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之後,永珍更新。

在當今天子毫不掩飾的威脅之下,各地州府縣官頓時慌了手腳,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土地大清查活動,力求將數目如實上報。

朱雄英翻閱著這些地方布政使上報的田地數目,再將其與先前逐一對比,卻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為這些個官員斂財的本事感到讚歎。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會不約而同地遇到一件難以解決的事情,那就是他們雖貴為一國之君,卻對自己國家的田地數目沒有確切的概念,說白了這就是一筆糊塗賬。

為什麼他們不清楚,難道不會派人去清查嗎?

這個答案,在這古代,很是令人絕望。

田地數目都是百姓自己申報的,由地方官員稽核統計,而後才遞交給國家存檔。

那麼問題就來了,申報的田究竟是肥沃還是貧瘠,究竟是多了還是少了,每家每戶究竟有沒有人沒來申報。

就這一條來看,別說皇帝了,就連地方官員自己都不清楚。

除此之外,丈量田地數目也是一個需要技術的技術活,而今又沒有測量工具,全靠人力去衡量,加之會這項技術的專業人才又太少,費時費力卻又不討好,哪個縣官老爺會揪著這田地數目不放?

並且地方縣官員有限,根本不可能挨家挨戶地去稽核田地數目,相反如若他們不辭辛勞地這麼去做了,自然就會得罪地方士紳富商,無異於自討苦吃,絕了前程。

或者說在很多地方州府,縣官、士紳、富商本就是穿一條褲子的利益好友,士紳富商隱瞞田地不報,將其視為自己攫取財富的根基,縣官一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邊心安理得地收受著賄賂,你好我好大家好,自己轄區內太平安寧,何樂而不為呢?

故而,對於田地這件事情,地方官員與平民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他們都會弄虛作假,都會主動抵制,唯恐被皇帝陛下得知了自己手中的田地數目。

如此一來,地方官員不願意清查,平民百姓不願意上報,那麼天下到底有多少田,都只是一個大概數,高坐龍椅的天子自然不得而知。

太祖爺在建立大明之後,用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這才基本上丈量了全國的田地數目,以及做了一次人口普查,這對剛剛建立的大明王朝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國策,能夠掌握第一手資料,作為徭役賦稅的基礎,還可為制定農業政策提供依據。

並且這項艱苦的清查工作,太祖爺並沒有如先前帝王那般任用當地的官員核查田畝數目,而是任用了大量血氣方剛的年輕監生,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地方官員與世家大族之間的合作,防止瞞報田畝數少交稅。

對這些年輕監生而言,他們看重的不是眼前這點地上士紳賄賂巴結的蠅頭小利,而是當朝天子提供的通天大道,故而這些愣頭青他們不易被地主豪強所收買,如同地方官員那般隱瞞不報,使得洪武年間的田地數目可信度大大提高。

然而好景不長,到了先帝即位,一心只想著與方孝孺、黃子澄這些蠢貨推行各項仁政,廢除太祖爺嚴苛暴政,致使官員環境大大提高,失了警惕之心,貪腐之風隨即大行其道。

比如此次河南隱瞞了三分之一的田地不報,乍看之下令人驚懼惶恐,但轉念一想卻又是情有可原。

因為河南地處黃河下游,雖然是農業大省,但黃河多次決堤,造成河南農業生產困難,雖然白禮宋英等人仍在治理黃河水患,但這項歷史性的大工程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事情。

黃河決堤一次,朝廷就要修堤、賑災、免稅,河南的官員得以常年經手這麼大筆的財政款項,加之並無嚴苛律令予以威懾,他們自然樂得層層搜刮截流,這反而促成了河南官員貪婪成性。

而河南地方士紳豪強則憑藉災害之便,強取豪奪百姓田地,這直接造成了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景象。

若非治水欽差宋禮的一封密摺上報,朱雄英還根本未曾想過,河南這“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地,本該富庶繁華,卻是成了落後省份,賦稅收入一年不如一年,情況嚴重到了不得不革新的地步。

故而朱雄英派出了剛骨直臣顧禮卿前去調查實際情況,耗時一年有餘得到了這麼一個觸目驚心的結果。

倘若換做是太祖高皇帝在位,他不將河南官員盡數處死才怪,朱雄英的言語威脅反倒是仁慈到了極點。

不過妖人左狂奴此去,註定河南官場不會太平了,至少會有某些倒黴蛋兒人頭落地。

其後朱雄英便派遣了方孝孺、郭資、齊泰等內閣大臣前往監督查田,甚至朱雄英還賜予了他們武力查田、強制交稅的特權,勢必要將那些個士紳豪強手中的田地查個清清楚楚。

如今看來,這一步走得是對的!

朱雄英從未想過,這些個王八羔子膽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將數目如此驚人的田地隱瞞不報,簡直就是喪盡天良、喪心病狂、喪倫敗行……

清查田地歸屬,強制按田交稅,推行攤丁入畝,自此大明賦稅制度的革新算是終於落到了實處,平民百姓頭上的重擔也減輕了太多,國家財源也得到了保證!

“給那些巡撫總督布政使下一道旨意,不惜一切代價查清田地,另外各地州府負責稅收的官員即刻清查省府財政,揪出那些貪汙腐化的碩鼠老虎。”

“告訴楊靖,該動起來了,都察院與地方提刑按察使司、天劍局即刻出動,緝拿糾察侵佔莊田、貪汙腐化官員,通政司即刻於天下張貼榜文鼓勵百姓揭發貪汙,刑部核定洪武貪腐律令,將其推行天下!”

“這場戰役已經接近尾聲,自然不能放跑了漏網之魚!”

王鉞等人聞言心中一動,隨即領命而去。

皇上這是要效仿太祖高皇帝,搞一場轟轟烈烈的肅貪行動啊!

就是不知道此次行動中,會抓住幾隻碩鼠,幾隻老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逆九川

落雨塵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