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已經習慣了“老畢”“畢百戶”的稱呼。

因為他經常在朱允熥左近轉悠。

朱允熥圖方便,也沒有客氣,就讓“畢百戶”隨時給他拿著地圖和望遠鏡。

毛易和火器營的軍士們都感到好笑。

這一對爺孫啊,可真是有意思。

陛下為了不讓吳王發現他偷偷地跟過來,居然真給朱允熥打了下手。

諸將都圍了過來,看起了地圖。

此事,很是蹊蹺!

兀納失裡兵分兩路,一路向北,那是山——馬鬃山!

一路向南,那是更高的山——阿爾金山!

徐懷錦道:“作為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很少上山。”

“像北宋時期的奚族上山,在興安嶺裡生活,純粹是被金人所迫。”

“山中除了有雪,並無糧草補給,他們上山做什麼?”

吳伯宗道:“河西走廊一帶,所有的河流,水源都在雪山。”

“他們分兩路上山,難不成是在做水的文章?”

朱允熥意外地看了一眼吳伯宗,沒想到這個文人倒是有幾分眼力。

兀納失裡分兩路上山,肯定不是爬山賞景的。

徐懷錦一驚:“他們想在河流上游攔壩蓄水,待我軍到後,瞬間開壩放水?”

常升道:“不可能吧。這一帶的河面都不寬,很容易涉水而過。就算瞬間放水,也完全來得及躲避!”

常森附和道:“是啊,只要我們晚上不行軍,晚上也不要在河邊宿營,胡人的計策不就失靈了?”

徐懷錦說道:“胡人在山上攔壩,未必就是想衝死、沖走我軍多少人馬。”

“他們的目的可能就是利用河流突然漲水,將我軍自然切割成幾好個部分。”

徐懷錦指了一下地圖:“這裡,就是最大的一條河,疏勒河。隔著幾里,就有幾條小的河流。”

“胡人如果在山上攔壩,這些小河流就會變成大河。”

大家都明白了徐懷錦的意思。

胡人這是想利用這幾條大小不一的河流,對我軍切割成幾塊,彼此不能相顧。

而這時,胡人的騎兵突然湧出,對最前面或最後面的一部實施殲滅。

胡人可能也不求打垮全部明軍,他們只要全殲一部,就可以達到目標。

因為,明軍沒有兵員補充,經不起消耗。

眾人就這個問題紛紛議論起來。

還是徐懷錦提出瞭解決的辦法:五路大軍採取少行多列、齊頭並進的辦法,快速透過河流。

這樣就可以避免行軍隊伍過長,被河流分割包圍。

常森道:“胡人也不好掌握時機啊,他們怎麼知道我們何時到河邊?”

“胡人放水放早了,我們停下了,放晚了,我們過去了。”

朱元璋感到常森學會思考了,特別是學會站在胡人的角度來思考了。

徐懷錦道:“胡人有的是辦法!他們貼地聽馬蹄、判遠近的本事,可謂是獨步天下。”

“而且這一路上他們可以用烽火來傳遞訊號。他們可以同時燃起幾堆狼煙,直直豎向天空的狼煙,有幾根就可以代表不同的含義。”

朱允熥道:“放心好了,胡人哪兒有那麼多心眼?”

“我們想得太多,反而讓我們束手束腳,前怕狼後怕虎的。”

“現在,是我們打了勝仗,我們追著兀納失裡跑!害怕的應該是他們。”

“走,前左中右後,一字長蛇陣,勻速前進,目標:玉門關!”

啊,朱允熥居然沒有采取任何人的建議!

一字長蛇陣,這不是明擺著讓胡人分割?

還勻速前進?

勻速前進,豈不是讓胡人準確地判斷出我們的行軍速度,早早就做好準備?

但朱允熥的前幾次的勝利已經樹立了一定權威。

雖有疑問,但大家還是照做了。

朱元璋心想,三孫,你這樣不妥啊。

徐家丫頭說得有道理!

兀納失裡能聯合這麼多部落,絕不是什麼簡單人物。

他們分成兩路,南北兩路上山,一定有陰謀詭計。

這些沒有搞清楚,怎麼可以貿然出發?

那天晚上,胡人在城中製造毒煙濃霧,差一點困住了咱們三人。

這個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雖說是兀納失裡打了敗仗,倉皇逃跑,但人家熟悉地形!

我們雖說有個地圖,但其準確度有多高呢?

這幾條河流現在到底是個什麼狀況,誰能清楚?

斥候剛才也說了,他們只是遠遠地跟蹤,也沒有近看。

這些事情搞不清楚,真的不敢輕舉妄動啊。

要不要給毛易說一聲,讓毛易去勸一勸三孫?

「吳伯宗提出的問題不錯,看來,燕王朱棣的眼光還是不錯的。」

「吳伯宗既能當監軍,也能當軍師。」

「徐懷錦的分析也很到位。」

「難得的是,常升、常森兩個舅舅也會學了思考,而且是多角度的。」

朱元璋一愣,原來,三孫心裡是認同他們的。

原來,三孫並沒有狂妄自大!

「我們擺出一字長蛇陣行進,就是要讓胡人堅信我們已經進入了他們的圈套。」

「我們行軍途中需要注意附近的狼煙有沒有異常。」

「我們保持勻速前進,等快到了河邊,前軍停住等後軍。」

「等到集結完畢,呈橫隊橫渡,突然加速過河。」

「此時胡人放水,將我們的後路截斷。」

「但這又如何呢?因為我就沒有想過退路。」

「前進,前進!」

「西進,西進!」

「等我東返之時,就是西域平定之日。」

朱元璋這才放下心來,果然,三孫早有定計!

吳伯宗突然道:“下官感到,胡人進山,未必就是攔壩蓄水。要形成足夠的水量,必須有夠很高的壩。”

“胡人擅長騎射,並不善於築壩攔水。他們如此做,恐怕是事半功倍,甚至是徒勞無功。”

大家都停了下來,吃驚地看著吳伯宗。

常升想,這麼說來,胡人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難道胡人的目的是:吸引我們進山?

在山裡,胡人仗著地形熟悉,提前設伏?

常升說出來判斷之後,吳伯宗說道:“山地作戰,胡人更不是我們的對手!”

“山地作戰,騎兵衝鋒的優勢就蕩然無存。這對於胡人極為不利,他們絕不會因此而上山。”

“下官判斷,他們分成兩路進山,只是一記虛招。”

吳伯宗見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不禁有些得意:“假如我是兀納失裡,我會讓大部隊進山之後,再從另一邊下山回到玉門關。”

“剩下幾個人守在河之上游,看著遠處的訊號下手。”

常升道:“區區幾個人,如何下手?”

吳伯宗道:“很簡單,投毒!”

朱允熥不屑道:“投毒,那得多大量啊。就算有毒,我們不喝就完事了嘛。不要把胡人想得那麼複雜!”

大家繼續前行。

吳伯宗低下頭,突然精光大盛。

投毒?投毒!

真到萬不得已,只有採取這種辦法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時空協奏曲

馬公灘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