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心中這個憋屈呀,差一點就要哭出聲來。

文武百官、各路藩王都在場,一點面子都不給嗎?

兩個競爭對手都在場!

三弟朱允熥就說了三句話,幾十個字而已,就讓陛下廢除了一個制度、一項國策!

四叔朱棣得到了剿滅杭州窩寇的任務!

自己呢,啥也沒得到!

還被陛下給羞辱了一番。

不甘!

不甘心!

心有不甘!

“皇爺爺,孫兒以為戰爭勝負之根本,不在於器。春秋時曹劌曾說:夫戰,勇氣也。”

朱允炆出聲了,他要為自己正名。

朱元璋正在聽朱允熥心聲,等著朱允熥透露陳友諒樓船技術資料藏在何處。

哪知道,朱允炆出聲了。

朱允炆出聲了,朱允熥的心聲就轉到了別處!

可惱,可惱!

“允炆,別說了!”朱元璋喝道。

啊,大臣們又一次吃驚了。

陛下居然當眾喝斥朱允炆!

在文臣們看來,剛才陛下說朱允文不會打仗、不會造船,並不算很嚴重的批評。

作為大明未來的君王,可以不會打仗,可以不會造船。

不會打仗的皇帝多了去了,因為只要會戰略、會用人,根本不用親自衝鋒陷陣。

不會造船,那就更不是缺點了。

造船,這是匠人乾的低等活。

陛下難道會造船嗎?

但是,這次陛下居然不讓朱允炆說話了!

難道朱允炆犯了什麼錯?好像沒聽說!

朱允炆此時有些惱火,話說到了一半,被陛下生生卡住了。

就像喉嚨裡進了一根魚刺,不吐不快!

“皇爺爺,請聽我說完,孫兒雖不會造船,但我有的是勇氣和決心。”

“想當年,爺爺在鄱陽湖大戰陳友諒,陳友諒的樓船遠勝於我。但皇爺爺您採取了靈活機動的戰術。”

“那陳友諒處於上游,擁軍60萬之巨,而皇爺爺您所帶兵馬,也只有區區20萬。”

“為什麼皇爺爺打贏了?就是因為皇爺爺擁有天時、地利與人和。”

“從天時來看——”

“住口!”

朱允炆說得起勁,又被朱元璋打斷了。

從別說了,到住口,朱元璋的語氣愈加嚴厲。

朱允炆的眼淚,終於止不住了,撲簌簌地往下掉。

「不是吧,老朱怎麼忽然發火了?朱允炆說得也沒錯呀。」

「陳友諒不僅人多,而且船多艦高!」

聽到朱允熥的心聲,朱元璋心頭一動,船!

也只有這個話題,能夠引出朱允熥的心聲,能夠無意中透露陳友諒樓船技術藏在何處。

朱元璋說道:“允炆,你別說那些沒用的,你就給咱說說,陳友諒的船,嗯,樓船。”

啊,正在落淚的朱允炆立馬止淚。

皇爺爺又讓自己說了!

說自己剛才說的沒有用,要重點說陳友諒的樓船。

文臣們替朱允炆鬆了口氣,陛下只想讓朱允炆說樓船。

用樓船的高大,來襯托陛下的英勇與智慧。

陛下,啥時候喜歡讓人拍馬屁了!

人老了,習慣性地回憶青年時代了。

朱允炆繼續說道:“孫兒近來參與修史,對鄱陽湖一戰很有心得。”

“陳友諒的樓船,皆高數丈,飾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馬棚,上下人語聲不相聞,艫箱皆裹以鐵……”

「厲害了,我的二哥!」

「記得這麼多呀!」

「參與修史了!」

「在修史這方面,很多帝王都會自我美化。」

「比如說李淵,硬說自己的老祖宗是老子李耳。」

「老朱這一點還是挺讓人佩服的。我就是淮右布衣,怎麼了?我就是當過農民、當過和尚、要過飯,怎麼了?」

朱元璋沒想到朱允熥的心聲,沒按預想的來,又跑偏了。

看來,還得引導啊。

“允炆,你說說,當時陳友諒的樓船厲害,我軍藏在哪裡了?”

船,藏,有這兩個關鍵字,總能引出朱允熥說出造船資料藏在何處了吧。

當時,陳友諒的樓船太高,朱元璋的軍隊開著小船衝到樓船下,就藏在大船下面。

這麼一藏,陳友諒的弓箭都夠不到。

而自己則可以操縱小船靈活自如、隨時出擊。

朱允炆說道:“此事,我詢問了當年參加戰鬥的人,並加以印證。皇爺爺當時藏在了康郎山。”

“皇爺爺乘坐的指揮船被激浪推上了淺灘,無法開動,兵士下船,手推肩扛,無奈船體太大,推拉不動,眼看陳友諒的漢軍要掩殺上來。”

“韓成脫下皇爺爺的紅袍,穿在自己身上,站在船頭,投水而死。”

“漢軍以為皇爺爺已死,於是退去。”

“隨後,皇爺爺藏在康郎山,漢軍尾後棄舟登山,象潮水般湧上山來。”

“此地,皇爺爺已換上了綠袍。”

「哇,朱允炆修史,幹得漂亮!」

「把歷史的細節搞得如此清楚,如此活靈活現!」

「朱允炆,你可以去說書了!」

「其實,後面還有,漢軍大喊:穿綠袍的是朱元璋,別跑了朱和尚。」

「這話,朱允炆肯定沒膽量說了。」

聽到此,朱元璋的肺都要氣炸了!

朱允炆,讓你修個史,你居然把這些東西都扒出來了!

還在百官之中說出來!

知道這段歷史的人,差不多快死光了。

活著的人,也不敢說出來。

現在好多新上任的官員,也不知道這件事。

這是他起兵以來,最為兇險的一次!也是最為狼狽、最為恥辱的一次!

當時,韓成是把他拖進了船艙,扒掉了他的紅袍。

說起來,真是丟死人了!

朱允炆居然當眾揭他的傷疤!

本來是要修改一下歷史的,你這麼一說,這史還怎麼改?

我讓你說我把小船藏在大船下,你卻說我躲進了康郎山!

朱允炆,二孫,你的理解能力實在是太差了!

朱允炆歇了一口氣,準備繼續講述朱元璋的光輝歷史、描述朱元璋的高大形象。

“夠了,你給咱閉嘴!”朱元璋粗著脖子喊了一句。

朱允炆這才明白過來,剛才講的,好像有些不妥。

這段歷史,自己還沒有來得及和史官商量如何寫,今天就直接說出來了。

本以為,皇爺爺大度,不計較這些。

哪知道,剛才的講述,戳中了皇爺爺的痛處。

別說了,住口,夠了,給咱閉嘴,一次比一次嚴厲!

朱允炆剛才已經掉過淚,此時卻欲哭無淚。

正當朱允炆手足無措之時,朱元璋直接宣佈散朝。

正當文武百官走出大殿之時,朱元璋又大聲道:“允熥,你跟咱來養心殿。”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風流

師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