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泰極為高興,那個熟悉的二皇孫,不,是陛下,他回來了。

可能是朱允炆登基不久,還沒有從洪武朝的慣性中走出來。

這些天大家提的建議基本上都被否定了,自己剛剛提出一個建議就被認可了。

趁著陛下心情不錯,趕快說正事。

“陛下,燕王率十萬精兵南下,長興候耿炳文已全速北上,按路程算,長興候可趕在燕軍之前把住真定到雄縣防線。”

“臣建議,急令山東、河南、河北等州府就地供應糧餉,令耿炳文嚴防死守。”

朱允炆忽地從椅子上站起:“准奏!此事,要快辦!齊泰,你親自辦!”

齊泰滿意地退下。

大臣們也都鬆了一口氣。

前些天真不知道新皇是怎麼想的!

對於耿炳文不管不問,似乎對於燕軍南下毫不在意。

讓人不可理解的是,既然不害怕燕王,又何必去向藍玉、沐英示好?

並且這示好的方式,非常掉價!

幾乎到了諂媚的程度!

從示好到討好!

劉備三顧茅廬都遠遠不如!

新皇近期的舉動,完全是讓人摸不著頭緒,簡直讓人撕裂。

朱允炆昨天晚上想了大半夜,綜合各種因素,感到皇爺爺應該是鬼魂回來了。

皇爺爺駕崩了還不念念不忘他的權力,對他的養心殿十分留戀。

難怪他說讓我還當建文大帝,還繼續保持過去不要變。

天啊,幸虧是發現得早。

要是再這麼搞下去,燕王加快速度打到應天,到時候才發現皇爺爺其實是鬼的真相,一切都晚了。

幸虧皇爺爺魂回西域了,也幸虧有劉日新啊。

現在看來,必須全力阻擊燕王南下!

這麼一看,藍沐鐵陶四家還必須繼續團結!

耿炳文已經老了!

英雄總有遲暮時,耿炳文恐怕不是燕王的對手。

只有指望藍玉、沐英重新披掛上馬,替朝廷打敗燕軍。

還要指望陶成道的大明科技院,製造出更多的威力更大的火器,早點打退燕軍,儘快平息戰爭。

退朝後,朱允炆才想起來母親呂氏,於是帶著劉洪急奔安禧宮。

呂氏一個人端坐於安禧宮的正中,沒有一個宮女和太監服侍,十分孤清。

呂氏扭過頭來,眼神十分複雜。

呂氏從最初的大吵大嚷、歇斯底里,到後來的沉默不語,她感到了一絲不安。

這種不安不是來自兒子朱允炆,而是被朱允炆劃出警戒線的養心殿。

一切都透露著詭異。

冷靜下來的呂氏想起到朱允炆狂暴之時的欲言又止和難以抑制的痛苦。

兒子絕不會突然變得如此不孝!

儘管自己對先皇說話不太注意,但兒子的反應也絕不會如此激烈。

養心殿中發生了什麼事?

養心殿中的那個蒙面人到底是誰?

兒子居然連母親都不相信了,都不告訴她!

“母親,您受苦了!”朱允炆撲通一聲跪下來,抱住了呂氏的腿喊道。

呂氏流下淚來,摸了摸朱允炆的頭,淚水撲簌簌掉下來,嘴唇動了幾動,但一直沒有說話。

劉洪見此情景,悄然背身,退出門去。

“我兒,你為何如此?”呂氏問道。

朱允炆道:“母親,前幾日皇爺爺回來了,在養心殿裡,原來——”

“啊!”呂氏一聲大叫,騰地站起身來:“你說什麼,你說,你說”

朱允炆連忙道:“母親不要怕,我昨夜才知道,回來的不是爺爺,而是爺爺的魂魄!”

魂魄?

呂氏驚魂未定,慢慢坐了下來。

朱允炆把養心殿裡發生的事情一一道來,一直說到了昨天夜裡請來了神算劉日新。

最後,呂氏意氣風發地站起身來:“我兒,你做得對!”

呂氏原諒了兒子之前的舉動。

那時的兒子認為陛下活了,陛下一定會讓其退位,並且最後處罰的一定是劉洪和她。

兒子打她並把安禧宮打成冷宮,這是出於對她的保護。

哪知道,先皇回到養心殿的,居然是魂魄!

