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道:“糧食這麼多,吃不完,留給胡人嗎?”

“每到一座城,都要先休整!吃好睡好,養足精神,以利再戰!”

“我們要佔領西域,不是三五天的事情,要作長遠打算。”

“吃不好睡不好,身體拖垮了,還怎麼打仗?”

“你們真要是著急追趕兀納失裡,那就每人多做個糧袋子,能帶多少帶多少。”

“我們要善於發動大家,想出辦法做出乾糧,存放得久一些。”

“現在肉乾已經不多了,得想辦法做出其他的乾糧來。”

「糧草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

「問題是不能把胡人追得太緊、太苦!」

「追得急了,兀納失裡還沒有做好準備,這就不好玩了!」

「我得等兀納失裡趕到玉門關,做好一切防禦。」

「玉門關與瓜州不同。」

「我們現在攻打玉門關,簡直不要太簡單!」

「玉門關與嘉峪關一樣!我們從東往西打,太容易了。」

「因為當年留下的關牆,就是為了防備從西而來的胡人。」

「兀納失裡到了玉門關,基本上得重新構築防禦工事。」

「背靠著玉門關,對於兀納失裡來說,關牆基本沒有用處!」

「甚至在他們潰敗之時,玉門關的關牆會成為他們逃命時的障礙。」

朱元璋聽到這裡,感到有些汗顏。

自己還是陷入了思維定勢啊,三孫考慮得就是全面。

感到兀納失裡據守在玉門關,我們就不好辦了。

其實他們守住玉門關的難度太大了。

玉門關與瓜州城不一樣。

瓜州城就是一個四面有城牆的城,胡人據城而守,想攻下來,就得付出很大代價。

玉門關只有一面關牆,防西不防東!

而我大明軍隊則是從東面而來!

難怪,三孫不著急啊。

說不定兀納失裡現在正在忙著在玉門關做拒馬、挖壕溝呢!

「沒有做好準備的兀納失裡很容易被抓住。」

「平安他們要是直接抓住了兀納失裡,怎麼辦?」

「這個時候,我難道還能把兀納失裡給放了?」

「雖說我可以向大家解釋,可以繼續佔領和控制西域。」

「但是沒有了兀納失裡,我就失去了運輸大隊長啊。」

「再往西打,不僅失去了出征的道義和名義,更是讓我無法解釋各類補給的來源!」

「還有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

「兀納失裡只要被我們抓住,所有的軍士恐怕會失去前進的動力!」

「兀納失裡只要抓不住,我都有理由讓大家繼續向西征伐!」

「因為,抓住兀納失裡,這是皇帝定下來的任務,必須完成。」

「任務一旦完成,部隊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

「任務一旦完成,思鄉、厭戰、疲憊、消沉等各種情緒一股腦湧來!」

朱元璋這下子真服了,三孫為了佔領和控制西域,真的是用心良苦!

三孫說,抓住了兀納失裡,就失去了運輸大隊長,就無法解釋各類補給的來源!

這句心聲到底是什麼意思?

三孫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生擒兀納失裡,是咱定下的任務。

一旦抓住了兀納失裡,真不保準大家會怎麼想。

將領可能會好一些,但那些普通軍士恐怕就不願意再往西打了。

此時,朱允熥喝了一杯毛臺道:“你們有誰知道唐代的裴寂?”

吳伯宗笑了:“唐代的裴寂?是著名的常敗將軍啊,從來沒有打過勝仗。”

朱允熥說道:“你們要多向裴寂學習!”

啊,吳伯宗尷尬了。

剛剛說唐代的裴寂是個常敗將軍,朱允熥就馬上說要向裴寂學習。

其他人也都愣了,吳王難道對裴寂不瞭解嗎?

不說吳伯宗,其他人對唐代的裴寂的事蹟也都瞭解。

吳伯宗道:“吳王,我記得陛下與徐達說過裴寂的事情,說裴寂就是個草包啊。”

徐懷錦也有些奇怪,陛下都看不起裴寂,吳王怎麼反而推崇起他了?

