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心悅誠服”地捱了兩巴掌之後,朱雄英重振旗鼓,暫時放下神機營一事,轉頭帶著大明農學家王政一頭扎進了推廣甘薯種植行業中。

嗯,小王政勉強算半個農學家,畢竟年紀尚小,經驗不足,但朱雄英有信心將其培養成為袁爺爺那等無雙國士!

此舉得到了太祖爺與太子爺的鼎力支援,乃至滿朝文武都大開方便之門,全力將神器甘薯推行天下!

畢竟“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

昔年元末亂世群雄爭霸,將大好河山打了個稀巴爛,大明帝國真可謂是建立在一片廢墟之上,連自古繁華的揚州之地都無糧可食!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當今天子不得不一邊勒緊褲腰帶大力發展民生,恢復糧食生產,一邊籌措軍糧,支撐百萬雄師南征北戰!

無人能夠體會得到,大明帝國立國至今,能夠坐穩這方江山,這位千古一帝,付出了多少心血與努力!

因而滿朝文武心中都清楚,這神器甘薯對於眼下大明的重要程度,即便是強行推廣,那也一定要推廣!

嗯,雖然這玩意兒吃多了放屁,但那也是吃飽了之後才能考慮的問題!

都他娘餓得前胸貼後背,上氣不接下氣了,還考慮什麼放不放屁?

何況二十萬大軍正在北伐遼東,糧草輜重是一塊壓在眾人心間的巨石,若是不能夠保證後勤無憂,那二十萬大軍萬一有個閃失,不但遼東之地徹底淪喪,甚至整個大明都將會有傾覆之患!

在這等嚴峻形勢面前,整個大明朝堂爆發出了驚人的效率,經天子下詔,內閣擬定之後,一項項措施通傳天下,竟頗有幾分“朝令夕行”的效果!

與此同時,皇長孫帶著一批有種植經驗的老農,在三百飛熊衛的護送之下輾轉於京畿各地,甚至還去了一趟燕京,手把手教學百姓如何種植甘薯,並嚴厲監督政策的落實。

一旦發現有應付了事,弄虛作假的官吏,都不用皇長孫開口,同行錦衣衛千戶蔣瓛自會現身,將其當場剝皮抽筋,威懾百官!

如此一來,即便百姓對神器甘薯全然不知,卻還是不得不依從朝廷指令,老老實實地搭建暖棚,按照朝廷提供的薯種與種植方法,小心翼翼地將甘薯種進了地裡。

或許這些老實巴交的樸實百姓,心中亦是抱著一份期待。

期待,這被朝廷大肆宣揚的甘薯,真的能夠畝產一百鈞!

期待,這被朝廷嚴令種植的甘薯,真的可以解決自家溫飽難題!

期待,這被皇長孫快要吹捧上天的甘薯,真的能夠令自己這些平民百姓,再無饑荒之憂!

燕京,大元隆福太子宮,大明燕王府!

朱雄英堂而皇之地住進了這座奢華氣派的宮殿,而後卻是喝退眾人,孤身一人走進了燕王府別院之中。

看著眼前這座破敗不堪的別院,再看了一眼那潭渾濁不清的湖水,朱雄英只覺心中有些難受,有些發堵。

就在這潭湖水岸前,有一意氣書生為了心中大義,慨然赴死,屍身在湖面之上漂浮了一夜!

翩翩佳公子,醜陋一浮屍!

這個書生啊,乃是大儒之子,蜚聲宇內的青年才俊,本有著一條通天坦途,雖不至於封侯拜相,卻足可保光耀門楣!

但是,他死了,死得一文不值,又死得重於泰山!

“太初兄,你我之間素未謀面,從不相識,但你確因我而死,這份大義,雄英銘記於心,來日必定會你討個公道!”

朱雄英手持酒杯,灑在了湖畔岸邊,恰巧一陣微風吹過,原本平靜的湖面之上陡然泛起陣陣漣漪,湖面似有若無般彷彿有人在回應。

見此異狀,皇長孫朗聲大笑,心中鬱結盡去。

那日宗泐大法師說得沒錯,慈不掌兵,情不立事!

自從十五年九月末設下涼亭狙殺之局開始,自己與朱老四就悍然站到了對立之面!

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無關便宜老爹太子爺是否還會早亡,無關便宜爺爺太祖爺還能支撐幾年!

朱雄英與朱棣,必有廝殺相爭的那麼一天!

眼下朱棣正率五萬大軍,出海遠征,兵伐倭國!

而倭國因南北之爭,國力衰微,決計抵擋不住朱老四這頭過江真龍!

或許是三年,或許是五載,等到這位徵倭大將軍一舉蕩平倭寇,踏破倭國全境,攜踏平一國之煌煌大勢班師回朝,屆時自己該如何抗衡?

難道眼睜睜地看著朱老四因功晉封,重回燕王高位,而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呵,決計不行!

一棒子打不死你,那就兩棒子!

若是兩棒子還打不死你,那就他孃的換刀!

你有滅一國之功,我有定天下之勞!

天下萬民都稱頌我朱雄英之功勞,整個大明都禮讚我皇長孫之聖賢,即便你朱棣再如何能征善戰,又能如何?

呵,若是等朱老四大勝還朝之時,恰好是我朱雄英受封太孫之日,那等場面,嘖嘖嘖,一想就很美好!

一念至此,朱某人不由興奮得桀桀怪笑了起來。

匆匆趕來的眾人見狀,不由撫額苦笑,選擇性視而不見。

桀桀怪笑片刻,朱雄英轉身準備離去,卻是石化當場!

棋韻、香菱、王政、熊大、熊二……

我是誰?

我在哪兒?

我要做什麼?

我尼瑪啊!

這些王八蛋怎麼有這偷聽的癖好?

不行!

此風絕不可長!

“咳咳,公子我不是命你們在外面等候嗎?怎麼著?現在本公子說話不頂用了是不是?”

棋韻見狀,橫了一枚白眼,及時開口道:“公子,事出有因,蝗蟲來了,受災區多集中於河北、河南、山東三省,如若無法解決,幾近顆粒無收!”

朱雄英:“!!!”

我尼瑪啊!

蝗蟲來了?

你怕啥?

華夏民族優秀的特性是什麼?

吃!

蝗蟲能吃嗎?

嘎嘣脆,雞肉味!

你在華夏民族面前,提起旱災水災這些駭人天災或許我朱某人還的確沒辦法啊!

但是你說這蝗蟲,對不起親,你這量有點少!

哪兒地方的蝗蟲不能吃啊?

朱雄英沉吟片刻,立馬下達了回京的命令

無論如何,在這個封建迷信的時代,老爺子終究第一位的!

甭管什麼“雞肉味,嘎嘣脆”,那也得得老爺子親自試吃才知道。

否則,這大面積蝗災無異於一場人禍,足以成為朝臣攻擊老爺子無德的把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帶隋唐英雄打小日子

疾風小肥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