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如果這兩個黃小善是同一個人,那麼這個副局長黃小善還要繼續調查下去,還有很東西不知道,破解秘密,必須要深入調查。”

“你說得對!”師父說著。

經過了這麼多年,教育局的人不知道換了多少茬,再瞭解這個黃小善,真是太難了。

“看起來,只能從那些退休的老幹部、老同志下手了。”師父說著。看起來這件事,還得需要師父託關係了。我也沒閒著,找到龐衛國,看他能不找一下縣公安局的人,從戶口下手,看能否發現黃小善的一絲線索。

功夫不負有心人,五天過後,縣教育局-師父的學生來信說,黃小善老家是渤海縣運河鄉運河村,1970年失蹤,同年黃小善的老婆上吊自殺。

“真是可憐,這不就是我們說過的家破人亡嗎?好人沒好報啊這是!”師父在我面前嘆著氣。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師父如此的傷感。

“師父,這個運河村我得去一下,也許會有新的發現。”

“這個週末,給你一天假!”師父眼裡滿是期望。

運河鄉運河村,一聽這名字就知道,離運河不遠。一打聽,其實就在渤海市北十里地,這個運河村在運河的東邊,距離運河河道也就四百來米。

進到村裡,古色古香,說白了就是過去遺留的建築比較多,再說白一點,就是窮!但是我的心情莫名的激動,如同離家在外的赤子回來一樣,親切、溫暖。

在村裡,專門找年紀大一點的人詢問,我猜想,如果黃小善活著的話也應該四五十歲了。

起先問了好幾個,都說沒聽過黃小善這個名字,我的心冷到極點,感覺很失望。

“老大爺,我打聽一個人,您看知道不?”一個老頭坐在土房門口,穿著破了窟窿的半截袖,抽著旱菸袋,一副悠閒自得的神態,旁邊一個小孩蹦來跳去的。也許這是我最後的希望了。

老頭看了我一眼:“你找對人了,這個村的事,沒有我不知道的!”

聽老頭這麼一說,我蹲在老人的身邊:“老大爺,我找一個人,他叫黃小善,這個人可能死了好多年了,你認識不?”

“黃小善?黃小善?”老人嘴裡唸叨著:“好熟的名字,不過,確實很久沒有聽說過了!”

“這個人當過縣教育局的副局長!”我提醒了一句。

老人恍然大悟,菸袋鍋子敲了敲磚頭:“想起來了,你一說當過副局長,沒錯了,就是他,王奶奶家的孩子!”

聽到這裡,我也是很興奮,這次沒白來!

沉默了幾秒,老人接著說道:“黃小善,這孩子不錯,很孝順,只是不知道出了什麼事,這孩子突然就看不到了,也不知道去哪裡了!哎!”老人說著搖了搖頭。

老人說,王奶奶還健在,向北一百米東拐,三間大瓦房就到了。

謝過之後,沿著小巷一路向北,不多時就到了。這是一棟三間大瓦房,在村子裡格外顯眼,突出。紅色的鐵門,大門口上方掛著一個鐵牌"革命之家"。輕輕敲門,過了好一會,一陣緩慢的腳步聲,門栓一響,門輕輕轉開,一個七十來歲的老太太拄著柺杖站在門裡。

此時,我的眼淚早已不聽使喚,嘩地流了下來。我也很詫異自己,怎麼哭了?可是就是控制不住。雙膝發軟,竟然跪了下去,內心深處一個聲音在喊:媽,我回來了!

我竟真的喊了出去。

"小善!你是小善?"老人彎著腰,扔倒柺杖,差點摔倒,抓住我的肩膀,顫顫巍巍的喊著:“小善,想死娘了!"

我趕緊扶住老太太,說道:“我叫小三兒,您是黃局長的媽媽?黃局長當年幫助過我師父,特別叫我來找黃局長感謝的!"面對老太太,我只能編一下故事了。善意的謊言吧!

老太太很失望,把我仔細看了一遍:“確實不是,你太小了,你剛才為啥叫我媽媽?我耳朵不好使了,聽不清了!"

