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當日,貢院門前,人山人海。

儘管朝廷一直對科舉大考都無比重視,早就安排相關衙門的人手在場維持秩序,但他們還是遠遠低估了書生士子對金榜題名的渴望。

前來參考的書生士子,前來送考的家屬親眷,前來提前物色佳婿的富商士紳……整個貢院在這會試之日,儼然變成了一座權力場與利益場,秩序不免顯得有些混亂。

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天下士子寒窗苦讀十幾載,何人不想春風得意馬蹄疾?

而會試對於古代讀書人來說就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只要進士及第,就能“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一朝進士及第,不但能讓天下人皆知其名,更是能光耀門庭,千古流芳;就能“春來登高科,昇天得梯階”,從此躋身宦臣,步入那宦海沉浮榮辱的一生。

大明科考不斷完善,以功名而論分為三級制,即秀才、舉人、進士,而在一般情況下,只有到了舉人這個級別才能入仕為官。

秀才雖然也是功名,但不過是一個比較獨特的群體,他們的地位既高於普通的百姓,同時又不能出仕為官,只能有限度地享受讀書帶來的特權。

比如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他們和當地的父母官有對話的資格,見面也無需下跪,免除部分地丁錢糧和差賦徭役,可入私塾擔任教師保證衣食無憂等。

而舉人則是一種正式的科名,即使他們在會試中落榜,也已經算是一隻腳邁入了官場,若遇官缺較多的情況,舉人一般可透過遴選補官出任知縣、教職,因此百姓口中的“舉人老爺”也有“頭頂知縣,腳踏教官”的尊崇說法。

相比於地位比百姓高一層的秀才,舉人向來都是社會士紳最重要的群體,他們在地方大多都是有權有勢有實力的人物,這也是為何范進中舉之後,地位陡然突增的根本原因。

一旦中舉,將徹底告別百姓身份,正式邁入士紳豪強這個階層,成為人人敬畏計程車大夫。

此刻貢院之前匯聚了大明各地前來參加此會試的舉人老爺,幾乎不用統計,根據建文盛世的文教政策,加之此次會試稱得上是新帝即位後第一次完整性的會試,便能想象得到此次會試的空前盛況,足以載入史冊。

等到韓克忠等人趕來貢院時,看見這副人山人海的恐怖模樣,當即傻了眼,好在依靠探花郎的絕世容顏,強行在人海之中開闢了一條道路,這才得以擠到了人海前面。

探花郎拍了拍三人的肩頭,壓低聲音囑咐道:“莫要辜負太子殿下的一番苦心!”

三人聞言眼眶微紅,盡皆重重地點了點頭,然後掏出了前些日子領取的准考證明驗明瞭身份,意氣風發地走入佇列排隊候考。

因歷朝歷代應試舉子在科舉考場上作弊的方法是層出不窮,有賄賂考官的,有冒籍跨考的,有代考的,有換試卷的……總之,那些考生為了考中進士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只要能幫助其增加考中進士的機會,那是什麼雞鳴狗盜的事情都願意做。

而在眾多考場作弊方法之中,尤以“夾帶”為最,即作弊考生會用盡如縫進衣褂、袍褲乃至帽子、襪子中,或是藏在頭髮、帽頂、硯臺等物品中等各種方法來將四書五經等考試資料偷偷帶入考場中,從而來方便於他接下來的作弊行為,故而也成為搜檢的重點照顧物件。

先帝尤其痛恨貪腐官吏,自然絕對不允許靠著作弊得以步入朝堂計程車子出現,所以此刻的搜檢作為防科舉作弊的第一道關卡,嚴苛到了令人絕望的地步,希望借有“搜檢”來將考生在科舉的作弊現象直接扼殺在搖籃中,以此來確保全國的考生得到一個公平公正的考試環境。

一陣雞飛狗跳、膽戰心驚的仔細搜查之後,三人終於進入了貢院,按照號牌尋到了自己的號舍,開始為接下來的大考做準備工作。

主考官方孝孺象徵性地講了一番激勵士子的話語,而後下令放題,早就準備好的衙役將一份份試題紛逐一發到號舍,大考正式開始。

韓克忠首先開啟了經義試題,一眼看去卻是不由身子一顫,強忍住心頭的悸動再定睛看去,卻是忍不住面露狂喜之色。

“萬乘之國行仁政!”

這個題目,他們三人不知做過多少篇八股文,早已是爛熟於心,算是那《八股三百篇》中最熟悉的題目之一!

但是,這怎麼可能?

歷朝歷代參加科考的舉子,最喜歡做的事情便是押題,根據主考官的脾氣和秉性,來猜測他會出什麼題目。

畢竟考試的範圍已經確定,無非就是四書五經,再聯合主考官大人的脾氣秉性,被瞎貓碰到死耗子的例子還真不少。

甚至一些官宦世家,為了家中子弟參加科考,還會專門請一些大儒來押題,無非就是那些“學而”、“仁政”等。

韓克忠此刻已是激動地面色漲紅,甚至心中隱隱有些惶恐不安。

這押題歸押題,但是也不能這麼押吧?

這他孃的明明主考官都變了,這題目怎麼可能還會撞上?

太子殿下,真乃神人也!

除了這個解釋,韓克忠根本找不到其他合理的藉口安慰自己。

其實他並不知道,太子殿下之所以讓他三人重點照顧涉及“仁政”的題目,也是投機取巧之舉。

自新帝即位後,大力推行仁政,袞袞諸公更是爭相逢迎,尤其是方孝孺、齊泰等欲踐行儒學聖言的腐儒書生。

方孝孺定出這道題目,也在情理之中,他的小心思早就被朱某人看得透透的。

韓克忠深吸了口氣,腦海之中瞬間開始運轉起來,不過片刻便想好了採用哪篇文章,而後快速的提筆就作,接著筆走龍蛇,顯得從容淡定到了極點。

旁邊號舍的考生還在滿臉憂慮地苦苦思索,卻見這位兄弟如此生猛,根本不帶猶豫的,當即提筆就寫,還他孃的直接寫在了試紙之上,當即面色大變,由衷地為其勇氣點贊。

但當他注意到韓克忠那身北方士子的穿著時,卻是不由嗤笑了一聲,心中卻是給其判了死刑。

這些個北方蠻子還真是愚蠢,腹中稍微有那麼一點墨水就敢前來參加會試,連會試的規矩都不清楚結果每每都是名落孫山,自取其辱罷了。

等到第一天的考試結束,韓克忠當即意氣風發地走出了貢院,與王恕、焦勝二人會合,卻是注意到了他們臉上的喜意,與藏在眼底的激動。

會試雖然還有兩場,但經義乃是重中之重,三人本就是北方學子當中的佼佼者,自然不懼五言八韻詩、策問等題目。

“此次會試,註定我等將光芒萬丈,一舉奪魁!”

“北方士子,此次將奪回所有的榮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漢斯虎的黎明

紅色的萊茵河

終極系列之島主她刁蠻任性

結廬在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