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別說了,都閉嘴!”

朱雄英陡然一聲怒喝,嚇得滿朝文武當即乖乖閉上了櫻桃小嘴。

他怎麼都沒有想到,這些個王八羔子,倒苦水還倒上癮了,嗶嗶賴賴了小半個時辰,唾沫星子都噴到自己臉上來了。

這尼瑪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啊!

朱雄英知道大明官員的俸祿,是歷朝歷代以來最低的,但是從未想過會低得這麼離譜,堂堂朝廷命官靠當街售賣字畫維持生計……

難怪明初士子多不仕,這他孃的誰頂得住啊?

為了所謂的理想抱負,參加科考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最後好不容易步入朝堂,卻還要自己貼錢做官維持生活,這讓人上哪兒說理去?

太祖爺這種“仇富”的小農思想要不得啊!

別說錦衣玉食了,連飯都吃不起了,如何抵禦得住那些富商巨賈的糖衣炮彈?

不貪汙腐化才怪!

正因為這低得可憐的微薄俸祿,致使朝臣大肆貪汙受賄,而後被老爺子高舉屠刀剁掉了狗頭,新提拔上來的賢才幹吏起初還能堅守本心,日子一久便有些撐不住了,逐漸走上一條貪腐之路,而後又被老爺子剁掉狗頭……

大明官場如今已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從中受苦的卻是那些受其魚肉的無辜百姓!

官員沒錢怎麼辦?

民脂民膏!

官員吃不起飯怎麼辦?

民脂民膏!

官員想要晉升行賄怎麼辦?

還是民脂民膏!

雖然是一個很噁心的事實,但當權者必須先把這些朝給餵飽了,他們才會踏踏實實地為官為吏,在各種嚴酷刑法的威懾之下,不至於將手伸向無辜百姓!

若是連自己都活不下去了,何人還會忠君報國,為老百姓做實事?

畢竟,人都是自私的啊!

“好了!孤都知道了,這就去面見皇爺爺,三寶,方才諸位朝臣所言都記下來了沒有?”

朱雄英無奈開口道,扭頭問向自己的御用太監————三寶!

此三寶太監,正是後世赫赫有名的三保太監,鄭和!

因朱棣自刎身亡,這個御用太監便被朱雄英操作回了皇宮,而後調到了自己身邊。

並非是想挾私報復,而是此人身懷大才,值得好好培養一番。

這個燕王朱棣的年輕侍從,不但頗有智略,知兵習戰,並且有勇有謀,完成了十五世紀初葉世界航海史上七下西洋的空前壯舉,對大明同海外諸國經濟、文化上的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

從七下西洋不難看出,鄭和本人也在這一歷史事件中展現出了極其卓越的外交才能、軍事謀略以及精神品質,故而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和紀念。

這樣一個人才,雖然是個死太監,但的確值得挖掘與培養。

何況他初入燕王府不久,朱棣便被貶去了大理,而後發生了一系列驚變,二人之間並無太多感情,甚至都不熟悉。

等到三寶太監代表大明朝廷,攜雷霆天威巡曳異域,相比四叔泉下有知,應該也會感到欣慰吧?

一想到這兒,朱雄英心情大好,對面白無須的三寶太監含笑示意,後者急忙連連點頭,給出了一個令人滿意的回答。

光是這份快速記錄朝臣言語的好本事,就可看出這廝不凡。

嗯,可惜了,是個太監,不然看著還挺眉清目秀的……

一場吵吵鬧鬧的朝議就此落幕,朱雄英帶著三寶太監就去了御書房。

俸祿制度革新是必要之舉,現在老爺子還未看出這制度的最大危害,朱雄英卻是十分清楚————大明宗室!

等到幾十年後乃至一百年後,大明皇室老朱家發展成了一個令人恐懼的碩大寄生蟲,終日趴在大明帝國的身上,毫無節制地吸著血,吃著人血饅頭!

