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考期的日益臨近,韓克忠三人也漸漸沉下了心來,忘卻了帝都的繁華,潛心於會試前的準備複習。

一方面是因為會試大考的壓力,三人此次可是抱著一鳴驚人的心思前來,不成功便成仁;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不當人子的探花郎採用的酷寒手段。

與遠在燕京的太子殿下相比,這位突然冒出來的醜臉鬼雖然沒有逼迫三人頭懸梁錐刺股,但那教鞭抽在身上,可是實打實的疼。

最令這三位才子有些受不了的是,這個醜臉鬼絲毫沒有一絲自覺性,時不時地當著三人的面兒掏出銅鏡欣賞自己的絕世容顏,令人噁心到了極點。

如此這般,三人自入了福記酒樓之後,便再未出過那道房門,一門心思地用心攻讀,一日三餐都由福記酒樓供應,不但按時按點,而且葷素搭配得很是優秀,顯然那位年輕掌櫃花了不少的心思。

這一日三人忍不住淚流滿面,因為終於要結束眼前這慘無人道的刷題生活,在徵得探花郎同意之後,前去禮部衙門登記身份。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跟鄉試差不多一樣的流程,先得提前去禮部衙門登記身份,相當於後世的考試報名,然後再去貢院參加考試。

事畢之後,等到三人走出衙門,原本相談甚歡的笑容瞬間就僵在了臉上,甚至隱隱可見一絲悽苦神色。

就在衙門口旁邊的一顆老槐樹下,正站立著一名風姿絕世的白衣男子,手中把玩著一根教鞭,不是那個醜到不自知的醜臉鬼,還能是誰?

韓克忠三人見到那一襲白衣,先前還討論熱烈的秦淮河夜遊方案瞬間飛到九霄雲外,老老實實地上前作揖行禮,隨後生無可戀地跟著探花郎回到了福記酒樓,再次開啟了刷題生涯。

如此日復一日,直到一個訊息傳來,卻是瞬間打破了三人枯燥乏味的刷題生活。

年輕掌櫃傳來了訊息,此次天子欽定的會試主考官劉三吾突然病倒,轉而換為了翰林侍講兼內閣大學士方孝孺!

得知這突如其來的驚變之後,韓克忠三人當即就慌了手腳,一臉懵逼地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八股文,而後看向了同樣一臉懵逼的探花郎。

主考官都換人了,會試題目定然會改變啊!

那他們先前刷了這麼久的題,還有何意義所在?

別說韓克忠三人懵了,就連探花郎都懵了。

這三個舉人老爺可是刷了整整一年多的題啊,根本就沒有多餘的時間與精力前去溫書學習,這他孃的主考官突然換人了,那他們還考個錘子?

萬般無奈之下,探花郎只得安撫三人繼續刷題,而後動用緊急手段將訊息傳給了自家公子,請求遠在燕京的他做出決斷。

十日之後,眾人便得到了太子殿下的回覆,卻是有些哭笑不得。

“孤的《八股三百篇》難道還治不了方孝孺?”

不過短短一句話,卻是彰顯著不可一世的滔天霸氣。

韓克忠三人看後也只得壓下心中的惶恐與不安,繼續照著《八股三百篇》刷起了題,磨鍊書寫八股文的技巧。

但實則三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那便是這八股文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從科舉制度的演變過程中,從未見過這等書寫難度極高的制義文。

北宋王安石廢詩賦取經義,將取士內容限制到了儒家經典的狹窄範圍內,而當時文體還是較為自由的散文形式。

南宋時經義才形成“有定格律,首有破題,破題之下有接題”,然後有小講、大講、餘意、結尾等固定段落。

元代考試則是更進一步,用“經義”、“經疑”為題述文,出題範圍都限制在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之中。

而大明承襲元制,先帝更是在洪武三年,詔定科舉法,應試文仿宋“經義”,但卻是都未曾有這“八股文”的要求這麼高。

這出自太子殿下之手的特殊文體,其題目取自四書五經,以四書命題佔多數,文章論述的內容也要根據朱夫子的《四書章句集註》等書而展開,不讓隨意發揮,對內容有著諸多限制,觀點也必須與“朱聖人”朱熹相同,極大地制約了其餘豐富內容的出現。

甚至這八股文的寫作格式嚴格到了變態的地步,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裡面,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尤其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的部分更是要求嚴格對仗,類似於駢文,書寫難度甚高。

三人雖然都是各州府名動一時的大才子,但是從未接觸過這等嚴格到了變太的特殊文體,哪裡會寫得出來,為此可是沒少挨太子殿下的毒打。

不過經歷了一年多時間的刷題生涯,三人早就對這八股文的寫作技巧爛熟於心,從《八股三百篇》中隨意挑選出一道題目,都能在規定時間內寫出一篇文采不俗的八股文來。

只是這八股文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太子殿下又為何非要自己三人使用這八股文章答題,如此是否當真可走捷徑……這些藏在心中的問題,始終困擾著韓克忠三人。

對此遠在燕京的朱雄英並不知曉,即便是知曉了也會一笑了之。

他之所以讓韓克忠三人不看那些儒學聖言,而是一門心思地練習八股,只是為了讓他們在會試當中大放異彩,成功進入下一輪的殿試,金榜題名!

那《八股三百篇》乃是朱雄英腦海之中明清兩代歷次科舉出現的會試殿試題目,貨真價實的科考題庫。

無論換不換主考官,無論是否押中了題目,這些都不重要。

朱雄英真正想培養三人的,是這撰寫八股文的技巧。

現在可是明初的建文盛世,八股文是成化年間經多名大臣提倡,逐漸形成比較嚴格固定的八股文格式,這才得以籠罩明清數百年的科舉大考。

大明立國至今,科舉制度還不完善,加之剛剛經過元末喪亂,讀書人稀缺,百業凋敝,參加科考的讀書生士子不僅文章寫得差,還不知道避諱,甚至屢有犯禁之語。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試想方孝孺這些研究禮法都快瘋魔之人,見到了清爽整潔、乾乾淨淨的八股文,會是什麼反應?

韓克忠三人原本就是未來的狀元榜眼與探花,自身才華毋庸置疑,再輔以八股文這等大殺器,此次會試他們想不出風頭都難!

至於便宜老爹朱標與方孝孺等人,會不會將這八股定為定製,那就不是朱雄英關心的問題了。

即便真個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八股取士提前出現,等到自己坐上了龍椅,再將其廢掉便是!

朱雄英一直等待的這場驚天大案,很快便會徹底爆發,而韓克忠三人,便是這場大案的導火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天災歷代皇儲從扶蘇降臨開始

書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