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十日時間,太孫殿下以一己之力逼退帖木兒帝國數十萬大軍,成功保住嶺北行省的訊息傳遍了整個江南,其後更是迅速向整個大明輻射開來。

百姓士子聞言無不歡欣鼓舞,發自內心地感謝那位太孫殿下。

對於平民百姓而言,他們不清楚嶺北行省的重要意義,也不明白為何帖木兒帝國要突然入侵嶺北行省,但他們知道經過太孫殿下的此次壯舉,北疆戰事已經結束了。

百姓所求無非是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家國大事於他們而言太過遙遠。

但他們不知道,已有三萬遼東健兒永遠地沉眠在了燕然山,屍骨尚不能回鄉安息。

太子朱標與群臣議定後,決定暫且隱瞞下這個噩耗,只是透過通政使大力宣傳皇太孫朱雄英成功守住嶺北的英勇事蹟。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朱標做出這種選擇的確符合帝王之舉,與其讓百姓士子為之惶恐不安,不如隱瞞實情,極力宣揚大明帝國的強大繁榮,讓百姓士子安居樂業,如此方可穩固朝廷的統治。

黔首愚民,並非愚蠢,只因他們獲取訊息的渠道太少,故而落在公卿貴族眼中,他們便是可以隨意糊弄哄騙的愚蠢黔首。

黔首不愚爾益愚,千里函關囚獨夫!

昔年秦始皇的愚民政策沒能使百姓變得愚昧,倒顯得他自己的作法笨拙可笑,儘管其生前憑藉函谷天險稱王稱霸,到頭來只能成為埋在驪山腳下的獨夫民賊,遭到萬人唾罵!

連始皇帝都未曾做成功的事情,朱標以及他的秀才朝廷,能夠做到嗎?

呵,答案不言而喻。

南疆,暹羅國。

此刻國都阿瑜陀耶城,這座傣語意義上的不可戰勝之城,上空正飄浮著一個個碩大氣球,一名名飛球軍將士往下攢射著箭雨彈矢,還有著毀天滅地的新型炸藥。

藍玉大將軍騎乘在高大戰馬之上,眺望著這座陷入火海的暹羅國都,眼中沒有一絲憐憫色彩。

為了征服這個頑固不屈的暹羅小國,二十萬徵南大軍竟是遭遇了難以接受的重創,前前後後已有五萬餘名將士陣亡!

時間倒退到八個月之前,藍玉得知傅友德企圖挑起大明與帖木兒的國運之戰,當即決定加急進攻暹羅,展開了對這個不服王命的小國攻勢。

與安南、占城、寮國等彈丸小國相比,暹羅國的確強出了不少,無論是國力軍備,都稱得上南疆小霸級別的戰力。

大明王師多次曉諭暹羅國主烏通王舉國內附,但這位暹羅國的英雄國主卻是根本不甘心對大明帝國俯首稱臣,召集國內傣族勇士奮起反抗,致使大明王師遭受到了難以想象的頑強抵抗。

由於暹羅北部地區的開發程度一直較低,即便水網密佈,也沒有足夠面積的農墾區支撐大型城市。

故而任何實力充足的軍隊,都可以順流攻擊那些緊要的關卡和設防城鎮,糧食產量的不足決定了這些關卡城鎮駐軍數量少得可憐,以致於傣族勇士拼死作戰,也無法抵禦大明王師繼續南下。

當徵西大軍必須渡河之時,小藍藍則將大軍分為幾路同時進行,防止遭到對手可能的集中堵截,加之徵西大軍中有著數量眾多的騎兵軍團,所以行軍程序並不輕鬆。

好在安南決戰之後,鑑於中南半島水網密佈,康鐸大元帥十分貼心地留下了百艘艨艟鬥艦、海鶻走舸,加上大軍徵集呼叫的民間船隻,大軍的南征速度這才沒有受到太大延緩。

沿途有很多中小城鎮因為覺得抵抗無望而直接望風投降,對於大城王朝的百姓而言,他們從未想過大明帝國會大軍入侵,所以對這場大戰並沒有多少應急準備,很多兵源還需要從國內四方的封建領和寺廟管轄區趕來集中,但遠水解不了近渴,以致於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暹羅北部大片地區城鎮便落入了明軍之手。

而那些直接投降的城鎮官員倒也為大城王朝做了一些補救措施,比如他們儘可能地在敵軍抵達前疏散了本地居民,不讓他們落入明軍之手,成為替明軍運輸重型輜重的畜力苦工。

而後經過兩個多月之久的拉鋸與追逐,大明王師也逐漸逼近了暹羅國都大城府,即阿瑜陀耶城近畿地區。

大城府是而今泰國灣沿岸最大的貿易中心,烏通王利用海洋與河流的幫助,直接連通了南邊的馬六甲海峽與北邊的雲貴高原,打造出了一個繁華昌盛的貿易港口,為暹羅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利益財富。

正因如此,這座暹羅國都被譽為“不可戰勝之城”,即便遭到長期圍攻或突然襲擊,依靠大城府內是大量的物資糧草,也完全可以堅持數年之久,這也是暹羅國主烏通王堅持在近畿腹地迎戰的重要原因。

戰局到了現在,雙方的謀劃已經十分明朗。

明軍從北部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兵鋒直指暹羅國都大城府,只要攻破了這座不可戰勝之城,那麼暹羅這個新興小霸也就亡國了。

而暹羅方面的策略,則是放棄北部尚未開發的地區,不斷拉長明軍的物資供給線,而後準備倚仗大城府內海量的物資糧草,慢慢拖垮戰線太長的明軍侵略者,暗中積聚力量組建大軍,與其發動決戰。

果不其然,驍將王真率五千斥候先鋒剛剛踏上近畿地區便遭遇了襲擊,一場突如其來的精彩野戰就此爆發。

根據傳統的中南半島戰爭習俗,一支步兵先遣隊被作為誘餌派來打探引誘明軍動向,他們的任務是同明軍交手,獲得其戰力情況,並隨時準備在敗局中充當可犧牲的棄子。

這些誘餌先鋒隊都是傣族精銳驍勇的勇士,與後世常見的敢死隊並無不同,他們手中的武器大多都是長矛和弓箭,簡陋到了極點。

但是卻有那麼一小部分人,使用著簡陋不堪的火門槍,一下子把王真給打蒙了。

先前安南國私自藏匿火器,已經讓自己等人心生不安,這暹羅國竟然連火繩槍都有,真是給了大明帝國一個大大的驚喜啊!

這些終年朝貢不絕的藩屬國,暗地裡一個比一個不老實啊!

眼見這支誘餌先鋒隊動用了火器,王真自然也不客氣,當即命五千斥候掏出火銃就打。

雖然三眼噴子那等神器他們沒資格得到,但是這改良火銃怎麼著也比那火門槍好使吧?

這可是青龍山分山東廠出品,名為“無敵手銃”的恐怖存在,哪裡會敵不過那些簡陋粗鄙的火門槍?

“兄弟們,給老子射,射死這群狗東西,竟敢拿那些掏火棍子羞辱我們!”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抗蠻?我直接渡江南下

灰尾渡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