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之道?何為格物之道?”

羅欽順傻傻地看著楊慎,希望從後者口中知道他所說的“格物之道”究竟是何道!

雖然羅欽順乃是宇內知名的江右大儒,對於“格物致知”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

他自身繼承並改造了亞聖朱熹的格物致知說,認為格物是格天下之物,不只是格此心!

而窮理則是窮天下事物之理,不只是窮心中之理!

在多年潛心研究後,羅欽順提出了“資於外求”,達到“通徹無間”、內外合一的主張。

但現在他自己的這些理解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楊慎,或者說聖天子心目中的格物之道!

因為他口中的格物之道即將決定氣學百年之興衰!

就連王庭相與王尚絅兩位朝堂重臣也正襟危坐,嚴陣以待。

三人皆是研究儒學經義多年的大師級人物,此刻卻如同學生一般虛心請教,這便是“達者為師”的最佳體現!

現在已經不是議定氣學發展策略了,而是一次高層次的學術探討!

一位江右大儒,兩位儒學大師,以及還未到四十歲的後進晚生楊慎!

楊慎品了一口香茗,淡然開口道:“格物致知一說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因先賢僅提了一句,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語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其真正意義徹底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格物致知本就是與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同等地位的至理,可笑經過朱學與王學的歪曲解釋,竟成為了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手段!宋儒欺世亂民一說,在此處體現的淋漓盡致!”

“比如那位名滿天下的心學大儒平亂侯,依照《大學》的指示,先從“格物”做起,隨即‘格’院子裡的竹子,於是他搬了一條凳子坐在院子裡,面對著竹子硬想了七天,結果因為頭痛而宣告失敗,淪為天下笑柄!”

三位大儒聞言也面露笑意,“守仁格竹”一事的確是王守仁此生最大的汙點,揮之不去的笑柄,也是眾人難得能夠取笑這位人傑的樂趣所在。

楊慎見三人面露笑意,徑直出言詢問道:“三位先生認為平亂侯錯了嗎?但他完全是按照《大學》的指示啊!何錯之有?”

楊慎這句反問令三人尷尬不已。

這顯然就是在說:你笑人家,那你知道人家錯在哪兒嗎?

“何錯之有?”

三人面面相覷,茫然地搖了搖頭,他們的確不知道王守仁何錯之有!

完全按照《大學》流程,推究竹子的模樣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但他格了七天竹子,除了頭痛外一無所獲!

那麼問題出在哪兒?難道《大學》錯了嗎?

三位大儒第一次對自己畢生所學之儒家經義產生了懷疑,雖然這種感覺並不強烈,但楊慎卻在他們心間埋下了一顆種子!

“三位先生知道陛下如何評價‘守仁格竹’一事嗎?”

“撫掌讚歎,贊其勇氣,贊其膽魄,贊其行為!”

“他敢於實踐,敢於躬身力行,三位先生格過竹子嗎?或者格過這方天地嗎?”

羅欽順三人被楊慎淺顯直白的話語臊得滿臉漲紅,卻是不敢開口反駁。

至少王守仁能夠提出“知行合一”便是一種極大地進步!

這便是雙方的差距所在!

楊慎見三人面色有些不太好看,也不再賣關子了,徑直開口道:“平亂侯有錯,錯在將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

“倘若平亂侯上手,用尺子測量竹子的高度,用斧子剖開竹子觀察其內部,用鼻子嗅聞竹子的氣味,用……三位先生覺得平亂侯會一無所獲嗎?”

“他至少知道了竹子的高度!知道了竹子內部的模樣!知道了竹子散發出的清香!”

“這便是‘格物致知’,陛下稱‘格物’為‘實驗,稱‘致知’為‘科研’!”

“格物便是格盡世間萬物,格盡這方天地,窮究天地原理,從而從中獲得知識、智慧、心得!”

“實驗?”

“科研?”

“格盡世間萬物?”

“格盡這方天地?”

楊慎的話如同洪鐘大呂,震撼人心,三位大儒頓時陷入了沉思之中,久久無法釋懷!

在他們內心之中,彷彿有什麼東西破繭成蝶,緩緩飛揚。

“三位先生可曾想過,倘若我們格盡這世界之鳥,是否可以造出與鳥一般可以使人升上萬里高空的器械?”

“三位先生可曾想過,倘若我們格盡這海中之魚,是否可以造出與魚一般可以讓人深入九幽海底的器械?”

“三位先生可曾想過,倘若我們格盡這陸地萬獸,是否可以造出與猛獸一般縱橫疆場的戰爭巨獸?”

楊慎的三句喝問令三人腦海之中不由浮現出了話語中描述的場景!

升上萬里高空!

深入九幽海底!

縱橫疆場的戰爭巨獸!

真的可以嗎?

我們,當真能夠做到嗎?

那豈不是堪比天神!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行格物之道,復儒學之光!”

“這便是我格物工業院的辦學原則,這便是陛下心中的格物致知之道!”

“三位先生皆是宇內知名大儒,可願振臂高呼,復興我先賢儒學?”

楊慎整個人早已激動地嘶聲吶喊,滿臉的狂熱,目光灼灼地看著羅欽順三人。

三人驚駭莫名地看著越發瘋狂的楊慎,不約而同地嚥了一口唾沫。

直到此刻,羅欽順才明白,聖天子為何花費如此大的代價勒令自己回京!

直到此刻,三人才明白,聖天子想要扶持的根本就不是氣學,而是楊慎口中的格物工業學說!

聖天子想要改革氣學,想要改革整個大明的儒學!

他們三人,不過是因為因緣際會,因為既不喜程朱理學、又不喜陽明心學,而被聖天子盯上罷了!

而今這位聖天子,當真是氣魄無雙啊!

即便蒙元蠻夷,也不得不因循守舊,沿襲宋儒之學!

但這位聖天子,卻想要披著氣學的外衣,對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只怕楊廷和、王守仁二人還完全被矇在鼓裡吧!

好手段啊!

三人面面相覷,露出了苦笑之色。

楊慎對他們全盤托出,他們還有退出的權利嗎?

“臣等願為陛下復興先賢儒學!”

先賢儒學?

一個外衣罷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扶醉戲中命

太上墨瓊

惡女瘋批嬌媚,一路爭寵上位

皇家小嫩臉

使用者2911145942的新書

使用者29111459

從束

顧莘

我不是你老婆女主才是

老張姓張

一劍獨尊,,,

孤獨沒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