,“這糕點不錯,賞。”

下面半跪著的御膳房總管太監趕緊叩首答謝,“多謝皇后娘娘賞賜。”

每次眼前這個濃妝豔抹,體態婀娜的華貴女子便是當朝皇后,也是二皇子高陵的生母,公孫長屏。

高陵坐在皇后子對面,拿著筷子一口一個的吃著面前糕點,等到御膳房總管離開後,皇后看著自己寶貝兒子,笑著說道,“這又是怎麼了?氣這麼大,有氣也別往自己身上撒啊,給母后說說,是不是太子又惹到你了?”

“哼,太子惹我又不是一天兩天了,你又能有什麼辦法。”高陵無語的說道,隨即放下筷子,“這次不是太子,是寧致的寶貝兒子。”

“是禮國公家老五?”皇后輕輕一笑說道,“早就給你說過,這個人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讓你慢慢來,你非不聽,現在好了,碰釘子了吧。”

“我看他就是一個紈絝,一點本事沒有,那天要不是那太子來了,他早歸順我了。”高陵氣呼呼的說道。

皇后搖了搖頭,揮手喝退身邊的丫鬟,然後看向高陵,“兒子啊,你告訴母后,你是不是和寧延交惡了?或者寧延已經投靠太子了?”

高陵起身喝道,“他投沒投靠太子我不知道,不過他那天確實戲耍了我一番,這筆賬我早晚要找他算。”

皇后神情凝重的說道,“寧延這個人身後可是十萬寧家軍,既然我們得不到,那也不能便宜了高遠。”

“母后,聽您這話的意思,你要出手了?”高陵有些意外的說道。

“既然與你交惡,那就是和我們公孫家為敵,這件事情你不要管了,我們公孫家還是有些手段的。”皇后陰冷一笑,能坐到後宮之首這個位置上,沒有點手段是不可能的。

高陵咧嘴一笑,得意的說道,“有母后出手,我就放心了。”

“還不是你不爭氣,不過可惜了寧國公家這十萬項州軍了,若是有這十萬兵馬支援,再加上母后和你舅舅從中周旋,這太子之位定是你的。”皇后無奈的說道。

“母后別擔心,那太子之位早晚是我的,大哥要不是有國師在後面出謀劃策,早就滾出東宮了。”高陵不以為意的說道,這話也確實,從小開始,自己就喜歡看那些兵書,和高遠不同,高遠是往國子監跑,自己則喜歡御天監和御軍府,就連自己父皇也說過比起高遠自己更像他一點。

公孫長屏看著自家兒子,無奈說道,“還是要小心一點,這太子之位沒那麼容易。”

是啊,這個太子之位最初並不是高遠的,最初的皇后可不是他公孫長屏,而是已故的徐皇后,徐皇后走的突然,留下了一個十歲的皇子,也就是三皇子,本來高禎是打算立三皇子為太子的,可是遭到了朝中不少聲音反對,一個就是高遠的外公,國師秦萬冢,一個就是高陵的舅舅鎮南將軍公孫長風。

在兩人的反對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端,高禎選了一個折中的方案,立公孫長屏為後,封高遠為太子,這才讓兩方勢力閉嘴,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雖說兩方都沒有什麼大動作,可是背地裡為了這個太子之位可沒少互相針對。

。。。

此刻的寧延還不知道自己被公孫家族盯上了,此刻的他正在房間內盤膝打坐,準備衝擊聚魂境。

作為寧家五公子,他手裡的功法自然不弱,兄弟五人就他和大哥選擇了修武之路,兩人所修煉的心法都是寧家上乘心法《玄玉內經》,據寧致所說,這功法是當年經過道門武當時,武當掌門所授,寧致試過,這內徑確屬上乘,放眼江湖,都時頂尖存在。

寧延盤膝而坐,手中結印,引導天地真氣從毛孔中進入體內,透過體內七筋八脈,然後匯入丹田,如此反覆,運用真氣不斷毒強化身體肌膚筋脈,增強自身肉體強度,同時當丹田內的真氣達到一等飽和時,便可有機會觸碰到瓶頸,進入下一境地。

寧延在凝元境已經一年有餘了,上次江北鎮一戰後,目睹了半步神魄高手真氣外洩的那般景象,自己的心境也有了一絲微微變化,所謂日觀山海,眼闊境寬;僅僅只是看一場半步神魄高手交戰就對不少武者有提升,更何況寧延還是親歷了一場;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太多,寧延雖說感受到了丹田內的悸動,但還是強忍了下來。

衝擊武道境地,最重要就是平靜,一定不能受到思緒干擾,不然很容易走火入魔。

今天就是一個不錯的時機,寧延盤膝而坐,內視丹田,丹田內真氣宛如瀚海一般看似古井無波,實則內部波濤洶湧,深呼吸一口,眼觀鼻,鼻觀心,心視丹田,天地真氣瘋狂的往體內匯聚,伴隨著真氣不斷進入,丹田瞬間風起雲湧,狂躁的真氣不斷的衝擊著丹田四壁,寧延知道自己這是要突破了。

凝元境往上是聚魂境,到達聚魂境後,自己就可以真氣外放,真正做到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那個時候才算一個真正修武之人。

“嘭。”一聲悶響,真氣撞擊丹田發出一聲悶響,劇痛從小腹傳來,只是一次小小的碰撞,就讓寧延的額頭上就汗如雨下,丹田就是武者的心臟,稍有異樣便是錐心之痛。

“嘭。”再度一聲,丹田似要炸開一樣,寧延牙關緊咬,雙臂上青筋暴起,“滴答”一聲,汗水掉在地上。

“嘭。”一聲,宛如萬蛆蝕骨一般的鑽心劇痛襲來,寧延真想停止吸納真氣,就此作罷;可是自己不能,這觸碰到境地突破的門檻不容易,這次錯過,下次不知又要多久,而且實力這個東西,自然是越強越好。

“啊。”寧延睜眼怒吼一聲,雙眼通紅,四周的真氣瘋狂的往寧延身體鑽去,“轟。”一陣悶響,感覺世界都安靜了,那股脹痛感瞬間消失不見,渾身的痛感逐漸衰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清涼的舒爽,四周的真氣透過筋脈的時候都能感受到自己筋脈比之前更順暢,真氣入體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成功了。”感受著丹田中外溢的真氣,寧延喜出望外,剛才被折磨的痛楚彷彿一瞬間煙消雲散,伸出右手,一股淡黃色的真氣透過毛孔在手心匯聚。

這團小小的真氣就預示著寧延已經到達了聚魂境。

匯聚真氣,外溢而出;這便是聚魂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世夢魂

水藻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