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內閣大臣郭資淡然地搖了搖頭,明確表達了反對意見。

這位禮部侍郎無視了眾人的茫然目光,徑直面向當今天子,凝眉出言道:“皇上,徵收火耗原本就是地方官的私事,若允許他們將部分收歸公用,那就無異於朝廷承認此項額外徵收是合法的,這會導致朝廷威信下降啊!”

“除此之外,徵收火耗無跡可查,朝廷划走了一部分,那地方官員自然有其他的名義與手段再次額外徵收,說到底這火耗歸公非但不能減輕百姓肩上的負擔,反倒是起到了反作用,得不償失!”

這番話語並非是杞人憂天,而是基於眼前的既定事實。

地方官員既然敢堂而皇之地巧立名目,多徵收火耗銀錢營私自肥,朝廷為了懲治貪腐之風強行斷了他們的財路,他們不敢反抗中央朝廷的命令,卻敢繼續壓榨平民百姓!

這次多徵收的是雀鼠耗,那麼下次便可多徵收水腳錢耗,車腳錢耗,竹簍錢耗……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郭資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項仁政的隱憂,無異於給在場一眾巨頭潑了一盆冷水,將他們澆了個透心涼,就連鬱新、方孝孺等人都頓時沉默了,當今天子亦是未曾出言,託著下巴沉吟不語。

內閣大臣呂震見狀微微一笑,朗聲出言道:“皇上,郭大人此言不無道理,況且若是將這火耗歸公,不但會降低朝廷的威望,還會損傷陛下的賢名啊!”

“地方官員的私自徵收,朝廷從未承認,若是將其歸公,那皇上也將會落得個“實行加派”的……”

呂震很識趣地未曾將後半句話講完,有些時候,戛然而止反倒是能夠起到最好的效果。

這位大理寺少卿翻閱冊子後的第一反應,不是在考慮這項仁政能不能推行,而是在思索當今天子對它的看法。

若是皇上有心推行這項仁政,直接下發詔書便可,以他霸道無雙的性子,怎會召集自己等人前來商議?

這隻能證明,皇上猶豫了,遲疑了!

他雖然有心推行這項仁政,卻又擔心自己的賢名會因此受損,故而召集自己等人前來商議,目的就在於能否尋到一個兩全之策!

但這天下間,哪有兩全其美的好事?

對於楊士奇提議的這項政策,呂震簡直就是嗤之以鼻!

一個毫無治政經驗,全靠聖眷平步青雲的愣頭青,根本就不知道地方官員橫徵暴斂的種種手段,將這火耗歸公有用嗎?

自以為成功揣摩到了聖意,呂震滿臉凝重地低頭思索,心中卻是欣喜到了極點。

但他不知道的是,朱雄英看向他的目光,要多森冷有多森冷,要多冰寒有多冰寒!

這個呂震,的確是個幹吏,卻無德行,史載其為人陰險毒辣,曲意媚上逢迎,受到朱老四寵信,多名大臣因此而冤死。

這樣一個狗東西,留在自己身邊,還真是有些礙眼啊!

“朕前些日子微服出巡,倒是得知了一個令人失望的訊息,各地州府年年豐收有餘,卻是有人言稱庫藏空虛,不知諸位愛卿可曾有所耳聞?”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面面相覷之後,盡皆茫然地搖了搖頭。

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明各地因地制宜,種植不同的糧食作物,再輔以甘薯與土豆這兩種神器,糧食產量早就超過了洪武年間數倍有餘,即便連年天災不斷,至少也不會出現虧空的現象啊!

難道說……貪腐!

剎那之間,一眾朝堂巨頭便想到了這個可怕的猜測,頓時心慌了起來。

戶部尚書鬱新更是額頭上直冒冷汗,此刻顯得有些坐立不安。

若是各地虧空證實,那他這掌管天下錢糧的戶部尚書,第一個就要掉腦袋!

一時之間,御書房的氣氛凝重到了極點,只能聽聞皇上那龍爪敲擊御桌的清脆響聲,落入眾人耳中,更是令他們如坐針氈。

不知過了多久,朱雄英這才繼續出言道:“十大巡撫已經上了奏章,的確有不少州府庫藏出現虧空現象,他們正在全力追查虧空錢糧的去向,朕相信有天劍局暗中協助,那些個大老虎小蒼蠅一個都跑不了!”

“至於這錢糧為何會虧空,原因不過那麼幾個,不是受上司勒索,就是自身侵漁,這些都是非法的,在先,大行皇帝寬仁,未對贓官明正法典,所謂勒限追捕,也不過虛應故事,虧欠依然如故,但由此而造成庫藏空虛,一旦地方有事,急需開支,則關係非淺,因此必須清查!”

“先帝寬仁,不是貪腐之風盛行的原因,更不是那些貪官汙吏橫徵暴斂的底氣!”

“你們給朕聽好了,地方凡有虧空,即刻去給朕清查清楚!戶部!吏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都給朕動起來!爾等切莫存著僥倖心理,天劍局正愁沒有案子忙活呢!”

朱雄英每念及一個部門,便有一名巨頭誠惶誠恐地跪倒在地,眨眼功夫後背便已經被冷汗溼透!

“另外,火耗歸公乃是仁政,可以制止官吏亂徵附加稅,降低火耗率,以減輕稅民負擔,自然就要推行!”

“這樣吧,各州縣耗羨銀全部上繳布政司,一部分留作地方公用,一部分給官員作養廉銀,耗羨率,只許減少,不許增多,於應取之外,稍有加重者,朕必訪聞,重治其罪!”

“這養廉銀,顧名思義,就是藉由高薪,來培養鼓勵官員廉潔習性,並避免貪汙事情發生,因此取名為‘養廉’,戶部與內閣根據官階與地區不同,擬定出一份養廉銀數額給朕過目!”

“高薪養廉,是目標,也是動力,若是還覺得這動力不足,那朕只有效仿太祖高皇帝,重刑治貪了!”

朱雄英冷眼掃過群臣,隨即結束了這場御前會議。

直到退出了御書房,群臣這才長舒了一口氣,對今日的遭遇哭笑不得,嘆了口氣後,結伴離去。

縱觀今日之事,不難看出,他們簡直就是遭受了無妄之災。

不知哪個地方州府的無腦蠢貨,大肆貪腐受賄,甚至侵吞庫藏錢糧,以致於當今天子都聽到了風聲,這才會有今日之事!

先是給了一口甜棗,又狠狠打了一棒,甚至撂下狠話威脅,欲效仿太祖高皇帝重典治貪……

這位皇上的心思,還真是愈發揣摩不透了啊!

一想到這兒,方孝孺等人忍不住看向了呂震,嗤笑一聲後便抬腳離去。

這位大理寺少卿不知何時起,早就變得面無血色,神情模樣狼狽到了極點。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科西嘉帝國的崛起

高加索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