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帶著部隊行進了三天。

常升心想,就這種走法,哪裡是像打仗的?

這種走法,相當於三五好友,外出遊山玩水!

平安作為先鋒急著往前趕,哪知道允熥讓人通知前面,別走太快,壓住節奏。

徐懷錦真是看不透朱允熥了。

你說他笨吧,他又偏偏知道黃金分割律!還偏偏能把黃金分割律應用於戰場。

關鍵是,打勝了!

你說他聰明吧,但偏偏連最基本的行軍打仗規矩都不懂。

既然是追擊兀納失裡,那麼肯定是全速前進。

兵貴神速的道理,吳王朱允熥不知道嗎?

吳王如此做,分明是讓兀納失裡做好充分的準備!

戰場上,攻其不備才能收到奇效!

吳王這麼行軍,完全是有悖常理。

因為吳王剛剛打了一場勝仗,再加上他是全軍統制,徐懷錦忍住了,沒有提出質疑。

這時,平安派人報告訊息:前軍已經看到了瓜州城,並且那個使錘子的胡人將軍帶人出來了。

平安已與敵陣相距三里相望。

胡人一直按兵不動,雙方在僵持。

“哈哈,錘子胡人,搞不清楚怎麼回事,暫時不敢出擊。”

“告訴平安,不要搞僵持了,該怎麼打,還用我教嗎?”朱允熥說道:“告訴他,按徐軍師上次說的辦!”

徐懷錦這下明白了。

朱允熥上次把功勞推到她身上了。

徐懷錦也把打蛇打七寸的事情解釋清楚了,就是黃金分割律。

平安只要率先進攻,對著胡人陣型的黃金分割點猛攻就行了。

吳伯宗說道:“平安領一衛在前,恐怕力量太過單薄,我們得趕過去支援。”

朱允熥說道:“不用支援平安,平安要是連錘子將軍都搞不定,他就不是平安了!”

“我得先搞定後面的那支部隊!”

後面那支部隊?

就是一直尾隨在後面的那支騎兵?

這五百人管什麼用?

朱允熥一直奇怪,這五百人一直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面,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們難道就沒有發現他們已經被發現了嗎?

徐懷錦簡直是沒辦法了,前面馬上就要打仗了,你作為統制,卻去管後面那五百人!

這五百人能有什麼威脅?

藍壽作為後軍,能解決不了嗎?

這時,後面颳起一股煙塵,一隊人馬趕了過來。

領頭的,居然是藍壽。

藍壽只帶了幾個親衛,後面跟著的居然就是那支穿胡服氈帽、用青巾蒙面的部隊。

自己人!

如果不是自己人,藍壽肯定就會把他們綁起來,不可能只帶幾名親衛。

“允熥,你看看,是誰來了?”

為首一人,揭開了蒙面青巾。

原來,是錦衣衛副指揮使毛易!

“毛指揮使,你怎麼來了?我爺爺呢?”朱允熥急忙問道。

毛易說道:“吳王,陛下對您放心不下,特意命我帶上火器營五百兄弟隨後趕來。”

朱允熥半信半疑:“不對吧,對我放心不下?那你們為什麼一直尾隨在後面,直接找我不就得了嗎?用得著搞得這麼神神秘秘的?”

毛易笑道:“陛下擔心吳王會拒絕,說您會把我們趕回去保護好陛下,因此,要我們快到瓜州時再跟上來。”

“是嗎?沒想到爺爺還這麼細心。”朱允熥又問道:“你們穿著胡人的衣服,蒙著面幹什麼?”

“吳王,我們五百人從嘉峪關出發,如果不這樣,怕被胡人給盯上。”

“您知道,火器營的火銃放不了幾槍。沒有騎兵的保護,我們只能這樣了。”

“再說了,我們發現了一個好處,有青巾蒙面,既能防風沙,又能防止火銃的煙氣傷到臉、燻著眼。”

朱允熥問道:“陛下呢,陛下怎麼辦?”

