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懷錦本想跟上去,但發現朱允熥與一名軍士聊得火熱,也就遠遠地看著。

心中不禁奇怪,火器營怎麼會有這麼老的兵?

也難怪火器營過去不怎麼受重視。

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火銃對於遊牧騎兵的打擊作用不強,而在於其治軍的鬆散。

他們平時的訓練主要有兩項考核指標:裝填的速度、射擊的準度。

與騎兵平時練力量、練騎術、練砍殺、練陣型的苦哈哈相比,火器營可算是最舒服的兵種了。

有人說,火器營都是關係營、養老營。

再一看,這個人的身影,與陛下好生相像啊。

“徐軍師在欣賞什麼呢?”

徐懷錦嚇了一跳。

原來是錦衣衛副指揮使毛易來了。

毛易不僅帶了幾十名錦衣衛,還管著500人的火器營。

徐懷錦作為女子,在朝廷中沒有任何官職,當然也就不怕錦衣衛。

“毛大人,你看,那個老軍士是你手下吧?”徐懷錦問道。

毛易道:“對,他姓畢,是一名百戶。”

“我看不像,我怎麼覺得他跟陛下很像呢。”徐懷錦說道:“而且這名百戶,沒有絲毫拘謹。”

毛易嘿嘿一笑:“徐軍師,你雖然在排兵佈陣、戰場排程上高人一籌,但您對於軍士恐怕瞭解不夠啊。”

“像畢百戶,六十多歲了,一直在軍營,為什麼?”

“這就叫做老兵油子,啥陣仗都見過,生生死死也不知道多少回了,有什麼可拘謹的?”

“徐軍師,我告訴你啊。對於老畢,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不要對任何人說起。”

毛易說完,轉身就走。

朱元璋看到了遠處的徐懷錦和毛易,忽然想了解一下三孫對於徐懷錦究竟有沒有那方面的意思。

“吳王,我看那個徐軍師,好像對你有意思。”

朱允熥回頭一看笑道:“老畢別瞎說,徐軍師不會對我有意思。這種才女,根本看不中我。”

“像徐軍師看中的,就是那些人酸裡巴嘰的,會吟詩作賦的,會寫那種乾巴巴的八股文的。”

“而徐軍師看中的這些,恰恰是我最不看中的。”

“這一點上,我對老朱,呃,我對皇帝還是很佩服的。”

“那些顯擺文采、寫得臭長的文章,根本是華而不實啊,所以就賞給這些官員一頓板子。”

“咱們的皇帝是少有的注重實際、不玩虛套的皇帝,所以,他把陶成道找回來,成立大明科技院,為的就是給軍士們造更好的武器裝備。”

朱元璋心下感動,這些事其實都是三孫做的啊。

在陌生人面前,三孫也不忘把這些功勞放到咱頭上。

還有羅佃戶得到的糧食和種子,三孫都說是咱送的。

三孫時時處處維護咱的形象,替咱在民間播撒恩德。

四子、二孫能做到嗎?

他們做不到啊。

不過,三孫又跑題了。

剛說著徐懷錦呢,三孫怎麼又扯到咱身上了?

“咳,咳,吳王,皇帝的事最好別提。不管徐軍師能不能看中你,關鍵是你能不能看中她!”

“你只要看中她,這是她的福份!求都求不來呢。”

朱允熥道:“老畢,啥看中看不中的?看中有兩種。”

“一個是生理上的,一個是心理上的。”

“老畢,不瞞你說,看到徐懷錦啊,我有時候還真衝動,你懂的。”

“但是呢,有衝動不代表就看上。還得有心理上的,比如說,心理依賴,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些。哈哈。”

“咱不懂啥生理、啥心理的,咱就喜歡馬,呃,馬馬虎虎就行了。”朱元璋差一點把“馬姑娘、馬皇后”脫口而出。

朱允熥說道:“戀愛、婚姻這是大事,怎麼能馬馬虎慮、湊湊合合?”

朱元璋沒想到,徐懷錦居然還達不到三孫的要求!

多少人想娶徐懷錦而不得!

三孫居然認為,娶徐懷錦就是馬馬虎虎、湊湊合合!

“老畢,是不是人老了,都喜歡催婚?都喜歡給人介紹?”朱允熥苦笑一聲:“老畢你是不知道啊,我爺爺就想給我介紹物件。”

“是嗎,皇帝介紹的物件,肯定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姑娘了。”朱元璋作出一副羨慕的表情。

朱允熥搖了搖頭:“老畢,你不瞭解我皇爺爺。他這個人,好處和優點就不再說了。”

不瞭解你皇爺爺?咱就是你皇爺爺,咱還不瞭解咱?

好處和優點不說了,三孫接著要說咱的壞處和缺點了!

“皇爺爺長得醜,審美方面有一些問題啊。他說要給我說個媳婦,要是給我找個醜八怪怎麼辦?所以被我嚴辭拒絕!”

朱元璋無語了,咱長得不是醜,咱是,長得特別!

三孫是不是太片面了,咱給你找的,一定是個醜八怪?

“老畢,我剛才看到毛易了。他好像很關注你呀,是不是你經常溜號不訓練,他對你不滿?”

“他要是對你不滿意,你給我說。怎麼說,也得照顧一下年齡大的。”

三孫,毛易當然得當注咱,但是他,敢對咱不滿?!給他十個膽子!

朱元璋裝作一副感激的樣子說:“吳王,那可就多謝了。我這老胳膊老腿的,訓練的時候也不敢長,就喜歡出來走走轉轉。”

朱允熥朝毛易招了招手。

毛易趕快走了過來,心中懷疑,難不成吳王看出來了?

也不對,要是吳王認出陛下了,陛下也不可能仍然用青巾蒙面。

“毛指揮使,老畢是火器營的百戶,這麼大年齡,訓練啥的不能和其他人同等要求,要適當照顧。”

毛易哪知道吳王提出這麼個要求,哪兒能不答應呢。

要是訓練時與其他人同等要求,陛下還不整死我?!

“吳王真是愛兵如子,有陛下的風範!我替畢百戶謝謝您了。”

毛易這句話可謂是一蝦兩吃,既捧了吳王,又讚了陛下。

這時,徐懷錦、吳監軍、平安來了。

毛易與朱元璋往遠處走了一段距離,停下了。

“吳王,情況不太妙!”平安說道。

“有什麼大不了的?說。”

平安的先鋒軍派出了幾個方面的斥候,發現陸陸續續有騎兵向瓜州趕來。

已經趕到的胡人,有兩萬之多。

透過望遠鏡觀察,西北方向有煙塵騰起,來的胡人騎兵應該不少於萬人。

“吳王,我們越深入,恐怕胡人集結得就越多。我們要當即立斷了。”吳監軍說道。

“怎麼斷?”朱允熥問道。

“要麼,第一時間攻下瓜州,補給充足之後,撤回嘉峪關。”

“要麼,現在就走,撤回嘉峪關!”

朱允熥笑了:“你的意思其實是一條:撤回嘉峪關!”

吳伯宗道:“情勢危急,不得不撤!”

“你直接說好了:情勢危急,不得不逃!”

朱允熥冷笑一聲道:“吳監軍,請教一下,逃字怎麼寫?”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華夏曆史體驗,震撼提瓦特

狗糧分你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