人人都說小建文削藩是不念親情,心狠手辣,但朱棣這廝做的卻是更加狠辣,將那些實權親王削成了富家翁,還制定了一系列嚴苛到變態的制度,徹底令這些宗室成員斷絕了所有非分之想,安安心心地在封地荼毒百姓,為害一方。

大明宗室,不得入朝堂為官,甚至都不得輕易出封地,那這些身份尊貴的天潢貴胄能做什麼?

橫行一方,魚肉百姓,攫取民利,壞事做盡……

只有少數人才恪守皇明祖訓,將畢生精力投入到琴棋書畫這些愛好當中,優渥殷實且憋屈至極地過完一生。

而剩下的大部分混賬,都是在不停造小人,因為子嗣越多,朝廷分來的俸祿銀錢就越多,至於這些俸祿會不會到它原本主人的手中,那幾乎不用細想。

此刻趁著老爺子還在,必須徹底革除這一大隱患。

否則等到老爺子嗝屁兒,朱雄英再做此事,不但會落下個心狠手辣的罵名,甚至可能激起藩王叛亂,那可就真是嗶了狗了。

畢竟於那些天潢貴胄而言,朱雄英不過是個小輩,他不行,太子朱標也不行,唯有建立大明帝國的朱元璋,才有這個威望與資格!

砰的一腳踹開了御書房,朱雄英便扯著破鑼嗓子大吼道:“老爺子,還活著沒有?孫臣來看您了!”

太祖爺:“!!!”

你孃的!

好氣啊!

好想揍死這個大孝孫啊!

“滾!”

“不行啊老爺子,今日可是有正事兒,您看見我臉上這些口水沒?全是那些朝臣噴的!”

太祖爺:“???”

啥意思?

監國第一天,被噴成這副模樣?

那些個混賬東西,難道想造反不成?

朕還沒死呢!

眼見老爺子滿臉怒容,朱雄英急忙接過三寶太監手中的文書,小心翼翼地遞交上前,試探性地出言道:“老爺子,這有個事兒,得您親自拍板!”

太祖爺滿臉狐疑地看了一眼愛孫,而後接過文書一看,下一秒卻是氣得拍案而起,指著朱雄英的鼻子怒罵道:“混賬東西,你也太畜生了吧?”

“那些可都是你的親叔伯,血脈相連的嫡親宗室,你監國第一天便要對他們下手?”

似乎早就有所預料,朱雄英並未有絲毫慌亂之色,語氣平淡地開口道:“這樣吧,老爺子,您先別動怒,聽孫臣給您舉個例子!”

“假如十三郎娶了十個妻妾,對於一個大明親王而言,這不多吧?這十個妻妾又每人為十三郎生下了一個孩子,當然有的不止一個,有的生不出來,但平均而算也不多吧?”

“這十個孩子中一人會承襲親王爵位,其餘九人便會分封為郡王,他們各自再娶十房妻妾,生下十個孩子,便是九個郡王與八十一個鎮國將軍,他們再娶十房妻妾生下十個孩子……”

“皇爺爺,您明白我的意思了嗎?日後這些遍及大明各地的宗室成員,因其天潢貴胄的特殊身份,朝廷每年每人都要撥出一大筆款項贍養,您能告訴我等到百年之後,兩百年之後,贍養宗室成員的款項,有多少嗎?”

太祖爺聞言一愣,隨即面色陡然凝重了起來,呼吸瞬間變得急促!

若真按這個說法算下去,大明只怕……養不起他們啊!

一個親王便是一萬石,一個鎮國將軍便是一千石!

“數以億計,甚至……不計其數!”

朱雄英深吸了一口氣,面色難看地給出了答案。

“這還不包括賜給他們的莊園田地,額外恩賞!”

“皇爺爺,孫臣知道您一向重視血脈親情,但也不能耗舉國之力,搜刮民脂民膏供養這些宗室成員啊!否則我老朱家,將會成為大明帝國最大的毒瘤,在史書之上遺臭萬年!”

太祖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一樣的崇禎

妖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