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了!

徹底麻了!

一眾巨頭及太子爺瞠目結舌地看著朱雄英,陷入了呆滯與麻木之中。

太孫殿下試圖吞併草原,群臣還以為他不過是年輕氣盛,好大喜功罷了。

但誰料想過,這個小王八蛋竟然跟瘋子一般,想在草原裡面種出糧食,還要種遍整個草原!

這不是瘋子是什麼?

還想在草原種出糧食,你怎麼不上天呢?

歷朝歷代也不是沒有這種想在草原種糧食的瘋子,但無一例外都以失敗告終。

大哥,那可是草原啊,不是江南這等魚米之鄉!

蒙古草原北部和西部以山地為主,而南部和東部則是一沙漠為主,能開墾出來,用來種地的簡直少之又少,而且由於氣候環境等因素,就算有地可以耕作,也會因為氣候原因導致耕種失敗,努力都付之東流。

換而言之,即便你傻傻地擱草原上面付出心血種出了糧食,等到豐收的季節,蒙古韃子不請自來,烏泱泱一大片成群結隊的鐵騎不但殺你人,還搶你女人搶你糧,那不是自討苦吃嘛?

這位太孫殿下果真還是年輕了啊,說出這些話都不用經過腦子思考的嘛?

新任吏部尚書侯庸都快被太孫殿下的天真可愛給氣笑了,強忍住怒氣開口道:“太孫殿下,草原生態結構單一,穩定性極差,盲目開荒極易造成土地沙化,極大地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並且別說糧食,連自身安危都無法保證,誰又願意背井離鄉前去草原拓荒墾殖呢?何況草原與大漠地皮比較薄,種了莊稼之後水土流失很厲害,水土資源稀少,什麼作物可以種植成功呢?太孫殿下說的是那神器紅薯嗎?先前臣等已經試過了,這個法子行不通!”

朱雄英苦笑著搖了搖頭,面對眾人的質疑並不動怒,而是好整以暇地取出了那幾顆土豆,胸有成竹地開口道:“紅薯喜熱畏寒,在草原大漠這等晝夜溫差極大的地方,自然很難養活,所以我們得靠這個玩意兒!”

眾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到了幾顆土豆之上,似乎想要看明白此物到底有什麼魔力,竟能讓太孫殿下大言不慚地誇下如此海口。

“此物名土豆,不但能吃,還很好吃,比之紅薯更容易填飽肚子,而與玉米與水稻、小麥這些糧食作物相比,卻是具有更強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貧瘠性以及極好的環境適應性,其最大的特點就在於,不必精耕細作,也不必花費太多功夫進行照顧,但是產量高的驚人,足以與神器紅薯媲美!”

“或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土豆才是真正的社稷神器,它天性喜陰涼畏熱,並且適應能力極強,即便連遼東這等苦寒之地都可以大規模種植,更何況草原大漠呢?”

太子爺:“!!!”

一眾朝臣:“!!!”

嘶……

神器啊!

這才是真正的神器啊!

如若這個小王八蛋方才說的都是真的,那這土豆比之甘薯更加珍貴,更加適合種植推廣!

各種特性比之神器甘薯還要優良,甚至可以種植於遼東這等苦寒之地,這可是神器甘薯都不配備的超強優勢!

前去遼東之地拓荒墾殖的百姓都尚需為甘薯搭建暖棚,但這土豆似乎並不需要,產量卻是與甘薯一樣的恐怖。

“英兒,此言當真?你可知道你方才那番話的分量?”

太子朱標忍不住起身追問道,整個人的心神都聚集在了那幾顆黃不拉幾的土豆身上。

若是土豆真的能夠種植在遼東,那它定然可以成功種植在草原,那對大明帝國的意義,可就太震撼人心了。

大明可以在草原之上種出糧食,這會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

無法想象!

難以想象!

朱雄英拿起一個土豆,高舉著它開口道:“這土豆不但具有優良特性,營養價值比之甘薯還要高出不少,甚至完全可以取代小麥稻米,成為老百姓的日常主糧,我朱雄英敢保證一點問題都沒有!”

“此次水師歸國,不但帶回來了數種產量超高的糧食神器,還帶回來了土豆這等幾乎沒有缺點的至高神器,我大明百姓,自此將不用再為果腹發愁,我大明子民不用再餓肚子了!”

一眾朝臣連帶著太子爺都已經麻木,他們此刻唯一關注的焦點,只在土豆能否成功種植於草原之上,若是真的能行,那這方世界可真就要變天了。

土豆比之神器甘薯,最大的優勢便在於它可以作為主糧!

若是土豆真的可以深植大漠,憑藉漢家兒郎幾千年傳承下來的耕種天賦,只怕是真的用不了多久,無數的荒土都將開墾出來!

有了田莊,便會有集鎮,有了集鎮便會有城池,而作為朝廷行政的最低一級區域,當城池出現在了草原腹地,大明還怕掌控不了這塊區域嗎?

“太孫殿下,土豆當真可以耕種於草原嗎?”

“絕對可行,因為土豆可是耐寒作物,天生就適合在遼東以及草原大漠中耕種,並且產量比之神器甘薯只高不低!”

朱雄英之所以能夠誇下海口,自然基於後世那鐵一般的事實,到了後世我國土豆的主要產區,就是東北與內蒙古,也就是眼下的遼東之地與漠北蒙古。

雖然後世科技發達,大明遠遠不能相比,但這至少證明了,土豆種在遼東與蒙古,是絕對可行,並且不會虧本的事情!

而一旦成功地在草原之上種出糧食來,那蒙古韃子乃至瓦剌這等遊牧民族,好日子可都算是熬到頭了。

華夏子民對田地莊園的渴望程度,只怕會讓草原蠻子感到恐懼!

耕地種田可是華夏子民與生俱來的天賦技能,因為這是五千年前炎黃早已種植在他們子孫中的基因!

諸如藍玉、傅友德這等威震天下的當世名將,都難免去自恃功勞,在老家大肆強佔田地莊園,炎黃子孫對田地的眷念可見一斑。

而生產出了糧食,便會產生利益,有了利益的驅動,廟堂之上的袞袞諸公,還會選擇坐以待斃,任由他人藉此機會攫取財富嗎?

呵,即便他們答應,他們身後計程車紳豪強也絕不答應!

士紳豪強,士族和鄉紳結合而來,說白了就是一群相互勾連官宦世家,依靠一層又一層的關係把持著天下各地的田地莊園,以此過著錦衣玉食的光鮮生活。

沒了田地生產糧食,給他們帶來無窮無盡的利益,這些所謂計程車紳豪強連屁都不是!

至於經商買賣,那不過是衍生出來的利益驅使罷了,安土重遷的炎黃子孫,骨子裡就普遍存在著對田地的眷戀。

田地就是一切,大明最大的地主,便是皇室老朱家,而後便是一眾功臣勳貴,公卿貴族,這其後便是朝堂重臣,以及他們背後站著計程車紳豪強了。

一層一層的利益網路,分割了中土這塊廣袤沃土,而糧食則代表著利益,成為了維繫這層利益網路不斷流動的血液。

若是大明真的能夠在草原之上種出糧食,獲得利益,那草原將不會再是雞肋之地,而是各方勢力競相爭奪的香餑餑!

到了那個時候,文人士大夫們,還會成天嗷嗷叫著反對戰爭,熱愛和平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最強考官,我考哭百萬考生

嚴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