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我們還要繼續深入嗎?”

藍玉身旁,一位身材矮小的將軍略顯憂慮地出言道,對七萬精騎的前路感到迷茫。

這位將軍雖然身材矮小,且面相醜陋,卻是無人膽敢輕視於他,甚至就連藍玉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充滿了敬意。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坐鎮北疆防線的天劍局局座,土行孫慕容博。

昔年慕容四兄弟漂泊在江湖,無一處安身之地,後因為老四慕容逸抓姦不成反被錦衣衛丟進了詔獄,機緣巧合之下四人選擇效忠當時還只是皇長孫的當今天子,而後徹底改變了命運軌跡。

而今老大土行孫慕容博與袍女領班喜結良緣,共同坐鎮北疆防線,老二與老三這兩個鐵塔巨漢,成了禁軍統領,老四探花郎慕容逸則坐鎮京師,監察百官,盡皆成了位極人臣的實權人物。

別的暫且不提,但論北疆天劍局提供了價值珍貴的詳細軍事地圖,使得大軍少走了許多彎路,就值得三軍將士對他敬重無比。

藍玉聽聞土行孫的出言,亦是有些無奈,不由勒住了馬韁。

自昔年燕然山一戰,略顯優勢的蒙古蠻夷並不是一味向大明妥協退讓,而是在形勢不利時示弱、討好,稍稍有機可乘,便仍會南下襲掠西漢。

畢竟他們的身後站著帖木兒帝國這個強大霸主,即便分裂成了東蒙古韃靼與西蒙古瓦剌兩大部落,即便這兩大部落在當今天子的謀劃之下發生了一場血腥叛亂,但他們畢竟是這方草原的主人,加之死瘸子的暗中支援,儼然底蘊猶存,依舊有著與大明王師一戰的本錢!

己軍出宣府重鎮,走張家口出塞,沿著這條路線一路向西,直擊可能駐牧在燕然山麓翁金河與圖音河河畔的阿魯臺部落,時至今日已經殲滅了三個小型部落與一箇中型部落,卻是始終無法搜尋到作戰目標阿魯臺。

或許是朱十三那個蠢貨打草驚蛇,亦或是阿魯臺這個狡詐的狼崽子提前收到了風聲,吸取了草原聯軍於燕然山一戰與大明王師對抗的教訓,明白自身最大優勢不在於遊牧民族引以為傲的騎射技藝,而是廣闊的蒙古高原為其提供的極其充分的戰略縱深!

時間已經過了兩月有餘,七萬精騎早就深入草原腹地,卻始終無法搜尋到阿魯臺部落的蹤跡,後方輜重早就已經跟不上深入的大軍,這很難不令人心生懷疑,軍心逐漸開始動搖。

如若不出意料的話,阿魯臺這些蒙古蠻夷其實已經在心理上接受了明強己弱的事實,選擇把自己擺在弱勢一方,並意識到若能避其鋒芒,不斷地襲擾、迷惑、調動明軍,而明軍鐵騎大規模行軍,被自己牽來牽去,後勤總有吃不住的時候,此時再出擊,即使不能殲滅明軍,也可對其給予重擊。

即使是在有條件與大明鐵騎決戰的時候,阿魯臺也定然會在事先做好接戰失利進行轉移的準備,因此採取主力遠移、待漢軍疲憊時再進行反擊的戰術。

那麼也就是說,他的部落駐地定然隨同本部輜重糧草,轉移到其他地方囤積安置,極有可能不再是燕然山麓翁金河與圖音河的河畔。

如若真是這樣,那情況可就當真麻煩了。

藍玉的原計劃是要趁其不備,率七萬精騎深入草原腹地發動突然襲擊,與阿魯臺部落展開一場大決戰,徹底殲滅這個忘恩負義的狼崽子。

但是現在己軍依然孤軍深入,阿魯臺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徹底打亂了他的預先部署,給七萬大軍帶來巨大困難。

在諸多困難之中,後勤輜重部隊無法及時補充,導致大軍給養不足最為突出,己軍只得就地尋找水源和食物,解決飲食問題。

好在有著天劍局繪製的軍事地圖,附近水源標註得清清楚楚,倒也算是緩解了一下藍玉肩頭上的巨大壓力。

“大軍都已經到了這裡,一無所成地上選擇撤軍決計不可,糧草輜重還有半月之用,繼續率軍西進,向翁金河與圖音河方向搜尋前進,實在未曾尋到敵蹤,便回軍嶺北和林,補充輜重給養!”

藍玉大將軍神情凝重地說出了之後的計劃,得到眾將的一致認可。

直到此刻,他們才明白當今天子為何要不惜一切代價地牢牢掌控嶺北行省,並且掏錢出兵地大力發展嶺北行省。

在這種局面之下,嶺北行省無疑是大明帝國牢牢插在草原上的一枚釘子,只要和林在大明帝國手中一天,北伐大軍便無須擔憂補給問題,前往和林這個供血站補充給養,而後繼續作戰!

土行孫嘆了口氣,只得點頭同意了這個計劃,隨即大軍繼續西進。

與此同時,圖音河畔,一騎倉皇衝入了中央汗帳,險些被禁衛軍當場擊殺。

“我要見太師!出大事了!大汗被明軍俘虜了!”

眾人聞言大驚失色,當即帶著此人走進了汗帳,見到了韃靼部落的權臣,太師阿魯臺!

“太師,大汗在呼倫湖畔被明軍偷襲,已經被大明寧王生擒,請您速速出兵求援啊!”

勇士渾身血汙地跪倒在地,嘴角已經渴得起泡,天知道他從呼倫湖戰場僥倖逃出生天後,為了向阿魯臺傳遞訊息,吃了多少苦頭。

阿魯臺聞言不動聲色,心中卻是掀起了滔天駭浪。

明廷竟然出兵了,這怎麼可能?

而且還是在呼倫湖畔,他們怎麼敢如此深入草原腹地?

本雅失裡這個該死的廢物,竟然學那脫古思帖木兒投降大明,真是丟盡了黃金家族的顏面!

沉思片刻,阿魯臺當即下令道:“傳我命令,即刻遷徙部落駐地,撤回燕然山!”

“太師!”

“大人!”

永謝布部落貴族紛紛表示不解,明軍還未打來呢,這怎麼都開始逃跑了?

更何況燕然山北麓可是一片冰天雪地,部後撤去了那雪地當中,該如何生存?

“一群蠢貨,明軍竟然敢深入草原腹地作戰,自然做好了萬全準備,再不後撤,等著被他們全數剿滅嗎?”

阿魯臺氣急敗壞地嘶吼道,整個人顯得有些無力。

明軍堅決地反應態度,令他有些猝不及防。

這就好比雙方原本相安無事,他也不過是習慣性地派出幾支鐵騎南下劫掠物資,如每年一度的秋季那般,為部落度過寒冬儲備糧草,誰能想到這群天殺的明人反應竟然如此強烈,直接派兵殺了過來!

“該死的明人!這群孱弱的兩腳羊,實在是太可恨了!”

“太師出兵吧!明人即便做足了準備,也沒有我們熟悉草原,我們完全可以慢慢磨死他們!”

“對啊太師,難道您就忍心看著老人孩子餓死在這個寒冬裡嗎?”

眾人七嘴八舌的進言,令阿魯臺瞬間破防。

如若當真撤退,那不知有多少部落子民會熬不過這個寒冬!

但是,明軍戰力的強悍有目共睹,不遷徙部落,又該怎麼辦?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融合項羽,從征服貂蟬開始!

帝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