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裡轉了一圈,來到了養心殿。

朱允熥還是沒有透露那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允熥,陪咱再走一會兒。”

朱元璋帶著朱允熥、馬三保又在宮裡亂轉。

宮中的后妃、宮女、太監、皇孫們都知道了。

陛下今天的心情似乎很不錯,居然不在養心殿埋頭批摺子。

而是在宮裡邊慢悠悠地散步,和朱允熥聊得火熱。

後面還跟著一個叫馬三保的小太監。

這個小太監的衣服破了,臉上還有被鞭子抽出的血痕。

抽鞭子的人,是朱允炆。

大家都議論紛紛。

是陛下和朱允熥聽到了呂后和朱允熥抽打馬三保的聲音,及時進行了制止。

太監、宮女們都記住了這個馬三保。

馬三保可謂是否極泰來。

落在呂氏和朱允炆手中,不死也得脫層皮。

哪知道偏偏讓陛下看到了。

陛下親自把他帶走,並且陪著一起,在宮中轉了好圈。

平時,陛下勤於政務,是不散步的。

今天這個奇怪的舉動,分明是在告訴大家:馬三保是咱看上的人,你們誰也別想動他!一根毫毛都不行!

看來,馬三保早晚要當上司禮監少監,掌管十二監四司八局。

以後得多多巴結,就算巴結不上,也不敢稍有衝撞。

朱允熥陪著陛下散步,則更加耐人尋味。

陛下滿臉都是笑容,顯然和朱允熥在一起更加愉快!

朱允熥到底有什麼能耐?

課堂上照樣睡覺,朝堂上一言不發。

只有陛下問到了才肯說一句話,並且都是誰都能講出來的大話、空話。

看樣子,朱允熥的勢頭起來了,大有壓過朱允炆之勢。

原先,大家都以為是陛下老糊塗了。

現在,大家絕不這麼認為。

陛下能在地圖上一眼看出元主的藏身之處!

這種戰場的判斷力,恐怕還超過陛下在軍事上的巔峰時期。

但,朱允熥到底有何特別之處,誰也沒有看出來。

走到一處涼亭內,朱元璋停下了,嘆道:“世人都說皇帝好,又有誰知道皇帝的辛苦?”

「老朱,的確不容易。其實,設立一個內閣,就把皇帝給解脫出來了。」

「內閣由6人組成,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自抽調一名官員。」

「內閣是溝通皇帝與百官的紐帶。」

「所有的奏摺,先由6人內閣經研究給出初步意見,最後匯總到皇帝那裡,由皇帝決定。」

朱元璋仔細聽著,同時進行分析。

這個方法,倒也不錯,一個人的活,分給六個人幹!

但是,這樣一來,六個人就相當於六個丞相!

這樣就避免了一人獨大,最後禍亂朝廷。

「為了避免有人做大,可以實行內閣輪值制度。每人主事五天,五天之後輪流。」

「這樣一來,六個人的素質都可以同步提升。」

「內閣成員要使用家底清白的、職位不高、並且有以州縣任過職的官員兼職,掛名為翰林學士,品階不能高,也不能低。四品最好。」

「每年由皇帝對內閣成員進行考核,對六人進行排名。」

「最後一名,提拔為從三品外放或者在京城任虛職。」

「每個內閣成員,在內閣工作,最長不超過5年。」

「這就是本人改良版的內閣制度,能夠完美解決老朱的苦惱。」

「當然,我要是皇帝,內閣最好用制度固定下來。」

朱元璋聽到此,不由得仰天大笑!

朱允熥果然有大才!

在他看來,異常複雜的問題,居然被皇孫幾句話就解決了!

內閣分成六人,已經避免了權力集於一人。

內閣成員輪流主事,既可避免權力集中,又可提升每個人處理政務的能力。

內閣成員的品位不高,再加上每個人在內閣的時間不超過五年,成為權相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透過考核的名義,每年還可以對內閣成員進行調整。

對最後一名成員,最後還提拔一級!

不得不說,這個方法絕對可行!

把皇帝從繁重的批奏摺中解放出來,又能給國家培養一大批人才!

朱元璋在涼亭中踱起了步子,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越有可行性,越想越是興奮!

再看向朱允熥時,眼睛裡溢滿了欣賞。

自己的這個皇孫,真不知道腦子怎麼長的,居然想出來如此絕妙的方法!

自己也曾研究過歷史。

從秦漢以來,皇帝和丞相之間都是一對矛盾。

往往是開國皇帝能夠制約丞相,後面的皇帝稍弱,往往就產生了獨攬大權的丞相。

哪個朝代都沒有解決好這個矛盾。

到了自己這裡,還沒有死呢,胡惟庸這個的權相就出來了。

並且這個丞相還想造朱家的反!

一怒之下,廢掉了丞相這個職位。

但也苦了自己!

天天到夜裡,捶著自己的老寒腰,揉著自己的老花眼,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

哪知道,朱允熥只是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產生了一個全新的制度!

歷朝歷代的衰敗,基本都是從權相、奸相開始。

朱允熥的方法,完美地堵上了一切漏洞,說是兩全其美簡直太過謙虛。

不是兩全其美,而是十全其美,盡善盡美!

馬上實施!

朱元璋急不可耐地返回養心殿。

走得大步流星,彷彿一下子年輕了許多。

在遠處暗中觀察的人都感到了朱元璋精神狀態的變化。

有人在猜想,朱允熥恐怕沒什麼特別的才能,他只會哄人高興。

他是陛下的開心果,就像是東方朔對於漢武帝的作用。

這樣的人能夠贏得陛下的開心,但根本不可能坐到那個位置上!

朱元璋帶著馬三保走了。

朱允熥有了一種解脫的感覺,這皇宮裡,處處都是眼睛,處處都有目光,渾身不舒服!

根本不如自己的宅院自由自在!

走出宮門,還沒到院門呢,就發現前面圍著不少人,吵吵鬧鬧的,像個菜市場。

再一看,梅兒、蘭兒兩個小丫頭都站在院門口。

“麻煩通報一聲,下官吳敏行,特意拜見吳王。”

“麻煩收下我家老爺的拜帖!”

“麻煩轉告吳王,我們老爺明晚設宴,務請吳王前來吃酒。”

“請吳王吃酒,沒有你的份!我先到的,吳王理應到我們蔡府赴宴。”

“我們就在這兒等著,吳王估計馬上就回來了!”

……

朱允熥滿頭黑線。

這些趨炎附勢的官員們,明目張膽地聚集,這不是把自己架到火上烤嗎?

如果真的收下拜帖、趕赴宴會,豈不是要引起朱允炆和呂氏的猜忌?

老子還要苟六年,現在不是拉幫結派的時候。

朱允熥從街邊順手抄起了一根棍子。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世皇太子

嵐朋友

卡娜的沙龍

文中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