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一臉懵逼地看著老爺子,有些懷疑他是不是被老潘和小嘎附體了。

老子很嚴肅地跟你講抗蝗救災之事,你跟我在這兒扯犢子呢?

“皇爺爺說笑了,孫臣把握不住,老爹豈會把握不住?”

“何況說句難聽一點的話,那些地方官員都敢坐視漢蝗天災爆發,不加以預防,現在豈會老老實實地按《除蝗疏》行事?”

聞聽此言,太祖爺一張老臉登時鐵青一片!

自家愛孫這句話,可謂是說到他心坎兒裡去了!

尤其是眼下毛鑲不知道發了什麼瘋,正在大肆屠戮三省官員,此刻標兒這位當朝太子趕去,或許對眼下局面而言的確是一件好事!

太子,國之儲君,繼聖體而承天位,何人膽敢輕視?

但是愛孫為何偏要橫插一腳,屁顛屁顛地跟著前去?

這個小王八蛋,又在打著什麼鬼主意?

“讓你去也不是不行,你先老老實實地交代,你又想做什麼?”

老爺子滿臉戲謔地開口道,語氣之中充滿了篤定。

就這個小王八蛋的尿性,沒有好處的事情,他豈會有如此之高的熱情?

呵,那還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朱雄英聞言勃然大怒,自家老爺子這是對自己心存偏見啊!

我朱某人一心為國,做出的貢獻還少嗎?

簡直就是少爺的身子,操大心的命!

“跟著老爹出去轉轉,說不定還能賺點賢名這不是馬上就要到時候了嗎?”

朱雄英滿臉賤笑道,臉上的笑容說不出的下賤。

太祖爺:“!!!”

馬上到時候了啊!

這個小王八蛋,今年已經十三了,虛歲十四了,的確馬上就要到時候了!

個小王八蛋,鬼心思還挺多!

虧得朕還以為他良心發現了,原來是在這兒等著自己!

“標兒可以去,但是你不可以,你還小,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老爺子斬釘截鐵地開口道,似乎堅決不會鬆口。

朱雄英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再次說出了那句至理名言:“皇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國門,不僅是北疆啊!孫臣此去,一為賑災濟民,二為體察民生,孫臣絕不願做一個生於深宮之內、長於婦人之手的肉食者!”

一語出,二人驚!

太子爺滿臉欣慰地看著自家愛子,眉眼之中盡是驕傲與自豪。

老爺子亦是神情動容,重新審視了愛孫一番。

這個孩子,成熟得令人心驚,懂事得令人心疼!

標兒如他這般大的時候,還是在自己的安排之下,才會孤身前往鳳陽體察民情。

“既然如此,那就去吧,朕調龍驤衛全程護送你們,災區不比以往,妖魔鬼怪叢生,甚至災民……唉,不提也罷,去吧!”

似乎想到了什麼不好的回憶,太祖爺滿臉的痛苦,揮了揮手示意二人自行離去。

朱雄英見狀心中隱隱有些明悟,總算弄清楚了太祖爺拒絕的真正原因。

難怪他會調動天子禁衛之一的龍驤衛,老爺子這是擔心自己父子二人的安危啊!

妖魔鬼怪叢生?

呵,這只是委婉一些的說法!

當一個人餓到發狂的時候,餓到都不得不易子相食得時候,他還會在乎什麼仁義道德,什麼上下尊卑嗎?

流民,亂匪,暴徒……

老子都快被餓死了,豈會在乎你這所謂的天潢貴胄?

災區之地,現在就是一個爛攤子,誰去誰倒黴!

宋訥早已趕去賑災,但他也是有苦難言啊!

抗蝗救災,無異於火海救火,把火滅了,於己無益,滅不了火,那可是會大難臨頭的!

也只有自己這等“蠢貨”,才會慫恿便宜老爹,一門心思撲進去!

一來,朱雄英心中隱隱有了個計劃,可以幫助老爹與自己獵取賢名。

二來,誠如先前所說,朱某人的確對那些個地方官員放不下心來,即便對宋訥這個沒有感情的殺手都放不下心!

救災一事,重在救民,次而滅蝗!

但是在這些達官顯貴眼中,那些流民暴徒的命,是不值錢的啊!

唯有儘快消滅那遮天蔽日的飛蝗群,他們才能保全自身的官位,不至於有牽連之災!

宋訥會在意一個饑民的死活嗎?

呵,他巴不得那些饑民全都餓死,這樣反倒是更利於自己的管控工作!

三來,便是因為瘋狗毛人屠了!

朱雄英手中握有李善長的自傳《百室文集》,此書中詳詳細細地寫明瞭這位帝國之狐一生的經歷,如何年何月何日與人交好,何年何月何日舉薦了何人!

而那位山東布政使徐奇,正是李善長一手舉薦之人!

但是他死了,突兀地死在了毛鑲手中,而後毛鑲如同瘋狗一般,開始大肆屠戮地方官員,並馬不停蹄地趕往了其他二省!

這意味著什麼?

毛鑲定然發現了此事,並且手握證據,故而才敢有恃無恐地大行屠戮,甚至抗命不遵!

這條瘋狗,並非是在作死,他是想要激起老爺子的怒火!

在這怒火沖天攀升到頂峰之時,一舉祭出那些證據,借用這滔天怒火徹底整死李善長!

毛人屠與李善長,二者必死其一,或者同歸於盡!

但無論何人先死,屆時對於大明帝國而言,都將會是一場噩夢。

一位執掌錦衣衛的指揮使,一位締造了大明帝國官員體系的相爺,真到了臨死之際,豈會坐以待斃,不放手一搏?

一想到這個令人脊背發涼的猜測,朱雄英就十分頭疼,甚至有些不安。

眼下最佳的辦法,就是趕去見一見毛人屠,不說勸他回心轉意,只為驗證自己這個猜測,或者探知他的意圖,就必須趕去見他一面。

兩個時辰之後,車隊在龍驤衛的護送之下,緩緩踏上了抗蝗救災之路。

嗯,不當人子皇長孫還順便帶上了解縉、楊士奇這一眾小天才。

無論儒家經義學得多麼透徹,無論先賢聖言悟得多麼高深,他們終究不是那些個田野隱士,而是未來治政一方的朝臣。

畢竟都是宰輔之才,不用自己畫蛇添足地開口道明,朱雄英相信,此次災區之行他們會收益良多。

一把掀開車簾,望著道路兩旁婀娜多姿的依依楊柳,朱雄英心情沉重到了極點。

毛人屠啊毛人屠,希望你不是打著那個想法!

否則死的人,可就不止是李善長了啊!

整個大明帝國,都會為你這次孤擲一注的瘋狂舉動,付出慘重至極的代價!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雲事蹟

劉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