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的一番話,講得天子朱標啞口無言。

他做了四年的大明天子,世人皆稱頌當今天子的英明仁厚,朝野皆讚揚當今天子的任賢革新,連他自己都已經相信,大明天下國泰民安,四海昇平。

可結果呢?

自己這個寄予厚望的好兒子,當面指出那些朝臣為了一己之私弄虛作假,粉飾太平,鼓吹盛世!

民間早有怨憤,士子早有矛盾,他們卻是知情不報!

若朱雄英所言非虛,那朱標很難想象,方孝孺、齊泰這些自己委以重任的核心重臣,究竟還有多少事情瞞著自己!

“父皇,南北士子之爭不過只是個小隱患罷了,但若是南方士子在科舉中始終佔據絕對優勢的局面如果不改變,這個小隱患會被無限放大,將會加深南北割裂,甚至影響到國家根本。”

“兒臣以為,恰好藉助此次大案契機,革新科舉弊病,地方上採取分省定額的方式來決定鄉試舉人的數量,既可最大限度保證了制度上的公平,同時也可促進北方及西南偏遠地區的文教建設,還可增進了南北士子之間的相互交流!”

朱雄英一邊說著,一邊取出了一本小冊子,放到了御桌之上,上面分明寫著《分省定額》四個大字。

朱標清楚科舉制度對大明朝廷的重要意義,暫且將其他心緒拋之腦後,當即拿起了小冊子觀看,卻是不由疑惑問道:“英兒,這分省定額為何還會增加南北士子之間的交流?”

朱標身為當今天子,弘揚大明文教的主持者與策劃者,看懂這些措施簡直不要太輕鬆,不過這最後一條卻是有些令他摸不著頭腦。

朱雄英聞言微微一笑,嘴角泛起戲謔笑容,出言嘲諷道:“分省定額後,顯然給予了北方或偏遠地區計程車子不少便利,而南方富庶地區計程車子自覺在當地並不出彩,肯定會想方設法、動用關係落籍在北方偏遠地區,起到鶴立雞群的效果,奪取那些寶貴的舉人名額,畢竟科舉大考是他們踏入仕途的唯一途徑,背井離鄉地吃點苦頭,又算得了什麼?”

“文人士大夫對朝堂權力的執著,對政治抱負的追求,遠遠超乎你我的想象,隋唐宋元那些個知名大家所作的絕世佳作,大多都是受到貶謫失意所作,亦或是懷才不遇所作,這便是最好的例證。”

至於朱某人為何滿臉的嘲諷,那是因為這種不顧麵皮的操作,放在後世簡直不要太常見,這些外籍關係戶也被世人戲稱“高考移民”。

見朱標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朱雄英接著往下講道:“至於中央會試,便採取南北中卷,自古國家兼用南北士,長才大器多出北方,南人有文多浮,故而科舉兼取南北士。”

“將會試試卷緘其姓名,請今後於外書‘南’、‘中’、‘北’二字,如一科取百人,南取五十五,北取三十五,中取十,則科舉大考可兼顧南北中人才。”

“所謂中卷即主要涵蓋今天的雲南、貴州、廣西、四川四省,待南疆五省軍民盡附後亦劃入中卷,這些省份眼下屬於偏遠省份,文教相對不昌,所以需要得到朝廷的扶持與傾斜,單獨列出名額!”

朱雄英再次掏出了一本小冊子放在御桌上,不用多想正是那本《南北中卷》。

鄉試採用“分省定額”制度,會試採取“南北中卷”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科舉制度上的公平,剩下拼得就是書生士子自身的真才實學了。

朱標看罷之後忍不住連連點頭,再次驚歎於自家愛子的才華,正當他準備誇讚一番愛子時,卻是臉色一僵,回想起了先前的諸般事宜。

這南北士子之爭算是解決了,但文臣武官之爭呢?

如何解決?

殺人兇手耿璇現在可還被關押在刑部大獄!

朱標深吸了一口氣,將兩本冊子疊在一處,淡淡開口道:“英兒你有心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朕去辦吧,不需要你再插手了!”

聞聽此言,朱雄英先是一愣,而後忍不住笑出了聲。

這是什麼行為?

收了好處就把自己一腳踹開?

想得未免也太美了些吧?

自己這個便宜老子,還真是傻得可愛啊!

“父皇,兒臣有一事不解,不知徵南大軍的封賞為何遲遲不見蹤影?距離他們揮師南征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年,朝廷若是繼續拖延下去,只怕會寒了將士們的心啊!”

朱標聞言心中一凜,面無表情地回答道:“此事朕自有安排,就不用你操心了,好不容易回京一次,去看看皇后吧,她可是整日惦記著你呢!”

朱雄英:“!!!”

你娘咧!

你是真打算裝糊塗啊!

朱某人真是不知道朱標哪裡來的底氣!

藍玉大軍即將回師,到時候希望你還能這般輕鬆寫意!

“父皇,那耿璇的事兒怎麼辦?發配充軍吧?”

“朕自有分寸!”

聽聞這句冷冰冰的回答,朱雄英當即扭頭就走,絲毫沒有拖泥帶水。

一腳踏出御書房,朱某人忍不住長吁短嘆,神色黯然。

標哥終究還是變了啊!

你說他是個宋儒文人吧,他的確大力弘揚文教,試圖重鑄慶曆榮光。

但畢竟是在那張龍椅之上坐了四年的男人,這個宋儒文人也漸漸變得不那麼純粹,有帝王天子的那冷酷意味了。

今日面聖未曾談攏,朱雄英並不感到意外,若是談得攏的話,他前期就不需要做那麼多準備了,還是得靠自己動手啊!

回望了一眼御書房,朱某人當即跟著宮女去了坤寧宮,準備好好陪陪自家姨娘。

與此同時,御書房內,天子朱標的心情同樣不平靜。

闊別四年的父子重逢,卻是絲毫沒有想象之中的半分喜悅,反倒是充滿了家國大事,如同一對真正的君臣那般。

一想到這兒,朱標便忍不住苦笑了起來。

“英兒,終於長大了啊!”

發出了這句莫名其妙的慨嘆,朱標轉頭下令道:“擬詔,命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會審耿璇當街殺人一案!”

御前大太監王鉞聞言心中一顫,急忙躬身領命而去。

從洪武十七年始,凡遇有重大、疑難案件時,均由三法司長官即刑部尚書、大理寺卿、左都御使會同審理,最後交由天子裁決!

而比較蹊蹺的是,這三司會審少說也要幾個把月,多則長達一兩年之久,當今天子明明已經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卻下令將此案交由三司會審,這是在幫誰拖延時間嗎?

御書房中,朱標提筆寫下了四個大字,而後好整以暇地拿起來仔細端詳。

尊右文教!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最強太子爺

都門帳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