院裡東西不多,地面磚縫裡長著雜草,顯得很荒涼。老人把我讓進屋裡,屋裡很乾淨,地面洋灰摸平,牆面白色,傢俱不多,點綴的恰到好處,裡屋坑上鋪著花色涼蓆,東邊擺著一個紅漆櫃子,一看就是老物件。

我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和老人攀談了起來。原來老人就黃小善一個兒子,有出息,當上了副局長,意外的是黃小善突然失蹤,兒媳婦經受不住打擊,尋了短見。黃小善遺有一子,當年也就四歲的樣子,可是孩子自己在門外玩,被人抱走了,就剩下一個孤老婆子。

聽到老人斷斷續續的講述,我氣不打一處來,牙齒咬得叮噹響,心裡在想,黃小善的仇一定要報。

老人還說,她的丈夫是一個八路軍,戰死在疆場,這麼多年,政府對她很照顧。

“老太太,你這房子不錯啊,誰給蓋得?”我問道。一個孤獨老人有這麼好的住處,難以理解。

“幾年前,一個好心人出錢給蓋的,我都不知道人家叫什麼,好人啊!”老人說道。

和老人說話時,我的眼淚總止不住,老人很奇怪,我只能說眼裡進了沙子。

“老太太,您有黃局長留下的東西嗎?我可以看看嗎?”

“有,都留著呢!"老人說著,上了大坑,開啟櫃子,拿出一個紅布包,放在坑上,開啟,裡面東西還真不少。讓我眼睛大開的是,有戶口本。

“老奶奶,我可以看不?"

“看吧,對你們來說不值錢,但都是我的心肝啊。慢拿慢放,別弄壞了。”

對於老太太來說,這就是寶貝,是他兒子留給她的念想!在我的眼裡,如舊友重逢。這感覺很奇特,說不清道不明。

這是一本舊戶口本了,顏色有點發黃,小心翼翼的拿在手裡,開啟,首頁是這個老太太,戶主王張氏,1914年出生,今年應該是73歲了。第二頁就是黃小善,1940年9月29日出生。看到這裡,我眼前一亮,9月29日,裡面竟然有“9”和“29”兩個特色數字,縣中的“吉數”不就是這兩個數字嗎?這麼巧嗎?

我抑制住內心的驚喜,繼續看了下去。在“與戶主關係”一欄,寫著“母子關係”。這我就有點不理解了,母子關係的話,黃小善應該姓張才對,怎麼姓黃呢?

老輩子女性很多都沒有自己的名字,出嫁後就叫某某氏。王張氏說明老太太姓王,丈夫姓張。所以,黃小善應該姓父姓“張”才對。

第三頁是一個女人的名字,叫單佳玲,1940年7月16日出生,與戶主的關係“兒媳婦”。戶口本里沒有老太太的孫子的資訊。

布包裡還有一些黃小善上學時候的物品。一張獎狀引起我的注意,“黃小善被評為1958年優秀學生,特發此狀,以茲鼓勵。”下面的印章是“渤海縣第一中學”。

看了一會,只有那個戶口本和獎狀還有些價值。這時候老太太迷糊著眼,睡意朦朧的,倚在櫃子旁打著瞌睡。我真不忍心把老人家吵醒,悄悄地把布包裹好,放在老人的旁邊,在櫃子上找到一床單子,輕輕地蓋在老人的身上,給老人磕了一個頭,走出屋子,關好門。

離開的時候,我心情特別的鬱悶,有種親情分離的那個味道。回到學校,第一時間找到了師父,把經過講了一遍。

“師父,你知道渤海縣第一中學是哪個學校嗎?”我問道。

“就是縣中啊。縣中以前就叫這個名字,好像是1980年左右改的渤海縣中學。”師父說道。

聽到這裡,我很是興奮,“師父,我判斷這個黃小善一定和縣中的吉數有關係!”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書後,系統天天想要電擊我!

Zlikemep

大明道士天子,但是在永樂

非有常非無常

夏末與將至

浪子文

火影:天幕降臨,開啟劇透

藍白胖次

從地主到皇帝寵臣

女施主吻我

至暗輪迴

愛吃清燉雞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