“慶王的兵馬將陸續到達嘉峪關,吳王儘管放心,陛下在嘉峪關等著您凱旋呢。”毛易對答如流。

朱允熥心想,火器營來就來吧,只要朱元璋不來就行。

其實,朱允熥哪裡知道,朱元璋此時正在火器營裡。

朱允熥帶著人馬走後不久,朱元璋就叫來了毛易。

朱元璋告訴毛易,朱允熥雖說是統制,但是太過年輕,自己放心不下,所以得悄悄地跟上他們。

朱元璋又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慶王。

慶王急忙阻攔,因為一旦西去,就等於離開了大明的土地,人生地不熟,前方可謂是危險重重。

朱元璋說道:“咱說過,一定要抓住兀納失裡。允熥帶兵前去,咱放心不下。”

朱元璋一旦作出了決定,任誰也不能改變。

慶王也只好讓自己的兵馬趕快到嘉峪關,隨時關注著前方戰事,也可以隨時對父皇進行支援。

走出嘉峪關十里,朱元璋讓毛易將準備好的服裝和青巾都戴上。

毛易有些不解。

朱元璋說道:“你當爺爺的時候就明白了。咱這麼做,就是不想讓允熥知道咱在。要是知道咱在,他就有指望。”

“只有當他沒有人指靠的時候,才能真正的成長起來、成熟起來。”

“但是,咱又不能讓允熥一個人冒險。萬一他作出錯誤決策,咱到時能及時糾正他。”

毛易明白了,陛下這是在刻意培養朱允熥啊。

為了培養朱允熥,陛下寧願蒙著面,悄悄跟著朱允熥!

朱允熥戰事順遂就算了,如果戰事不順,陛下這個時候才有可能露面。

因此,陛下這才用青巾蒙面,並讓所有的火器營軍士都用青巾蒙面。

這樣的話,陛下就可以在隊伍中不被任何人發現。

毛易陪著陛下從應天出發前,頂頭上司蔣瓛告訴他,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得罪吳王朱允熥。

現在,毛易終於理解了。

吳王朱允熥,才是陛下真正中意的儲君!

對於陛下的決定,毛易是不折不扣地落實,將所有火器營的軍士叫過來,說了陛下的決定。

所有的軍士居然都高興起來,這樣一來,他們就有了打仗的機會!

吳王那是什麼人?那是讓陛下重新重視火器營的人!

大明的火器專家陶成道又回來了,不都是因為吳王嗎?

而陛下假扮火器營的一員,讓軍士們吃驚的同時,又感到親切無比。

陛下從二十五歲起加入郭子興紅巾軍起義後經歷戰鬥戰役大大小小無數場戰役,從最基層的勇夫幹起,每日和一堆臭味相投計程車兵吃喝睡都在一起。

在朱元璋的初期一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和這些士兵度過的。

錦衣衛百戶萬成等軍官曾經打死一名士兵,朱元璋將這些軍官全部處死。

平陽守禦千戶彭友文和謝成這兩個人貪汙士兵俸祿,士兵們去找他們討要,但是這二人卻互相推諉,爭說沒有下發。

士兵沒有辦法但是又不能翹班,否則依然會按法律論處。

士兵們拿不到俸祿最後居然餓死了一百多人。

朱元璋得知士兵們寧願餓死也不違反自己的規定,感動之餘也勃然大怒。

朱元璋將兩名千戶交由其他士兵出氣,最後兩人被雙雙捅死。

火器營的軍士們知道,陛下自從參加隊伍起,就與底層的軍士打成一片!

後來陛下坐了江山,對貪官汙吏那是殺氣騰騰、絕不手軟。

但對於百姓、對於底層軍士,陛下的態度好得很。

現在,陛下又要與大家待在一起了!

個個都胸膛挺起、自豪無比!

朱元璋年齡大,不能當普通一兵,於是被毛易安排為百戶。

因為朱元璋被大家尊稱為陛下,因此,大家都稱他為老畢或者畢百戶。

“毛易,請您帶上火器營,去找平安。火器營應該配屬給先鋒軍。”

朱允熥剛說完,毛易就說道:“吳王,陛下交待過了,火器營的任務是護衛您的周全。無論如何,火器營都不得離開您的視線。”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風流

師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