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的解讀,就連藍玉、常升等人都回過味來了。

天啊,三孫,這是在諷刺王清選!

王清選臉上全是麻子眼兒!

太爽了!

你王清選不是想看允熥的笑話嗎,不是要等著他出醜嗎?

現在,反而被允熥給諷刺了!

文臣們沒料到這詩,還能這麼解讀!

回想一下,果真是如此!

不過,這可能真是碰巧了!

碰巧連出這麼幾句詩,既不工整,也不對仗。

碰巧方孝孺又是翰林,學問那是天下公認的。

這詩是吳王胡謅出來的,方孝孺硬是從這個角度進行了解讀。

方孝孺的水平,果真是非同凡響。

本來,朱允熥眼看著又要丟人出醜了。

誰知道被方孝孺如此讀解,不僅沒出醜,反對把王清選搞得下不來臺。

被三皇孫諷刺了,你王清選又能如何?

人家朱允熥也沒有說你王清選的臉上有麻子眼!

王清選滿臉脹紅,臉上大大小小的坑,越發明顯了。

仇佔可一看王清選尷尬了,立馬過來解圍:“吳王,您這詩,且不論格律和平仄,嗯,首先是跑題了。我建議您還是再做一首,與塔有關的。”

朱允熥看了一眼方孝孺。

方孝孺笑道:“拿紙筆來!”

既是文人聚會,聚賢樓早就備好了筆墨紙硯,連墨都已經研好了。

方教孺懸腕,用正楷書寫起來。

不一會兒,寫好了,早有人過來將紙拿起向大家展示:篩藕芥蜂窩開雨打塵埃後院蟲吃菜石榴皮翻過來滿地坑窪樹待栽啊,所有人總算是看明白了!

頭一句的“篩”就是塔尖。

下面每一句、每一行都比上一句、上一行多出一個字。

最下面的“滿地坑窪樹待栽”就是塔底。

這詩,當然與塔有關。

“諸位,這就是典型的寶塔詩,寶塔詩,難道說,與塔無關嗎?”

方孝孺的話,讓一眾文臣們小聲議論起來。

不是朱允熥會作詩,而是方孝孺太厲害!

“好!”

“好!”

“好!”

……

武將們都扯起嗓子喝彩,廳中熱鬧異常。

藍玉大喜,平時對這個方孝孺很是看不起。

哪知道此人還有這麼大的作用!

本來平平無奇、即將被人笑話的詩,經方孝孺這麼一解釋,這麼一書寫,一切都反過來了!

藍玉直接站起身道:“看看,這不就反過來了?”

“剛才吳王說,有朝一日翻過來,下面細來上面粗。”

“王大人吶,我看你怎麼了,臉這麼紅,脖子這麼粗?”

仇佔可又站出來圓場:“往下進行,往下進行!每個人還有一首詩呢。”

朱允炆也說道:“對,下面這首詩呢,是邊塞詩。”

“我先來吧。”

“奉節辭天闕,白馬穿龍城。雪暗凋玉樹,風刀雜鼓聲。”

好,好,好,文臣們都叫起好來。

一首一首的邊塞詩出來,每首都不錯。

楊溥、方孝孺等人也都暗自點頭。

藍玉聽得不爽,站起道:“你們哪個人去過邊塞,你們作的邊塞詩,豈不全是瞎搞?”

常升立馬附和:“是啊,你們連刀都拎不動,還作什麼邊塞詩,簡直是笑話!”

藍壽也道:“你們作的這些邊塞詩,恐怕都是從前人的詩句中摘出來,胡亂湊的吧?”

王清選等人頓時尬住。

別看這些個武人不會作詩,但偏偏他們說的話,讓人無法反駁。

你連邊塞都沒去過,還好意思作邊塞詩?

沒有實地親身感受,寫出的邊塞詩,可不就是完全憑著想象嗎?

憑著想象,換一句話說,就是瞎編亂造。

或者是從前人詩句中摘出來胡亂湊的。

朱允炆後悔了,自己怎麼偏偏選邊塞詩?

這下子被武將們抓住把柄了!

自己帶頭作了一首邊塞詩,豈不也是瞎編的?

藍壽看朱允炆的臉色不好看,立馬補刀:“你們誰真正上過戰場,誰真正殺過敵寇?”

“吳王不久前隨陛下到杭州打窩寇,殺死窩寇無數,嘿嘿,你們,嘿嘿。”

藍壽的嘿嘿冷笑讓朱允炆的太陽穴都一抽抽。

藍壽這是在以朱允熥的長處來比自己的短處啊。

朱允熥上過戰場,不管如何,還碰巧殺死了一名窩寇。

而反觀自己呢,從未上過戰場,更不要說殺死敵寇了。

今天晚上,好像不對勁!

一個小小的詩會,居然要讓朱允熥佔了上風!

這在事前,是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王清選站出一步道:“藍大人,吳王上過戰場,下官佩服。這麼說來,吳王,一定會作邊塞詩了。”

這時,文臣們都反應過來了。

是啊,你朱允熥既然上過戰場,那麼就證明一下!

用你的邊塞詩來證明一下!

“邊塞詩,我倒不太會作。”朱允熥謙虛地說道。

朱允炆立馬拉起了朱允熥:“三弟作邊塞詩,一定是別有一番境界,你就不要藏著了,拿出來,讓我們都欣賞欣賞。”

朱允熥站起說道:“這個,我恐怕作得不好啊。”

朱允炆說道:“三弟,你就小露一手,讓我們開開眼界。”

朱允熥低頭沉思了一下,猛地抬頭:“筆來!”

啊,全場的人都驚了,朱允熥這是又要做詩嗎?

並且不是念,要親自書寫出來。

早有人拿來了紙墨。

朱允熥執筆懸腕,稍稍收了一下,不讓自己的書法顯得格外突出。

大家紛紛看去,朱允熥的書寫架勢居然還有一些大師範!

但一看字,還不錯,只能算不錯。

朱允熥的詩文不通,不知道書寫如何。

現在看,也不算太笨蛋。

寫完了,早有人拿起紙張,向大家展示。

此時,大家都愣住了。

朱允熥這是作詩?這詩是你作的?

簡直是赤果果地抄襲!

還要不要臉了?!

吳王剛才在紙上“創作”的邊塞詩,居然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王之渙寫的《出塞》!

所有人都徹底無語了,吳王不會作詩就罷了,你居然抄襲起來了?

而且你抄這麼一首堪稱千古絕唱的邊塞詩?

抄得如此明顯?

這還不算什麼,最關鍵的是,吳王居然在下邊註上了名字。

明明《出塞》的作者是王之渙,現在作者卻變成了朱允熥!

王之渙描寫邊塞風光的詩氣勢磅礴,意境深遠,首首都是佳作、絕品。

這首《出塞》被譽為唐人邊塞詩的壓卷之作。

你抄一個無名小卒也就罷了,你居然抄王之渙的成名之作!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地球盡頭

柒月圓

老六整活,全世界都求我做個人吧

山客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