“裴寂當過唐朝的宰相,深得唐高祖李淵的信任。他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更是唐高祖李淵的左膀右臂。”

朱允熥說道:“一個草包,能當上宰相?還是開國功臣?難道李淵也是個白痴不成?”

朱元璋心想,草包上到高位的,太多了!

“李淵在太原起兵時,裴寂將本來獻於隋朝的糧食、馬匹、武器統統轉送給了李淵。”

“這是李淵起步階段最重要的助力。憑藉這個,他完全當得起開國功臣這個名號。”

“當然,他不善於打仗。他最厲害的是後勤!”

“就如同李善長,李善長最擅長的就是後勤,負責搞物資保障。”

“裴寂最大的功績是後勤。”

“我最欣賞他的一點是,善於鑽研。他雖然打仗不行,但他在行軍途中發明了一種食品。”

“當時李淵在行軍途中,不斷吸收新計程車兵加入。糧食問題就成了大問題。”

“為此,同在行軍途中的裴寂發明了月餅。”

“當時,他看到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就把這種食品叫做月餅。”

“月餅既方便攜帶,又能儲存較長時間,更能補充軍士的體力,成功地為李淵解決了大難題。”

這時,大家才明白,朱允熥原來是想讓大家想辦法,把糧食變成像月餅一樣易攜帶、能儲存的軍糧。

朱元璋還不知道月餅居然是裴寂發明的。

“還有,我們也要向關中禮泉人學習。因為關中禮泉人發明了禮泉烙面!”

朱允熥扯下一塊羊肉道:“禮泉烙面是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這種面,既能幹吃,又能泡著吃。”

“你們千萬不要小看禮泉烙面在軍事方面的巨大作用。”

“禮泉烙面發明於商末周初,因其存貯期長、方便攜帶、熱湯沖泡即成麵食的獨特優點,被周武王選定為伐紂途中的軍用伙食。”

“久居關中平原的數萬軍士,揹負著烙面開進中原,打敗了商紂王,開闢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

朱元璋心道,三孫,你早說啊!

咱在長安待了好幾天,禮泉烙面就在關中,當時給秦王說一聲,讓當地多做禮泉烙面帶過來多簡單啊。

“我想告訴大家的事,我們自己發明的東西,最後成就了他人!”

“比如說吧,這月餅、禮泉烙面等許多食品,都被人家學走了!”

“特別是西域一帶的人,他們就這樣做成食品。他們把這些食品大量存放於沙漠、戈壁之中。”

“為什麼這樣呢,就如同深山老林的獵人,特別是北方常年積雪的地方,他們會把食品藏在山中各種地方。”

“萬一他們迷路,或者是大雪封山,他們就能找到這些藏好的食品,從而維持生命。”

“在西域,到處都是沙漠。他們把這些食品藏起來,就是防止長時間得不到補給。”

“我們今後不知道要穿越多少沙漠,倒也不必過於擔心補給的問題。”

「唉,沒想到騙人,也挺費腦筋!」

「為了讓今後的行動變得更加合理,為了不引起大家的懷疑,不得不提前做好鋪墊!」

朱元璋心道,三孫又要騙人了!

在沙漠之中,最重要的不是什麼糧食,而是水!

為了讓大家西進,為了打消大家對於沙漠行軍的擔心,三孫真可謂是處心積慮!

兩天之後,終於把所有糧草消耗得差不多了。

每個軍士都多帶了好幾個糧袋和好幾個水囊。

依著吳王的做派,從瓜州前往玉門關,肯定是悠哉悠哉的。

而且,胡人逃走時,根本顧不上牽多餘的馬。

剩下的一萬多匹馬自然都得帶上,這樣一來,又能帶走不少糧草。

終於,吳王決定離開瓜州城,向玉門關進發。

可惜的是,那臺挖掘機再次向俘虜們展示之後,能量耗光,只能留在瓜州了。

剛出瓜州沒多久,平安派出的斥候緊急回報:兀納失裡沒到玉門關,而是分兵了,一路向南,一路向北。

朱允熥急道:“老畢,地圖!”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開局震驚秦始皇

搬運工1號

山海經之吞噬

綠皮紫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