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主,這話從何說起啊?捐贈錢糧賑濟災民,本就是自願之舉,若是孤強迫爾等捐款,那反倒是不美了啊!”

朱雄英好整以暇地回答道,甚至還伸出筷子去夾了塊燙腦花,有滋有味地吃了起來,看得八大家主惡寒不已。

八大家主:“???”

他這是什麼意思?

咋滴服軟認慫還不行啊?

你想敲自己等人的骨,吸自己等人的髓啊?

一時之間,八大家主面面相覷,驚懼惶恐到了極點。

但眼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自己等人落入了這位太孫殿下手中,還被其抓住了把柄,只能任其宰割了!

“殿下,我等知錯了,還望殿下高抬貴手,給我們一條生路吧!”

壓抑到了極致的滲人氣氛,快要令人窒息,最終崔肇跪倒在地,淚流滿面地哭訴道,卑微到了極點。

其餘七大家主見狀,紛紛起身跪倒在地,哪裡還有一絲先前的囂張氣焰?

朱雄英見狀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悠哉悠哉地飲了一口清茶,而後冷聲開口道:“爾等富商巨賈依靠上賄下賂,官商勾結,把持徐州府市場百餘載,攫取的民脂民膏不計其數,而今徐州百姓受災受難,爾等卻是象徵性地扔出些許糧草,便想堵住悠悠眾口,這天下間哪有這種道理?”

“孤自幼飽讀詩書,仰慕聖賢教化,是個講道理的人,也最喜歡跟人講道理,只要今日爾等誰站出來將這道理講通,孤就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若是講不通,那就休怪孤不講情面,大開殺戒了!”

為何朱雄英要對這些富商巨賈如此苛刻?

實則是這些狗東西做出的事情太令人生厭了!

蒙古韃子竊取江山神器統一天下之後,對居於繁華地區的原南宋地主士紳所施行之政策,與原來對待北方金朝的嚴厲政策大不相同。

金朝貴族在北方不僅霸佔了許多官地,建立了大片莊田,並利用其自身權勢,大量佔奪民田,侵佔莊園,據為己有,而當蒙古韃子踏平金國後,對當時北方原金朝的貴族,亦採取悉數消滅的政策,沒收了他們的全部土地,分賜給有功諸王貴戚。

但蒙古韃子消滅南宋之後,卻對南宋士紳地主,採取了“輕刑”、“薄賦”的“寬疏”政策,並對其加以充分利用、保護。

今所蠲特及田主,其佃民輸租如故,則是恩及富室而不被於貧民也!

如此一來,便造成這些豪族士紳與蒙古貴族相互勾結,互相依附,出現了“豪家勢族與元官互交結,諮併吞,奸民附麗”的局面。

元世祖忽必烈採取“恩及富室而不被於貧民”,本身就為了穩固大元帝國在中原的統治,具有顯明的階級性,以至“其佃民輸租如故”。

而這些豪族士紳在這一政策的縱容下,自然有恃無恐,恣意妄為,甚至“奪民田宅居,蠹有司政事,為害滋甚”。

但蒙古韃子為了更好貫徹忽必烈的這一政策,非但不對其加以制衡,還大力扶持這些豪族子弟士人都登堂入室,入朝為官,形成了官僚與地主的結合。

這些豪族子弟或是參加科舉考試,以步入仕途,或是本人以賄入仕,或是直接用納粟的方式得以補官。

總而言之,這些個士紳地主、豪強望族,在大元帝國的日子,過得比在大明還要瀟灑快意,聯合蒙古韃子魚肉百姓更是家常便飯。

是以當元末大亂,英明神武的太祖爺橫空出世,剪滅群雄,橫掃天下,建立大明帝國之後,卻是恨不得殺盡天下為富不仁的富商巨賈。

但朱雄英先前為了大位,致力於透過日不落商會打造出商業帝國,不得不與這些富商巨賈、士紳望族合作,甚至不少人打著日不落商會的旗號,他這位皇長孫的名頭做出了很多惡事!

如今自己已然晉封太孫,朱棣也已身死,大位徹底穩固,那麼也是時候清理這些不知進退的狗東西了!

楊士奇等人皆已奔赴江南各地,以皇太孫的名義募集賑災錢糧,但從他們反饋回來的結果看,似乎朱雄英這位太孫的名頭並不值幾個錢。

恰好徐州府這八大望族帶頭挑事,朱雄英索性決定拿他們開刀,好好收拾收拾這隻金雞,儆一儆江南那些猴!

崔肇滿臉茫然地看著這位太孫殿下,根本想不明白他為何對自己等人如此狠辣,難道就因為沒有理睬那位工部尚書,駁了他的面子嗎?

“太孫殿下,我等當真知錯了,願聽從殿下所有安排,一切唯殿下意思辦!”

“唔……這樣不太好吧?孤跟你們講情面,你們非要講道理,現在孤跟你們講道理,你們又開始講情面?”

朱雄英聞言嗤笑一聲,繼續埋頭吃著佳餚,顯然心中餘怒未消。

八大家主戰戰兢兢地跪倒在地,見此情形終於慌了手腳,紛紛指天發誓做出保證,絕對不再忤逆太孫殿下的意思。

“賑災錢糧自然要捐的,你們得做出表率嘛,但孤是個講道理的人,捐款自然要你們誠心實意地捐,否則那豈不是成笑話了?”

“孤已命匠人記錄了此次徐州水災,準備將捐贈善款的人員數目詳詳細細地刻在上面,為他們勒石記功,而後將石碑立於府城門口,受後世瞻仰緬懷,諸位覺得如何?”

崔肇:“!!!”

七大家主:“!!!”

我尼瑪啊!

你是真不當人啊!

那玩意兒是“勒石記功”嗎?

那是想把自己等人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啊!

“這樣吧,孤也不明確具體數目了,你們看著給吧!”

“孤這心啊,就是太仁善了,與孤那位太子老爹一樣,諸位都回去準備準備吧,明日在城門口鑿石立碑,為諸位記功!”

話音一落,朱雄英一把扔掉了筷子,當即起身便走,毫不拖泥帶水。

八大家主見狀,哪裡還敢停留,連滾帶爬地衝出了這鬼氣森森的城隍廟,而後一鬨而散。

翌日,城門口處果真豎起了一塊巨大如門的石碑,上面鑿刻著徐州府境內所有計程車紳地主,名門望族姓名,其後卻是一片空白,目的不言而喻。

幾乎不用太孫殿下催促,八大望族率先做出表率,每家帶頭募捐了二十萬白銀及一萬石糧食,用以賑濟災民,支援朝廷興修水利,疏浚漕運。

八大望族都服軟了,其餘士紳哪裡還敢置之不理,何況這石碑跟他孃的城門一樣高大,顯眼至極,簡直就是一個恥辱柱釘在了那裡!

如此一來,光是在徐州一府,朱雄英便募捐到了數百萬錢糧,施工計劃總算是得以進行了。

“傳令給楊士奇等人,告訴那些江南豪族,士紳地主,要麼老老實實地交錢給糧,要麼等著孤親自上門拜訪!”

“到時候,可就別怪孤不講情面,讓他們後悔痛心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逆九川

落雨塵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