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新、翟善、侯庸等六部九卿,連同剛剛回京不久的方孝孺等內閣大臣,在接到皇上口諭的第一時間,便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趕來了御書房。

武德元年已經過去了大半,從當今天子的種種行為來看,雖然他是一位霸道無雙、聖心獨斷的雄主,卻也是一位仁厚愛民的明君,完美融合了太祖高皇帝與先帝的兩種性格,令滿朝文武都感到十分欣慰。

比如這“永不加賦”的仁政,縱觀歷朝歷代,包括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千古一帝在內,都不敢輕易做出這等可能動搖國本的仁政善舉。

換而言之,那些個千古一帝當朝時期,只怕國家也沒有這麼富庶繁華。

直到此刻,這些經歷了洪武、建文、武德三朝的老臣,才終於明白了當今天子的良苦用心,亦或者說窺探到了這位英明雄主的浩瀚藍圖!

東疆海外高麗行省與日倭行省,自從被強行納入大明版圖之後,便在這位雄主的謀劃推動之下,成了大明帝國的仙丹生產基地,以及征夫苦力的最大供應地,源源不斷地為大明帶來金銀財寶與征夫丁役。

雖然這種做法飽受士林詬病,不符合華夏禮儀之邦的賢名,但是在絕對的利益前提下,這些不和諧的聲音即便是有,那也少的可憐!

畢竟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原子民,華夷之辯的聖言教訓歷歷在目,如若不壓榨這些外番蠻夷,那麼被壓榨之人,就只能是大明子民了。

南疆五省之地,在朝廷特派官員的努力之下,也已經平息戰火,當地百姓得到了朝廷分發的田地與耕牛,加之谷種稻種,已經開始恢復生產,稻穀產量雖然不比江南等魚米之鄉,但也相差無幾,假以時日必定會成為大明帝國的糧食生產基地。

而遼東與嶺北行省,甘薯、土豆、玉米等糧食作物產量更是喜人,單論這三種作物產量,便已經超過了江南等地。

加之宋禮白英等治水欽差不辭辛勞地奔赴各地治理水患,曾經遠超江南的黃河流域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似乎在不久的將來,輝煌一時的關中地區將會再次成為“沃野千里,蓄積多饒”的風水寶地!

西南地區的雲貴川土司百酋業已臣服,叛亂不復;西疆高原的烏斯藏禮佛罷兵,年年入貢;西北草原蒙古韃子賊心不死,卻也難成氣候……

大明,在太祖高皇帝衰老的時候,在太宗建文帝鼎盛的時候,當今天子還只是一個少年郎的時候,便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巔峰鼎盛,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

至少,曾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貧苦百姓,如今可以做到養家餬口,甚至是年年有餘。

奮三世之餘烈,終得帝國霸業!

而這位由長孫殿下,到太孫殿下,至太子殿下,直至坐上龍椅的當今天子,將會帶領滿朝文武,將大明帝國鑄造成為威震八方的超級霸主!

進入御書房,熟練地坐在小板凳上,群臣老老實實地俯首低眉,等待皇上率先出言,確定今日御前會議的主題。

但鬱新心中卻是隱隱有些猜測,今日會議的主題,很有可能與賦稅有關。

作為太祖高皇帝看重的賢才幹吏,鬱新好歹也算是親眼看著這位皇上一步步登上九五之尊的大位,對他的性情亦是比較瞭解。

這位陛下從來不會做出無的放矢之事,亦或者說他將謀定而後動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不到最後一刻,無人知曉他內心的真正想法。

比如,永不加賦,若是放在先帝時期,那必然是普天同慶的大喜事,但是放在這位陛下頭上,很難不令人懷疑他的真實目的。

果不其然,眾人屁股剛剛坐定,王鉞與三寶便開始給眾人挨個紛發一本小冊子,皇上的威嚴聲音也隨之響起:“諸位愛卿,先看看吧,這是山東巡撫楊士奇提出的一項仁政,看完之後,對這項政策有何想法,大可提出來,商榷一下!”

山東巡撫,楊士奇!

這可是妥妥無疑的天子寵臣啊!

聽聞這個名字,眾人頓時心中一凜,小心翼翼地開啟了冊子,認認真真地翻閱了起來。

當鬱新看見第一頁上書寫的四個大字,腦中轟隆一聲炸響,頓時對那楊士奇高看了一分。

火耗歸公!

什麼是火耗?

火耗又稱“耗羨”、“羨餘”,是正稅之外無定例可循的附加稅,也是默許州縣地方官在收稅時加徵的銀兩。

如那雀鼠耗,徵納運京的米穀,被雀鼠偷食損耗,就被稱為雀鼠耗,這額外徵稅源自漢朝,每繳糧食一石,加耗兩鬥,後漢隱帝時,雀鼠耗更是由納糧一石加耗兩鬥增到四鬥。

這些火耗雖然的確存在,但遠遠沒有地方官員徵收的那麼多,說白了就是地方官員營私自肥的一種手段,畢竟他們暗中多徵收了多少數目,朝廷根本就不得而知,也無跡可查,受苦的依舊還是底層百姓罷了!

奈何地方官員與京師官員構成了一張張利益輸送網路,即便朝中大臣心知肚明,也從來不會堂而皇之地提出此事。

這楊士奇能夠得陛下看重,也不是毫無道理,他上奏提議由朝廷管理火耗,一方面可以減輕平民百姓的負擔,另一方面又可以打擊地方官吏的任意攤派、貪汙腐化行為,制止官吏亂徵附加稅,降低火耗率,以減輕稅民負擔,並且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還維護了大明的賦稅制度,堪稱一舉多得。

此子,有儲相之才!

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御書房中寂靜無聲,直到當今天子的威嚴聲音再次響起:“好了,想必諸位愛卿看得也都差不多了,心裡有什麼想法就說出來吧!”

“楊士奇畢竟年輕,很多事情還未考慮周全,不過這火耗歸公在朕看來,也是一件仁政,你們這些經年老臣,就不要藏著掖著了,到了你們出出力的時候了!”

話音一落,戶部尚書鬱新率先出言道:“皇上,楊大人此項提議大善,地方官員濫收火耗,營私自肥,不但助長了貪汙腐化的歪風邪氣,還加重了百姓肩上的負擔,早就應該整治了!”

“此言有理,皇上,臣認為除整治濫收火耗外,耗羨除允許州縣官動用一部分外,其餘的盡歸省裡,可用作公共事務!”

方孝孺摸著鬍鬚含笑點頭,凡是仁政他都會大力支援,這不但是他的政治抱負,也是先帝的遺願!

一名名朝堂巨頭接連表態,盡皆支援楊士奇提議的火耗歸公,但這種時候,總會出現不和諧的聲音。

“皇上,臣以為……此舉不妥!”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歐陸戰神拿破崙

江寧的千里朱音

穿越影視劇慶餘年

餘生且過

開局造反:被呆小妹曝光

炫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