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早朝。

太祖爺滿臉愁容地走了進來,正在為近日三省爆發的旱災而憂心忡忡。

豈料老爺子屁股剛剛坐上了龍椅,戶部尚書徐鐸便毅然決然地出列上奏道:“啟稟皇上,河北、河南、山東三省大旱,赤地千里,民餓死如飢!”

“大蝗漫天,飛蝗蔽日,聲如雷,食盡稼,群飛蔽天,旬日不息,食草木牛馬毛皆盡,赤地如焚,餓殍枕道,人自相食……”

滿朝文武:“!!!”

太祖爺:“!!!”

不是三省大旱嗎?

怎會突然變成蝗災了?

當地官員是幹什麼吃的?

一語出,眾人驚,就連老爺子都有些慌了手腳。

大明連年天災不斷,旱災蝗災等天災更是層出不窮,隔三差五就會發生,但是遠遠沒有到達到這等可怕的地步啊!

大蝗漫天,人自相食!

食什麼東西?

易子相食!

食人肉!

那些三省災區之地的災民,竟已經快要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了!

滿朝文武頭皮發麻地看著徐鐸,而後盡皆雙膝一軟,跪在了地上。

河北、河南、山東三省大旱,這個訊息眾人如何不知?皇上如何不知?

按照以往的慣例,久旱必有蝗災,當地官員自有相應措施應對,提前做好預防措施,那怎麼還會爆發出如此驚天大災?

而且徐鐸這個該死的蠢貨,得到訊息竟然不加以隱瞞,未與他人通氣,反倒是堂而皇之地當朝捅了出來!

他這是什麼意思?

他是這是要整死所有人啊!

徐鐸,你這個蠢貨,當真該死啊!

無數道銳利的目光射向戶部尚書徐鐸那道消瘦的身影,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

但徐鐸自己卻是有苦難言,只得苦澀無比地搖了搖頭。

昨夜收到八百里加急密報之後,徐鐸就知道大難臨頭了!

那些該死的蠢貨,根本就未曾作出任何預防蝗災措施,以致於爆發出了這等驚天大災!

替他們瞞下去?

瞞不住的!

他徐鐸身為戶部尚書,別人可以對這蝗災莫不關心,別人可以欺上瞞下,但是他徐鐸,不行啊!

一旦此事被人捅破,上達天聽,那第一個死的人,就是他這位戶部尚書,而後才是那些欺上瞞下試圖逃脫罪責的蠢貨!

既然如此,那不如自己捅破此事,發動整個大明朝野之力救災救民,還有一絲彌補的機會!

砰的一聲巨響,一道暴怒的聲音傳來。

“你們都是幹什麼吃的?三省大旱,赤地千里,百姓易子相食,朕到現在才得知此事?你們想做什麼?”

“呵,好得很!真是好得很啊!你們這些該死的蠢貨,倒是真有一手‘欺上瞞下’的好本事啊!”

太祖爺暴怒不已地怒吼道,整個人氣得渾身顫抖。

這些朝臣,當真該死啊!

眼下二十萬大軍正在征伐遼東,為大明開疆拓土,糧草輜重萬萬不容有失!

而神器甘薯正在大力推廣種植,數月之後便可為大明生產出足量的糧食!

加之衛所屯田制正在順利推行,在穩固朝廷統治的同時,種糧屯糧!

似乎熬過這段艱苦的時光,等到甘薯成熟之後,大明帝國將不會再為糧食發愁,百姓們也能吃上一頓飽飯了!

就在自己以為大明一片欣欣向榮之時,卻是萬萬沒想到,突然爆發出了這等驚天醜聞!

三省大旱,赤地千里,大蝗漫天,餓殍枕道,百姓易子相食!

一想起那等慘況,朱元璋就覺得自己心肝兒都在發顫!

因為,他曾經親身經歷過這等慘絕人寰的驚天大災,而且還是很多次!

那種無糧可食,甚至連野菜都找不到,整個人餓到發狂的感覺,幼年的朱重八可謂是深有體會!

“怎麼辦?啊?那漫天大蝗如何解決?告訴朕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太祖爺拍著案桌瘋狂嘶吼道,心中的怒火已然攀升到了巔峰!

蝗災已經成型,預防措施已經無用了!

群臣見狀哪裡還敢開口,死死地低下頭顱,根本不敢吭聲!

若是預防措施,還能好好跟你吹一吹!

但是他孃的都已經形成如此之大的規模了,還怎麼治?

拿命治?

蝗蟲所過之處,寸草不生,赤地如焚,別說治理了,看著都嚇人!

太祖爺見無人應聲,氣得劇烈咳嗽了起來,而後冷聲下令道:“六部百司,即刻調動鄰近州府糧食,開倉賑災,全力以赴!”

“著宋訥為賑災欽差大臣,即刻趕赴三省災區,主持救災一事!”

“著毛鑲為欽差特使,即刻趕去三省之地,給朕一層層地查下去,揪出那些欺上瞞下的狗東西,無論是誰,全部砍嘍!”

“還有你們這些該死的蠢貨……朕當真恨不得將爾等拉出去廷杖致死!”

聞聽此言,滿朝文武嚇得肝膽俱裂,面無血色,只得將頭埋得更低了,大氣都不敢出!

“罷了,暫且把頭留給你們全力賑災,此事過後,朕再與爾等清算!”

將奏摺一把扔在了群臣頭上,太祖爺徑直起身準備離去,他害怕繼續留在這兒,會忍不住下令將這些狗東西全部拖出去砍了!

正當此時,一小宦官匆匆跑了進來,對杜安道低語了幾句。

後者面露驚喜之色,當即開口進言道:“啟稟皇上,長孫殿下回來了,他說有滅蝗之策!”

滅蝗之策?

聞聽此言,老爺子身子一個激靈,急忙開口喝道:“快宣!”

雖然滅蝗之策歷代皆有,那是經歷無數傷痛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

但是如今大蝗漫天,蝗災已經成型,已經不是可以提前預防之事了。

即便太祖爺一時之間都拿不出一個好的主意,無奈之下只能下令動員朝野全力賑災,先保住災民再說。

群臣聞言豁然抬頭,目光熾熱地看向殿外!

若那位長孫殿下真有滅蝗之策,這無異於救了自己等人的性命啊!

誰都沒有想到,當朝野上下都因遮天蔽日的飛蝗束手無策之時,不過十三四歲的皇長孫卻是提出有滅蝗之策!

這位渾身充滿了神秘,屢次進獻社稷神器的大明皇長孫,能否再次創造奇蹟,救災民於水火?

眾人只見,皇長孫手持一盤菜品,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大殿,嘴裡還時不時發出“嘎嘣”的刺耳聲音,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樣。

眼見愛孫如此輕佻,太祖爺頓時大失所望,但心中有帶著一絲希冀,於是率先開口問道:“英兒,可真有滅蝗之策?”

群臣亦是抬頭,眼睛都不眨一下地盯著這道稚嫩身影,整個人緊張到了極致。

皇長孫聞言先是一愣,而後嚼了嚼口中之物,含糊不清地回答道:“有啊!肯定有啊!不就是飛蝗嗎?怕什麼?”

聽聞此言,眾人頓時大喜,就連老爺子都喜上眉梢,急忙追問道:“朕的好聖孫,計將安出?”

“吃啊!我手裡不是端著一盤嗎?雞肉味,嘎嘣脆!”

太祖爺:“???”

滿朝文武:“???”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天災歷代皇儲從扶蘇降臨開始

書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