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走出營帳,忽然發現一個青巾蒙面的軍士在帳外不遠處呆立。

「這應該是火器營的軍士!」

「這個軍士的身形,看起來很眼熟啊。」

「似乎是在哪裡見過。」

「頭髮都花白了,年齡不小了。」

這名軍士,正是整天與火器營待在一起的朱元璋。

朱允熥說出來就出來了,朱元璋沒有來得及歸隊就被朱允熥看到了。

「閒來無事,那就跟火器營的人聊聊天。」

「將來,火器營必將升級迭代,成為諸軍兵種的頭牌。」

「此人年齡大了,應該是火器營的老人了,找他聊聊也不錯。」

「與普通軍士聊天,老朱也喜歡這麼幹。」

朱元璋一聽,朱允熥要找他聊天,心裡居然有一些緊張。

天啊,咱,作為堂堂的大明開國皇帝,還會忐忑。

三孫找咱來聊天,咱居然會緊張!

過去,三孫怕在咱面前暴露才華。

現在,都反過來了。

咱怕在三孫面前暴露身份。

這事,得給毛易交待好,千萬不能露陷。

“大爺,您是火器營的?”朱允熥問道。

朱元璋沒想到朱允熥直接叫自己大爺。

幸虧沒有叫差輩!

咱本來就是爺爺,三孫叫自己大爺,聽著相當不錯。

朱元璋點頭道:“吳王,咱是火器營的。”

朱允熥認真地看了一眼朱元璋:“你的聲音很熟悉,咱們好像見過,你的聲音我好像也聽過。”

朱元璋幸虧早有準備,在嘴裡含了兩個棗核,讓嘴開口小一些,把嗓子再壓低一下。

此前還在毛易面前經過了試驗。

聲音倒是變了不少,只是鳳陽的口音卻改變不了。

“世上的事說不清楚啊。火器營的弟兄還說咱跟皇上有點像呢。咱要是皇上,咱天天坐到龍椅上吃麵條、就大蒜。”

朱允熥笑了:“還別說,你跟皇上,還真是像呢。”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方出來的,長相、聲音總是有些像的。”

“哦,大爺你也是鳳陽的嗎?”

“對,對,咱也是鳳陽的,咱跟皇帝的年歲差不多,入行伍的時間也差不多,可是這人吶,同年不同命。”

“大爺,您老貴姓?”朱允熥問道。

朱元璋“恭謹”地答道:“吳王,千萬別客氣,咱姓畢,沒啥本事,就是老實,只混了個百戶,大家都叫咱老畢。”

“吳王,你身份尊貴,以後喊我老畢都行。”

朱元璋沒想到三孫會對一個普通的百戶如此客氣。

去年,三孫受騙去松江府就藩,在羅佃戶家裡吃住,最後還以咱的名義送給羅細戶十幾袋子糧食。

其中還有幾袋子優質稻種。

三孫過去儘管不受重視,但畢竟是皇孫,生活無憂,沒有吃過什麼苦。

哪知道三孫居然不嫌棄一個窮困潦倒的佃戶,也不管髒不髒,就在佃戶家裡吃住。

當時,咱還不理解三孫為什麼對百姓這麼好。

咱還以為三孫對羅佃戶那麼好,可能是一時衝動,大發惻隱之心。

現在看,三孫能一個軍士都能如此尊重!

“吳王,你作為全軍統制,忙得很啊。為啥跟咱這種身份的人聊天?”

朱元熥說道:“老畢,我看到你就感到親切呀,你就像我爺爺!可能,這就是緣分吧。”

“啥身份尊貴不尊貴的?往上數三代,誰還不是農民?”

“看不起農民,就是看不起我們自己。”

朱元璋點點頭,三孫對底層百姓、底層軍士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這一點,咱完全感受得到。

“老畢,你年齡這麼大了,怎麼還只是個百戶?”

朱元璋說道:“咱剛才講了嘛,同年不同命。咱吶,從小家裡窮,文化不高,能當個百戶就很不賴了。”

“老畢,你這個年齡應該是兒孫滿堂的時候,應該是在家裡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怎麼還在行伍裡待著?”

朱元璋說道:“兒孫倒也不少。”

朱元璋說不下去了,是因為編不下去了。

咱啥時候說過謊?

今天恐怕把一輩子的謊話全都說完了。

兒孫倒也不少,但為什麼還在火器營待著?

朱元璋正絞盡腦汁往下編,肩頭忽然被朱允熥拍了拍。

“老畢,抱歉啊。我是不是提到了不該說的?”

“老畢,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啊。你的兒孫不少,肯定過得都不怎麼好。”

“老畢你呢,肯定是個要強的人,想給兒孫創造好的生活條件,但也只是個百戶。”

“兒孫一多,未免會出幾個不成器的。五個指頭伸出來,還不一般長呢。”

“所以,老畢你也不必那麼要強,該回家回家,一直在火器營待著,總不是長法。”

朱元璋心說,三孫說的沒錯,咱的兒子中,就有那麼幾個不成器的。

孫子輩當中,不成器的當屬三孫了!

但是,去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咱能聽到三孫的心聲,這才發現三孫是天縱之才!

三孫不是不成器,而是大器!堪稱國之重器!

並且,在咱的兒孫當中,三孫允熥才是真正對咱好的人。

“吳王,我現在也是左右為難,眼看著年齡大了,沒給兒孫掙得多少家業,心中有愧呀。沒攢下幾個錢,回家恐怕連棺材板都置不齊六塊。”

朱允熥想了一下道:“老畢,你放心,這事,我來解決。”

“吳王,咱的家事,就不麻煩你了。”朱元璋擺了擺說。

“不,老畢,這事一定要解決。”朱允熥說道:“你這麼大年齡,能跟著跑到西域,這是冒了多大的風險啊。”

“以你的年齡,不跟著來西域,火器營的人,包括錦衣衛毛易,根本不會說啥。”

“可見,你家裡真是遇到難事了。”

“我覺得,我們既要表揚那些衝鋒陷陣的大將軍,又要肯定那些默默無聞、踏實做事的老黃牛。”

“等到西域戰事結束,我給毛易說一聲,給你多發一些補助。”

“當然,這些補助,足夠你以後花了。你拿著這些補助,回鄉好好抱孫子吧。”

“人家都說,隔輩親,親又親。老兒子,大孫子,老爺子的命。到時,你和你孫子待著,還真能多活十年呢。”

朱元璋心想,咱現在可不就是如此嗎?

看到四子、十四子、十六子就是親不起來。

看到孫子就滿心高興。

老兒子,大孫子,老爺子的命。

咱的老兒子死了,大孫子死了。

後來發現二孫子的心眼也是蠻多,咱心裡有膈應。

只有三孫,才是咱的命啊。

與三孫對話到現在,發現三孫說的每一句話都與他的心聲完全相符。

三孫,在與陌生人聊天的時候,反而放開了,拋開了一切偽裝!

所以,咱得繼續偽裝下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希望隊友是個正常人

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