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餌先鋒隊被擊潰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他們也為烏通王帶回來了重要的情報:明軍先鋒大軍已經靠近了大城府的外圍平原!

烏通王驚懼之餘,當即集結傣族大軍,做好迎戰準備。

他所組建的暹羅軍隊規模約在六萬左右,不過大部分被其派駐大城府內據守,而他本人則率領約兩萬大軍出城迎戰。

國王親自上陣殺敵,甚至帶著王子、王后和公主到戰場上鼓舞士氣,這是中南半島的戰爭傳統。

一支支步兵先遣隊作為誘餌,被烏通王部署在全軍的前方,集中戰象、騎兵和精銳武士的主力,又以兩個單獨分隊位於前軍的側後方,預備對敵方的進行鉗形攻勢。

而烏通王則騎乘在高大戰象之上,坐鎮大軍後方,時刻關注戰局形勢,做出最英明合理的調動安排。

暹羅國自古就是亞洲產象最多的國家之一,素有“大象之邦”的美譽,國人也將大象視為吉祥的象徵,奉其為國寶和瑞獸。

因體格龐大又充滿靈性,大象如同戰馬一樣,也被傣族勇士用於衝鋒陷陣,一些武功高強的君主或武將,一般都以戰象作為自己的坐騎,比如眼前這位烏通王。

這些戰象都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其背上一般安裝有木轎,並配有華蓋等裝飾物品,國王及將軍們坐在戰象木轎之中居高臨下地指揮戰鬥,後面則配有御象師負責操縱戰象。

經過訓練的戰象在作戰時非常勇猛,身披重甲後不但刀槍不入,更是能在氣勢和心理上打擊敵軍,在衝鋒陷陣時更是毫無畏懼,在衝入敵陣後,這些攜帶滔天巨力的恐怖巨獸會給敵軍造成極大的殺傷力,故而一直都是東亞各國爭相組建的王牌戰師。

烏通王這兩萬大軍中包括步兵、騎兵、戰車兵和象軍,其中象軍則是作戰時的主要突擊力量,這一千頭戰象巨獸便是他這位暹羅國主敢於出城,試圖痛擊明寇的底氣所在!

驍將王真擊殺了那支誘餌先鋒隊後就繼續向前行軍,不過多久便遠遠地望見了這些巨獸的恐怖身影,哪裡還敢露頭,老老實實地率軍返回,向大將軍藍玉稟報了這個訊息。

藍玉聽聞此言卻是勃然大怒,不過非是針對王真,而是針對那個烏通王!

這個該死的彈丸小國之主,竟然還敢率軍出城,他這是真沒把大明王師放在眼裡啊?

烏通王啊烏通王,到底是誰給你的勇氣?

呵,那一千頭戰象嗎?

小藍藍嘴角泛起殘忍的笑意,當即下令道:“傳令下去,避而不戰,今夜命飛球軍出擊,送給烏通王一份大禮!”

戰象軍猛嗎?

猛得一塌糊塗!

但是明軍怕嗎?

不好意思,根本不怕!

戰象即便再威猛霸氣,它也只是一頭畜生,畜生都極其怕火,面對熊熊烈火便會失去控制發瘋發狂,到時候它們對己方軍隊的傷害反而會更大。

所以,擊退戰象軍最有利的手段,便是火攻!

不過藍玉大將軍並不打算就這般輕易放跑烏通王,他要給這個頑固到令人生厭的小國之主,一次刻骨銘心的慘痛教訓,為他先前輕視大明王師付出代價!

是日夜中,暹羅軍大營。

烏通王本著鼓舞軍心,重振士氣的想法,帶著老婆兒女悉數上陣,出城在近畿地區巡視了一圈,卻是並未發現明軍蹤跡。

在這位英明睿智的暹羅國主看來,明軍應該早就發現了己軍蹤跡,卻是避而不戰,顯然是忌憚這一千頭威武霸氣的戰象巨獸!

可能那些狂妄自大的明人,也會畏懼這樣猙獰可怖的巨獸吧?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烏通王索性命大軍就地安營紮寨,以顯示自己堅決抵抗明寇、絕不率先投降的決心,明日便返回大城府。

這位英雄國主到底是曾經領兵作戰的將領,雖然年邁體弱,卻也老練十足,將大軍營地駐紮在了一處險地,北面是懸崖峭壁,西面是密佈水系,如此可大大降低明軍鐵騎的戰力。

而後又將戰象軍佈置在了南面與東面,並在外圍佈下了不計其數的弓弩利刃,就等著明軍前來夜襲,好趁勢迎頭痛擊!

但他不知道的是,明軍的確要夜襲,但不是從陸地上來,而是……從天上來,他精心挑選的這個軍營駐地,卻是成了暹羅兩萬大軍的絕佳墳墓!

暹羅軍營北面絕壁之上,一個個原本乾癟的球囊越來越鼓,逐漸開始飄起騰空,火油罐子熊熊燃燒,不斷的冒著熱氣。

“哥幾個,我飛球軍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太久太久了,這場仗一定要打得漂亮,生擒那個烏通王!”

飛球軍指揮使鄧鐸低吼了一聲,隨後下令三百餘名將士開始登球。

三名同組將士熟稔無比地翻身進了飛球下方的藤筐,而後掏出匕首割斷了扯住飛球的纜繩,飛球脫離了束縛便開始不斷升空,成為夜幕當中一顆耀眼的光點。

鄧鐸眺望著這些不斷升空的碩大氣球,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他並未親自登球,因為他有恐高症,曾經好奇地登上飛球試煉,卻是被嚇得在床上癱了好幾天,根本不敢再捨命嘗試。

但即便如此,作為太孫殿下的絕對心腹,這支飛球軍除了他之外,交到任何人手中太孫殿下都不會放心,故而鄧鐸只能含淚接下了這個苦差事。

莫愁湖刺殺一案中,鄧鐸一條小腿黑衣劍客被硬生生地斬斷,即便最後僥倖保住了性命,卻也註定他這一生無法像徐膺緒他們那般,跟隨太孫殿下南征北戰。

一個連翻身上下馬都需要別人攙扶的殘廢,還如何征戰沙場?

但太孫殿下給了他這個機會,將一支全新的軍種交到了他手中,而他鄧鐸需要做的,便是替太孫殿下,將這支飛球軍牢牢掌控在手中!

與此同時,暹羅軍駐地。

一名眼力極好的長弓手注意到了這顆“光點”,忍不住捅了捅旁邊的同袍詢問道:“那是什麼東西?”

“光點?誒?怎麼越來越多了?難道是……神蹟?”

“真的是神蹟!真神顯靈了!你們快看!真神顯靈了!”

越來越多的傣族勇士鑽出帳篷,目瞪口呆地看著夜空之中那些光點,隨後直挺挺地跪倒在地,滿臉虔誠地高頌真神之名。

就連烏通王都被這喧鬧給驚喜,走出營帳見到了這震撼人心的一幕。

但這位英雄國主考慮得更多,眼下暹羅與大明決戰在即,卻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出現這種異像,這是不是代表著真神支援自己,堅決抵抗明寇的入侵?

還有什麼,比眼前更適合振奮人心,鼓舞士氣?

“暹羅的勇士們,你們看見了嗎?真神顯靈了,祂在激勵我們抵禦明寇,祂在告訴我們……”

轟隆隆!

烏通王慷慨激昂的話語尚未講完,便被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給震翻在地,當場昏死了過去。

“這……這不是真神顯靈……這是真神的怒火!”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諜戰迷霧

南宮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