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瞪大雙眼,仰天而倒。

卡在脖子上的刀碰到地面,彈跳了一下,噹啷一聲落到一邊。

朱允炆急忙上前檢視,扶起了呂氏。

朱允炆大慟,哭出聲來。

突然,朱允炆被捂住了嘴。

“殿下莫哭,還是先料理後事吧。”

是毛易的聲音!

朱允炆強自止住哭聲。

果然,來者正是毛易,一身黑衣,蒙著青巾。

“殿下,陛下對呂氏如此,已經是最大的恩典。”

“陛下吩咐,此事,就此打住,不可聲張。”

……

第二日,應天傳出一條訊息:朱允炆的母親呂氏一大早乘轎回孃家省親了。

朱允炆親自送轎子出宮。

轎子邊只有幾名錦衣衛隨行。

很多人這條訊息中嗅出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作為皇帝的母親,省親居然如此簡陋!

這是繼承了先皇樸素、節儉的作風。

想想這些天來,朱允炆一切都按照洪武朝的規矩來。

改過來的規矩又全都改回去了。

本來,洪武大帝死了,來了一個建文帝,官員們覺得好日子來了。

因為洪武朝的規矩實在是太多了,對於官員們的束縛太緊了,對於官員們的懲罰太過嚴酷和血腥。

犯一點小錯誤,就會受懲罰,甚至是被殺頭。

萬一與哪個大案發生點聯絡,就免不了被誅連九族。

洪武,自然是以猛治國。

建文,自然是以仁為本。

果然,建文帝登基之初就公佈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提高文官級別,六部尚書和左右侍郎都普遍上浮一級。

與洪武帝相比,朱允炆對於大臣顯然是溫和多了。

大臣們在上朝、辦事之時不用再像以前那樣戰戰兢兢。

終於,洪武朝結束了,新的時代開啟了,大臣們均是鬆了一口氣。

沒想到好日子沒過幾天,朱允炆的性格大變。

從過去的寬仁溫和變成了易怒狂暴!

辱罵懲罰與他親近的大臣!並且是故意挑刺!

蠻橫無理,毫無道理可講!

特別是對於解縉,雖說此人有才無德,但也不至於被如此侮辱。

朱允炆做得實在是有些過分。

說過的話,居然還可以不算,剛剛提拔了六部官員,馬上又回到了過去。

朱允炆同意編寫《建文大典》,後來又改回《洪武大典》,後來又讓編《建文大典》,近期又讓編《洪武大典》。

就這麼一部大典,思路換來換去,總編纂由解縉換成了方孝孺。

就因為這部大典的名稱問題,把解縉幾乎整得死去活來、差點瘋掉。

大臣們感到,朱允炆過去那種溫良謙讓,都是裝出來的。

能力上根本比不過先皇,他就在暴虐上超過先皇!

現在看,朱允炆對於大臣的暴虐不僅僅是向先皇看齊,更有趕超的趨勢。

先皇整人總還給出個理由。

朱允炆整人連理由都不給,就算給出理由,也是牽強附會、不能服人。

……

朱允炆還沒有來,大臣們都默然,木木地站著。

誰也不知道今天有哪個大臣會倒黴。

至於燕王正殺向真定,耿炳文會不會執行“不抵抗”政策,四品以下的官員也不怎麼關心了。

改朝換代又如何?

燕王攻下應天,當上了皇帝,總不能把上一朝的官員全都殺光吧?

就算是清君側之惡,那也是三品以上的、位高權重的、與朱允炆親近的人。

今天大殿中新來了一個人,是翰林院的方孝孺。

在洪武一朝,方孝孺負責教授皇子皇孫們的功課,因此不必上朝。

再後來,朱元璋讓方孝孺專門去吳王府教吳王朱允熥功課,也不必上朝。

朱允炆從監國、登基到現在,方孝孺一直潛心研究學問,深居簡出,人們幾乎把他給忘了。

哪知道,方孝孺突然被朱允炆點名,讓他取代解縉,負責編寫《洪武大典》。

方孝孺也是不知道怎麼回事。

自從得知先皇和吳王以及六萬明軍死在大漠後,方孝孺突然之間心灰意冷,對外界發生的事一概不管不問。

哪知道突然被新皇點名,負責編先皇定下的《洪武大典》。

朱允炆進來就走上臺階,立於龍椅之前。

“方卿,我未與你相商,就讓你負責編寫《洪武大典》,你不會怨我吧?”朱允炆上來就與方孝孺說話。

眾人又是一愣。

朱允炆今日是怎麼了?

