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喊聲越來越大。

朱元璋內心也不禁高興起來,三孫,這種場合下,看你怎麼辦!

“允熥,今日朝堂之上,大臣們都彈劾你。這些,你都看看吧。”

朱元璋示意之下,劉洪帶著的幾個太監把抬來的大竹筐又抬過來了。

朱元璋一掀筐子,摺子都傾倒在地上。

“這些,都是。”

朱元璋表面淡定,內心有些小激動。

今天這種場合,很是難得啊。

三孫,這次是不是該站出來了?

再整個比熱氣球更厲害的東西出來,讓他們見識見識!

三孫的口才不是很好嘛?

今天,這麼多人,多好的時機!

三孫,施展出你的口才,懟他們!

讓這些個酸文士們看一看,咱中意的三孫,絕不是什麼瓤茬!

懟人,特別是懟這些文人,沒有一些功底怎麼行?

懟得越狠,三孫就暴露得越多!

不信這些個文臣士子們看不出來!

三孫,快,快,快,發飈,發飈,發飈!

「太好了,彈劾我的人,這麼多!」

「外面還來了一大波!」

「先不急,是不是還有人沒有來?」

「但願,再多來一些人!」

「這種事情,當然是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啊。」

朱元璋白了一眼朱允熥,三孫,這個時候了,還不發飈?

三孫居然嫌彈劾他的人太少!

之所以沒發飈,是因為人數不夠,配不上他的一次發飈?

是不是還有很多人沒有來,他沒有發飈的動力和慾望?

這樣也好啊,人越多越好!

人越多,三孫發起飈來,才能讓大家看到一個全新的、不一樣的吳王!

不用咱解釋了,大家就可以看到吳王朱允熥,非復吳下阿蒙!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更何況,三孫顯示他在技術方面的才能,已經好多天了。

過去,他懟過不少文臣,大家居然沒有看出來三孫的口才!

口才的背後是什麼,是文才!是腦子反應快!

能把文臣懟得無話可講,你能說咱三孫是廢物?

既然三孫嫌人少,搞一個大場面,那就滿足你!

“蔣瓛,周知京中七品以上文官,兩柱香內到這裡來,”朱元璋說道:“院子太小,就讓他們在外面站著。”

齊泰等人大喜,陛下,這是要搞大了。

七品以上文官都到這裡來,顯然是要懲罰吳王朱允熥了。

因為陛下不可能把七品以上文官以及在外面的幾百名文人士子、國子監監生都給處理了。

並且,陛下讓文官來,沒有讓武官來。

這說明,陛下在處理朱允熥的時候,不想有任何阻力!

剛才在朝堂上,正是以藍玉為首的武將們反對,才讓陛下沒有當即下定決心。

陛下叫來七品以上的文官,搞這麼大陣勢,顯然是要整朱允熥了。

終於,要達到自己的目標了。

楊溥、鐵鉉都擔心起來。

這麼多文官、文人和監生們聯合起來!

這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吳王所做之事,仔細想來,對於國家、對於大明來講,好處巨大。

相對於三黃五帝時期,人們的活動範圍變大了,這是因為路的延伸、車的改進。

開墾的土地以及人口都增加了,這是因為種子、農具的改良。

現在連平民百姓家中都有《大誥》等書,這是因為紙張以及印刷術的發明。

朝廷上下之所以對技術不重視甚至是嗤之以鼻,主要是因為掌權的官員不是工匠出身。

自己也一樣,都是讀著聖賢書長大的。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已經深入骨髓。

只是在接觸吳王之後,對於技術的偏見才有所糾正。

從根子上講,吳王的所作所為,特別是成立大明科技院,將會動搖大明以儒立國的根本、打亂士農工商的次序,長此以往,會影響文人士子們的利益。

但是,吳王似乎是太急了,有些事可做不可說,可說不可做。

陛下這次怎麼辦?真的要懲罰吳王嗎?

京中文官接到通知之時,個個都興奮起來。

又穿起官服,或疾走,或坐轎,急急朝吳王朱允熥的府上趕過來。

看來,陛下要當著所有人的面,宣佈對吳王的處理結果。

蔣瓛前來複命,所有在京七品以上文官都到了,在院外候旨。

“讓他們都豎著耳朵聽著,還有,把院門開啟!”

朱元璋一聲令下,吳王府的兩扇大門開啟了。

「老朱怎麼回事,怎麼還不發飈?」

「老朱,搞這麼大的陣勢,應該發飈了!」

「為了老朱的發飈,我等得花兒也謝了。」

朱元璋愣了,到底誰在等誰發飈?

咱等三孫發飈,三孫卻在等咱發飈!

原來,三孫嫌人少,是怕自己發飈不夠!

三孫,這次是想搞什麼事?

「這次老朱該發飈了。」

「最好把我攆走,攆得遠遠的!」

「哪怕擼掉我的吳王之位,只要放我出去。」

「放我出去,天大地大,處處都是封地!」

「我的地盤我作主!」

「就按朱允炆上次的提議,封我為隴王也可以。」

「前往大西北,多爽啊。」

「河西走廊,這是東西方交通的陸路交通。此時,還不通。」

「還有老朱下旨建造的嘉峪關,天下第一關,一定去看看。」

「嘉峪關往西,就是哈密!」

「哈密,是絲綢之路的咽喉。」

「哈密,可謂是西域襟喉、中花拱衛,西域之門戶。」

「控制哈密,就控制了整個西域。」

「現在,西域還不在我大明的控制範圍。」

「因為有哈密王兀納失裡,大明與西方諸國交流的通道被斷掉了。」

「如果封我為隴王,我首先是控制哈密,幹掉兀納失裡!」

「之後,我要到天山去牧馬,吃吐魯番的葡萄,娶達阪城的姑娘,到火焰山上取取暖,到天池裡洗洗腳!」

朱元璋聽到此,才明白三孫,還打著離開咱、去封地的主意!

離開咱,三孫是認真的!

為了離開咱,三孫寧願不要吳王的封號,寧願被封到遠在西北的苦寒之地去!

三孫寧願喝西北風、吃大漠沙!

在別人看來是鳥不拉屎的地方,三孫卻認為風景秀美。

哈密?

哈密!

三孫居然對哈密感興趣!

三孫要控制哈密!

三孫要幹掉兀納失裡!

三孫不再苟了嗎?

是不是把三孫真的放出去?

就讓他到西域折騰去,說不定給大明又爭得一大塊國土!

兀納失裡是蒙元的後裔,佔據哈密多年。

洪武十三年,咱派都督濮英屯兵西涼,進兵哈密。

仗還沒有打呢,哈密王兀納失裡遣使請降。

洪武十四年,哈密使臣回回阿老丁向朝廷貢馬,詔賜文綺,遣往畏兀兒地方宣諭。

洪武二十三年,哈密王兀納失裡遣長史阿思蘭沙、馬黑木沙貢馬。

近兩年,哈密以西諸國沒有再進貢,邊地也沒有訊息傳來。

看來,是三孫所說的原因:哈密王兀納失裡阻止了西域諸部與大明的來往!

這,無疑是個重大的訊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界抗戰:我的戰爭系統

漢風校尉

死囚營:殺敵億萬,我成神了!

大和尚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