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讓朱元璋生氣的是,朱允熥此時的心聲裡透著一股得意:「齊泰,你說得太好了!」

「像我這樣的人,就應該受到嚴懲!」

「當然,腦袋是不能搬家的!」

「齊泰,繼續說,再來個狠的!」

「讓老朱惱羞成怒!把我趕離京城!」

「齊泰,相當漂亮的助攻!贊你喲!」

「齊泰,繼續懟!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齊泰,雖說你曾經坑了藍玉,但我決定原諒你了!」

「把我弄到應天府之外,給你算大功一件!」

「老朱,你怎麼還猶豫不決呢?」

「老朱,你怎麼像個娘們一樣?」

聽到這裡,朱元璋差一點蹦起來,這小子居然說咱像個娘們兒!

太不像話了,有你這樣對爺爺說話的嗎?

冷靜,冷靜!

再不冷靜,那就真讓三孫這個小狐狸得逞了!

但是,接下來如何安撫群臣?

不處理朱允熥,無法向廣大士子交待!

不處理朱允熥,自己親自訂的《大明律》《大誥》就失去了權威性!

而且,一旦處理朱允熥,還不能輕描淡寫、蜻蜓點水!

朱元璋頭都大了。

「不對,不對,難道說沐瑤這個假太監向陛下透露了訊息?」

「所以,陛下知道情況了,不對我處罰了?」

「天啊,一定是這樣,否則,老朱早就把我流放到三千里之外了!」

「老朱啊,你這個皇帝做得不太合格啊!」

「解縉雖說沒有死,但是我畢竟打過他、罵過他呀。」

啊,解縉沒有死?

朱元璋大吃一驚,又大喜過望!

解縉沒有死,那麼,三孫的罪責豈不是小了很多?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再聽時,朱允熥卻不說了。

齊泰又道:“陛下,解縉固然有其言論偏激之處,但他是我朝年輕才子的代表,如不”

“你給朕閉嘴!”朱元璋忽然暴喝一聲。

這齊泰真沒眼色,沒看我豎起耳朵在聽三孫的心聲嗎?

你打擾了咱!

大殿靜了好大一會兒。

朱允炆仍跪在地上,忽然感到,今天極不正常。

陛下對齊泰如此暴喝,極不正常。

顯然,皇爺爺是在想辦法,幫朱允熥挽回危局!

皇爺爺,難道你真的要一條道走到黑嗎?

朱允熥就是個廢物,立他為儲君,他一定會把大明引向黑暗的深淵!

「天啊,老朱在怒吼齊泰!」

「這分明是不想處理我的節奏!」

「肯定是沐瑤把訊息透露給老朱了!」

「否則,無法解釋啊。」

「沐瑤,你壞我大事!」

「沐瑤,你就接受我的懲罰吧!」

「蔣瓛,你陰森森地看著我幹嘛?」

「啊,蔣瓛!」

「不一定是沐瑤透露了訊息,也有可能是錦衣衛知道了!」

「老朱的錦衣衛,網路無處不在,他們有可能掌握了事情的真相。」

大殿裡,氣氛十分詭異。

朱元璋前傾著身子,而頭卻偏向一邊。

陛下這是得了什麼病?偏頭痛麼?

「昨天夜裡,沐瑤發現河邊裡有一個書生在掙扎,下河把人救了上來。」

「想著我這裡缺個下人,就把人帶到了這裡。」

「誰知道,這書生正是解縉。」

「本以為解縉是自殺的,哪知道是被人推下河的。」

「我就說嘛,解縉這種人,怎麼可能自殺呢?」

「一個人只有珍惜自己的名節,才肯投河自盡!」

「一個言而無信、輕易變節的人,名聲都不要了,怎麼可能自盡?」

朱元璋聽到這裡,算是明白了!

終於搞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三孫說得沒錯,一個輕易變節的人,怎麼會自盡呢?

這種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怎麼可能自盡?

不得不說,三孫對於人的心理把握十分精準!

朱元璋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三孫,想跟你爺爺玩心眼,你還嫩著呢!

啊,陛下居然笑了!

他正在看著朱允熥這個廢物笑!

這是什麼狀況!

對齊泰怒喝,對吳王微笑!

陛下居然昏庸到了這個程度!

很多文官看到此,已經心灰意冷,這樣的陛下,已經不中用了。

這樣的朝廷,已經無可留戀了!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朱元璋使咳了一聲:“周知安,你說解縉死了,可有證據?”

應天府尹周知安急忙上前道:“在江邊,我們發現瞭解縉的鞋子、扇子等物。扇子是解縉自畫自題的,上面有他的題字和印章。”

“有鞋子、扇子等物,也不能證明解縉死了,對不對?”

朱元璋拿起右手繡凳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噗地一聲,吐出了好多茶梗在腳前。

「老朱,好像不生氣了?好整以暇,氣定神閒!」

「壞了,錦衣衛真的掌握了情況。」

「我這麼完美的計劃,也讓錦衣衛給破壞了,被老朱給識破了,好失敗的說!」

「解縉就是個廢物,想本廢物利用一下呢,這下子沒有了絲毫的利用價值!」

周知安面部一僵,答道:“陛下,解縉在京城,與另一名叫孫留科的舉子,還有一個叫鐵鉉的落第舉子住在一起。”

“據鐵鉉和孫留科說,解縉一天一夜未歸。”

「啊,鐵鉉!鐵鉉居然出現了!這個是個牛B的歷史人物!」

「此人大才!天才!解縉與之相比,屁都不是!」

「在我離開應天之前,一定要找到此人!」

朱元璋一聽,鐵鉉,一個落榜舉子,居然得到三孫如此高的評價!

毫無疑問:鐵鉉,肯定有才,有大才,是天才!

“周知安,活人見人,死要見屍!不見屍體,怎麼就斷定人死了?”

“憑著一雙鞋、一把扇子就能判斷人死了!就憑著他一天一夜未歸就能判斷人死了?”

“一個人想自盡,必定是無臉活在世上!那,他又何必脫下鞋在河邊,並且還把有自己題名的扇子留在河邊?”

“想自盡的人,還想讓別人知道他是誰?”

“周知安,如果你悄悄地自盡,你會留一些痕跡嗎?”

“一個人想自盡,除了家人,他不會讓旁人知道!他會在客棧給家人留一封信,或者是已經把信悄悄地捎給家人!”

“周知安,你們應天府,就是這麼辦事的麼?”

周知安撲通一聲跪到地上,臉色發白,嘴唇發抖:“陛下,微臣辦事不力,請陛下責罰。微臣回去就找,死要見屍,死要見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北美洲再造中華

路易羅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