朱允炆上朝時,眼圈還是紅的。

這是一種不好的預兆,這是要整治某個人的節奏啊。

沒想到,朱允炆突然滿臉堆笑!

朱允炆對於方孝孺的恭敬態度,實在是有些過分。

就算是方孝孺有大才,就算是要尊重大儒,你也不至於如此掉價!

很多人想起了沐英、藍玉、鐵鉉、沐瑤和陶成道。

朱允炆對他們也是如此,討好加諂媚!

齊泰心中一動,沐英、藍玉、鐵鉉、沐瑤、陶成道,還有眼前的方孝孺,似乎都是吳王朱允熥的人!

特別是鄭和!

解縉曾提出建議,拿掉鄭和的杭州知府帽子,哪知道朱允炆也不同意。

凡是與吳王朱允熥有關的人,朱允炆竟然都給予了最大限度的尊重。

不是最大限度,而是超過限度!

朱允熥和這些人,當時可都是與朱允炆作對的!

朱允炆為何偏偏對他們如此之好?!

齊泰想不明白為什麼,只覺得腦殼子疼。

“陛下,能編寫《洪武大典》,實在是榮幸之至。”方孝孺道。

方孝孺覺得新皇客氣得出人意料,皇帝讓臣子幹什麼事,還用得著商量嗎?

“《洪武大典》的內容怎麼編,我不管,方卿你定即可。我就一條要求。”朱允炆說道:“《洪武大典》中關於洪武朝制定的律條要再梳理。”

方孝孺道:“先皇所訂之法,所涉繁雜,臣一定全部梳理清楚,一點不落地編入。”

朱允炆道:“不,先皇所訂之法中有關騎馬、坐轎、穿衣等規矩統統去掉。今後,這些規矩也都要統統廢除。”

方孝孺一驚,問道:“陛下,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沒有規矩就沒有尊卑,萬萬不可去掉。”

朱允炆道:“這些規矩過於繁雜細瑣,一不小心就要觸碰。讓官員們沒空辦差,讓百姓們沒空做事。”

“陳規必須廢除,眾卿不必多言。”

說出這些話,朱允炆才鬆下一口氣。

廢除這些規矩,真不是他想做的,而是爺爺要求他這麼做的。

並且爺爺還告訴他為什麼要廢除這些規矩。

爺爺自己立下的規矩不好自己廢除,於是就讓他來廢除。

這麼幹要擔負一定的罵名啊。

不過,這段時間以來,自己做的事應該有不少人在背後罵了。

罵得多了,也就無所謂了。

所有官員都不吭聲了。

朱允炆居然有這麼大的膽子,把先皇定下的規矩給廢除了!

朱允炆不是一切遵循先皇定下的規矩嗎?這怎麼又變了?

齊泰直感到一陣眩暈,朱允炆這種搞法,忽左忽右、忽東忽西,簡直是一個頭兩個大!

……

沐瑤寫信告訴朱允熥關於京師中發生的情況。

朱允熥大為驚訝,朱元璋居然讓朱允炆廢除了他立下的這些規矩!

所有人都意料不到!

意料不到!

哈哈!朱允炆哈哈大笑起來。

徐懷錦走過來問道:“吳王何事高興?”

朱允熥道:“我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一本萬利的賺錢方法!”

“吳王,你的大明鹽業、報業應該賺不少錢了吧?為何還要賺?”徐懷錦真不理解,吳王怎麼對錢這麼感興趣?

“差遠了!我大明科技院就是一臺吞金獸!因為科技發展,投入巨大,可能試驗一千次才能成功一次,花錢如流水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天牧場

許紙

大楚打更人

東方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