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又,又,又叫朱允熥了!

朱允熥又,又,又,又去養心殿了!

憑什麼?

聽錦衣衛、太監們傳出的訊息說,朱允熥在陛下的養心殿裡什麼也沒幹!

陛下就隨意跟他聊天,朱允熥根本沒說什麼有見地的話來。

連錦衣衛、太監們都覺得朱允熥沒見地。

對這種沒有見地的話,陛下反對聽得很有耐心、頗有興致。

而且據說,朱允熥在養心殿裡與陛下對答時,十分不耐煩!

朱允熥究竟有什麼魔力讓陛下對他如此依賴加寵愛?

常升雖說沒有撈到去杭州打窩寇的機會,但仍是興高彩烈。

出奉天殿之後,立馬走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

看看,我外甥!

看看,我親外甥!

看看,我親外甥朱允熥,能夠改變陛下的決定和決策!

你們誰的外甥誰有這個本事?

“王大人吶,你今後要是犯了什麼事,只死你一個,別人都沒事了!”

常升攔住了禮部員外郎王中彬。

“開國公,我不會犯啥事的,你放心好了。”王中彬受不了常升的這種直白。

常升急了,這傢伙怎麼不上道,我說的是誅連!

因為我親外甥,所以陛下廢除了誅連制度!

“王大人”常升剛喊一聲,王中彬就急匆匆往前趕了。

“那個,鄭大人,你家是福建的吧,聽說可有錢了。”

常升又喊住了大理寺右寺丞鄭文正。

鄭文正嚇了一跳:“開國公,此事不能亂說,我家裡,沒有錢。”

“你怎麼沒錢,你們那裡家家戶戶都從事海外貿易,利潤大著呢。”

“你也不要怕了,從今以後,放開海禁了,你們就更發達了呀。”

常升說著說著,鄭文正的臉已經變色了。

鄭文正急忙前行,速度比剛才的王中彬還要快。

“咦,鄭大人不是說有足疾嗎?跑得跟兔子一樣快?”

再往後一看,有一個人走得很慢。

是太常寺左少卿黃子澄。

黃子澄的臉上還有道道血痕,已經結痂,呈黑紫色。

今天在大殿上跪得時間太長了,腿都麻木了,再加上有風溼,到現在還在麻痺。

所以,走得是一步一頓,拖在了最後。

常升哈哈笑著過去:“黃大人吶,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黃子澄雖然看不起常升,但畢竟是他的親外甥救了他。

要不是朱允熥,他可有真的被黃子信給牽連了。

不僅是他腦袋落地,他的全族都將死於非命。

黃子澄恭恭敬敬地向常升行了一禮:“開國公,下官及家人免於一死,實在是喜出望外!”

“今後開國公,還有吳王,但有差遣,下官無有不從。”

表完態,黃子澄頓時看開了。

什麼朱允炆、朱允熥,誰當儲君都是人家皇家的內部事。

自己那麼在乎幹什麼?

誰當儲君就由誰當去吧。

誰當天子就聽誰的,這總沒有錯。

逃過一劫的黃子澄,居然有些悟了。

黃子澄的表態,忽然讓常升感到無趣。

本來想看一看黃子澄的各種掙扎、不甘呢,沒想到上來就低了頭。

儘管他是朱允炆那小子的幫手,但現在人家順著你說了,你還想怎的?

常升撇下黃子澄,急忙朝前趕過去:“謝大人,有空沒,去醉香樓,整兩壺?”

朱允炆走過來扶住了黃子澄:“黃大人,今日之事,我沒有幫上你什麼,唉。”

黃子澄拱手道:“二皇孫,你已經幫我很多了,下官感激不盡。”

朱允炆盯著黃子澄:“黃大人,可否一如既往地助我?”

黃子澄目光澄澈:“二皇孫言重了,是您一直在幫下官!為朝廷盡力,臣子本份而已。”

朱允炆心中一嘆,黃子澄變了,和自己有距離了。

是因為朱允熥救他的緣故嗎?

朱允熥只不過是掐了黃子澄的人中,這也能算作救人?

黃子澄能夠撿回一條命,根本不是因為朱允熥,而是因為陛下!

但是,黃子澄顯然是有意疏遠自己!

朱允炆心中莫名地一陣悲涼,忽而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朱允熥,我要讓你好看!”

黃子澄就當沒有聽到:“二皇孫,我得去看看郎中,告辭。”

……

朱元璋在養心殿門口站著,他在等朱允熥。

朱允熥走得很慢,一副無精打采、不情不願的樣子。

唉,這小子什麼都好,就是太疲懶了!

還有,理解能力不行,總是歪解咱的意思!

明明是咱偏向他,而他卻認為咱在為朱允炆著想。

為了向三孫表明咱的傾向,不得不有意無意地貶、壓朱允炆。

但,三孫愣是沒看出來!

朱允熥終於挪到了養心殿門口。

進入養心殿,朱元璋讓朱允熥坐到沙發上。

又吩咐太監劉洪,端幾個上好的小菜,再弄一壺金華酒。

不一會兒,菜就搞好了,端菜上來的居然是光祿寺卿周牧。

光祿寺的一把手就是光祿寺卿。

周牧今天提議讓朱允炆和朱棣一起去打窩寇,被陛下給搶白了一通。

所以,聽到陛下用膳,親自督促尚膳監,做好了又親自端上來。

沒想到一端進來,卻發現,朱允熥也在。

本以為陛下要用膳,肯定是朱允熥走了。

因為陛下很少在養心殿請親王或臣子吃飯。

朱允熥,並未表現出過人的才能,怎麼會得到陛下如此青睞?

這對朱允炆來說,太不公平了。

看到朱允熥,周牧感到必須為朱允炆做點事了。

“陛下,您讓我做的那種調料,吳王不肯給配方,說是我朝沒有原料。”

朱元璋一聽就不高興了:“允熥,我朝沒有原料,你是從哪裡搞來的?”

周牧心中暗喜,吳王這下子該挨訓了。

“陛下,前年,有一條船從鎮江上行,未到應天就翻船了。”

“這條船是走私船,當時船上的東西都沖走了。有人從江上撿了好幾麻袋辣椒,我當時買下了。”

“回來一試驗,雖然很辣,但很夠勁、夠味。”

“後來,又有一個回回人吃過我的辣椒,讚不絕口,說這就是辣椒。他小時候吃過,其產地離我大明恐怕有幾萬裡之外了。”

周牧笑道:“吳王,你這話恐怕是騙人的吧?偏偏這東西讓你撿到了?偏偏又讓你做成了調料?”

朱元璋說道:“你說對了,允熥一直都在騙人。”

「啊,老爺子說我一直在騙人?」

「不是吧,我辣椒混合調料的來源,的確是騙人的!」

「但是,前年真的有一條船沉江了!東西全都衝跑了!」

「船上到底有什麼,誰能說得清楚?」

「只不過普普通通的一次沉船,老朱居然也知道了?」

「不會,決絕對不會。」

「一直在騙人?老朱,你別嚇我!」

「不過好像,我真的一直在騙老朱,我在騙所有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漢逆子:陛下終於不造反了

微笑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