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你要親自去徐州治理水患?”

御書房內,聽完朱雄英的奏議,太祖爺失聲喝道,就連一旁的太子爺都變了臉色。

洪水乃是天地之力,來勢洶洶不可阻擋,若是愛孫出現了任何意外,那該如何是好?

“不行!”

“不可!”

太祖爺與太子爺異口同聲地拒絕道,根本不可能讓這個小王八蛋去那危險之地。

朱雄英聞言亦是有些無奈,只得苦笑解釋道:“皇爺爺,老爹,黃河水患連年頻發,若是再不加以解決,只怕大明日後會為此投入無窮無盡的人力物力,不知會有多少百姓飽受這水患之苦!”

“英兒身為大明皇太孫,自當肩負起太孫的責任,若是上不能為君分憂,下不能為民解難,那英兒這個太孫做得,與那些尸位素餐、魚肉百姓的渣滓官員有何區別?”

太祖爺看著眼前口若懸河的愛孫,耳畔卻是突兀響起他那句鏗鏘有力的誓言:“皇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個孩子,真正是將這句話,踐行到了極致啊!

奏論國政,進獻神器,賑災濟民,率軍北伐……治理水患!

大明哪裡有難,他就衝到了哪裡,吃苦受罪卻從不提及,永遠守住大明國門!

“不行!你一個孩子瞎跟著湊什麼熱鬧?連茹瑺等人都不一定能夠治好水患,你去有什麼用?”

眼見自家父皇沉吟不語,太子爺當即就慌了,對著朱雄英厲聲呵斥道,生怕父皇會同意這個小王八蛋的提議。

朱雄英聞言頗為不悅地瞪著自家老爹,半晌之後幽幽開口道:“老爹,您明知道茹瑺等人毫無治水經驗,為何還要派他前去治水?您這不是坑人嗎?”

聞聽此言,太子爺面色漲紅,很是想要上手揍這混賬東西一頓。

“你懂什麼?茹瑺是一個賢才幹吏,且身居尚書高位,由他帶頭奔赴災區,主持治水,既可顯示朝廷堅決治水的決心,又可威懾地方官吏認真履職!”

“至於治理水患,疏通漕運,自有工部經驗豐富的官吏匠人負責!”

聽到這兒,朱雄英不由咧嘴一笑,當即反駁道:“既然如此,那由英兒前去主持治水不是更好?難道茹瑺的分量,比之英兒這位皇太孫,還要重嗎?”

太子爺:“!!!”

這個小王八蛋!

故意話裡挖坑等著我呢!

“何況英兒不是大放厥詞,而是真的懂得如何治水,您二位不妨看看這本《束水攻沙法》再說吧!”

朱雄英從懷中掏出一本連夜寫好的治水攻略,一把扔給了太子爺。

後者耐著性子當即翻開,準備從中選取某些離譜的理論,大肆嘲笑愛子一番,好徹底讓他死了前去治水的心。

但太子爺這一看不要緊,越看卻是越興奮,雙眼止不住地冒光,直至身體顫抖了起來都恍然未覺。

“英兒,此書……當真出自你手?”

太子爺顫抖著聲音開口問道,面容之上寫滿了驚駭之色。

朱雄英並未做出回應,算是變相預設了。

實則提出這“束水攻沙”理論之人,乃是嘉靖朝水利專家潘季馴,此人四次奉命治河,前後長達二十七年之久。

增築堤防,置官建閘,提出“築堤防溢,建壩減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等一系列治河措施,並大力付諸實踐,成效特別顯著。

奈何現在是洪武朝,他爺爺可能都還未出生呢,為了解決眼下的黃河水患,朱雄英不得不昧著良心做一回嫖客,剽竊這位專家的顯著成果了。

當然,基於後世的治水經驗,朱雄英還加入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將黃河水患分為上中下三遊分別提出了針對性較強的治理措施,落入太子爺眼中卻是經世之言。

太子爺看著眼前這無比熟悉的字型,而後看了看愛子,終究還是沒能說出拒絕的話來。

這個孩子,太妖孽了啊!

一旁猴急不已的太祖爺見兒子愣神發呆,起身上前一把奪過了治水攻略,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時不時還忍不住拍案叫絕。

“有了此事,黃河水患可絕矣!”

“英兒啊英兒,你可真是朕的好聖孫啊!”

通篇看罷之後,太祖爺忍不住感慨出言道,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那皇爺爺就下詔吧,賜孫臣總理河槽兼提督軍務的頭銜,再賜給孫臣‘便宜行事’之權,最好給孫臣一把尚方寶劍,孫臣保證完成治水任務!”

“另外孫臣要挑選一些青年才俊,以及帶著神機營八千兒郎,跟隨孫臣共去災區治水,青年才俊可體察民情,積累治政經驗,神機營則是因為火藥原因,必要之時不得不炸山開路!”

朱雄英趁熱打鐵地出言道,生怕再出什麼么蛾子。

救水如救火,時間緊迫刻不容緩,再待下去還不知道水患發展成什麼樣兒呢!

太子爺見此情形,唯有長嘆一聲,不再出言相勸。

他哪裡不明白,雖然自家愛子沒有說明,但他主動請軍前去治水,除了為自己分憂之外,還有何動機?

水患一日不除,漕運一日不通,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自己這個監國太子爺壓力只會與日俱增!

自家愛子,這是要與自己一同面對甚至攻克老天爺降下的這道考驗啊!

這個小王八蛋,當真懂事得讓人心疼!

太祖爺沉吟良久,顯得頗為遲疑,終究還是同意了朱雄英的請求。

尚方寶劍,再加上便宜行事之權,再加上神機營這個大殺器……

這個小王八蛋,若是想趁機做出什麼事情來,那可真是不要太輕鬆!

“行,都依你!”

“英兒,莫要讓朕失望,莫要讓百姓失望!”

最後一句話,則是警告與敲打了。

朱雄英自然清楚老爺子心中的顧忌,但神機營是必須帶去抗洪救災的。

後世每當有洪災爆發,人民子弟兵永遠都是衝鋒在抗洪救災的第一線,用血肉之軀搭建起一座鋼鐵城牆,將百姓們護在身下。

但大明帝國的衛所軍隊,缺少這種熱血精神與獻身精神!

此次前去治理水患,集莫大權力與一身,若是不趁機好好鬧騰一番,對得起這柄尚方寶劍嗎?

一念至此,朱雄英心情大好,捧著尚方寶劍就去六部百司點人,挑選出了一些赫赫有名的重臣種子與大將之才,而後帶著神機營就殺向了徐州。

徐州段漕運癱瘓,是壓在朝臣百姓心中的一塊巨石,亦是壓在自家老爹肩上的一塊巨石!

治理水患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徐州段漕運卻可短期疏通。

當朝臣百姓得知皇太孫殿下親自趕赴災區抗洪救災後,整個京師都為他捏了一把汗,期待著這位妖孽無雙的太孫殿下,再次創造屬於他的奇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科西嘉帝國的崛起

高加索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