母子又哭又笑了好大一會兒,朱允炆才叫來了劉洪。

呂氏道:“劉洪啊,前幾日允炆對你發怒,你不要放在心上。”

劉洪立馬跪下表忠心,透過昨天晚上的事情,他已經明白了,敢情是陛下魂歸養心殿。

朱允炆當時那樣對他,其實是在救他的命,不由得更加感激。

幸虧是先皇的鬼魂回來了,要是先皇活著,豈不要扒了他的皮?

……

平安落實吳王朱允熥的要求很快,在烏孫城找出一塊地方作為學校,但是師資還無法解決。

朱元璋說道:“這個不難,從國子監抽過來一些人。你要多少,朝廷給多少。”

“過去,咱從山西移民到中原,一根繩子綁著,人們死活不願動。”

“如今,咱從江南移民到西域,一根繩子綁著,咱看啊,人人爭著來!”

徐懷錦深深地看了一眼朱允熥。

同樣的是一根繩子,朱允熥可以把人瞬間送到某地。

大明建國之初,中原因長期戰爭,人煙稀少,朱元璋決定從山西移民。

但是漢民故土難離,移民一事推動不了。

朱元璋就頒佈一系列優惠政策,如發放棉衣、川資以及安家、置辦農具的銀兩,種地還免其賦稅三年。

但還是沒什麼效果,於是朝廷就採用招誘、徵派的強迫的辦法,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遷徙。

但是那時交通不便,很多人死在遷移的路上。

客觀上給大明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活力和動力,但也使很多家庭離散,導致一些人間悲劇。

很多中原地帶的人形成了一種習慣:走路時將手背在後面。

那是因為移民的時候防止逃跑,將一群人排好,用繩子綁好並串起來。

朱允熥可以用繩索實現瞬時傳送,來西域的人不會有路途勞頓之苦,還有體驗異域風光的樂趣。

只要在應天釋出公告,恐怕文人士子們都競相報名。

到那時,恐怕是人人都爭著被綁!

解決了師資問題,朱允熥又強調西域教育的基本目標,為西域的治理提供實用型人才。

可以從西域大將軍府中拿出一些非關鍵性職位,讓西域各部的子弟擔任。

但有個條件是:必須是經過學校教育,必須會寫漢字、會說漢話。

徐懷錦看出了朱允熥這一招的用意,對於長久地控制西域來說,意義重大。

只要他們會寫漢字、會說漢話,就認同了中花傳統文化,就進一步融進了中花文明的大河。

到那個時候,西域各部就會真正成為中花人民的一分子。

西域各部叛服無常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毛易聽朱允熥要讓西域人當官,就有些不理解:“我大明多少人學一輩子,考一輩子,也沒幾個能當上官的。西域人學會漢話、學會漢字就可以當官,是不是太容易了?”

朱允熥道:“毛易,現在讓你學說蒙古語、學寫蒙古字,你覺得是難、是易?”

毛易立馬不吭聲了。難與易,是相對而言的。

“毛易,你只是看到了表面。治理西域不僅要靠軍事上的暴風驟雨,更要靠文化上的和風細雨。”

“世界上只有兩種強大的力量:刀槍和思想。”

“長遠來看,刀槍總是被思想戰勝。”

眾將聽得半懂不懂,而徐懷錦卻被朱允熥的話給深深震憾到了。

朱元璋對於西域一事不再操心,就催著朱允熥趕快起程回應天。

他知道,朱允熥就是算盤珠子,撥一撥才動一動。

要不催,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才動身。

要是老四殺到應天,咱就必須露面降服老四。

之後,咱就再也不能貓在養心殿,也不可能隔幾天就陪朱允熥幾天。

到那時,還是朱允熥在應天方便。

所以,必須督促朱允熥儘快趕路。

……

大同府北的草原上,一千精騎正在狂奔。

為首的正是吳伯宗。

吳伯宗所帶的精騎中,還有朱能的二百親衛。

吳伯宗已經向姚廣孝傳遞了訊息:他從西域帶回了一件神兵利器,可於幾里之外悄無聲息地殺死敵酋。

但燕王已經等不及了,他已經帶領十萬大軍南下。

在休息之時,吳伯宗曾小心地一層層開啟棉布,看一看鋥亮嶄新的神器,生怕消失不見或者是被人掉換。

這神器居然就是那麼一指,就能讓天空中的大雕掉下來!

這神器與火銃完全不同,火銃是發射子彈的,而這件神器根本不用!

一定要儘快送到燕王手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尚同

華北王

世上最強贅婿

神奇的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