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藥師,還桃花島?”朱棣道:“你不是在給本王開玩笑吧?”

“殿下,縱使小的有一百個膽子,也不敢。”

朱棣看了一下訊息,愣住了。

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被救走的都寫得清清楚楚。

把鄭和救走的,是來自桃花島的黃藥師。

“《射鵰英雄傳》害人不淺!”

朱棣恨得牙癢癢。

等到本王榮登大寶之時,第一件事就是把大明報業給查封了!

不用說,這個人就是吳王朱允熥的擁躉!

謹立身邊的太監心道,燕王肯定看過《射鵰英雄傳》。

否則怎麼一看到黃藥師,就想到了《射鵰英雄傳》。

燕王可能自己也沒意識到,害人不淺的《射鵰英雄傳》早就影響到了他本人。

但想歸想,太監根本不敢把這話給講出來。

“殿下,這個黃藥師,會不會就是吳王本人?因為吳王先去了杭州。”

“會不會是吳王故意做的假象?打韃靼要北上,去杭州,豈不是南轅北轍?”

“難道是鄭和被抓的訊息被洩露?吳王先去把鄭和救下,而後北上?”

深夜時分,又一個訊息傳過來:陛下和吳王朱允熥同時在杭州出現!

鄭和也在船廠。

他們舉辦了盛大的寶船下水出海儀式!

寶船下水出海取得了圓滿成功!

“不可能,陛下怎麼這麼快就到杭州了?”

朱棣根本不相信。

“再探!”

……

朱允熥和朱元璋在杭州待了幾天。

朱元璋也不急於讓朱允熥趕著到北平。

韃靼人再兇猛,也不可能攻破長城要塞。

咱放在邊地幾大塞王,就算不攻出去,自保總是綽綽有餘的。

派三孫過去,其實就是想一舉把韃靼徹底幹翻。

朱允熥不急著走,主要是觀察一下劉石頭的情況。

順便讓李時珍給將士們、工匠們號號脈、看看病。

朱允熥的任務是,教狼兵們使用火槍、手雷和地雷。

朱允熥將大明科技院新生產的火器透過系統空間,移到了船廠。

朱允熥教他們練習火槍瞄準,三段式射擊。

紀老三是用過火銃的,但是這個火槍明顯不同!

通體黑黝黝的,提起來沉甸甸的,手感和質量都是槓槓的。

最關鍵的是,射程遠!裝填快!

不,有子彈,根本不用裝填!

不用怕下雨天,可以全天候射擊!

這玩意太好用了!

還有手雷和地雷,這些武器,簡直是對手的噩夢!

紀老三現在十分盼望王家的人再過來,熱切期望大批窩寇前來。

有了這些火器,好好讓他們喝一壺!

讓他們有來無回!

朱元璋和朱允熥、李時珍船廠裡隨意溜達。

“允熥,你說窩寇怎麼突然間就不見了呢?”

“爺爺,我暫時也搞不清楚。原先我在想,他們會不會向南去,想佔領琉球?”

朱元璋的眼睛一瞪:“什麼,佔領琉球?琉球,是我大明的藩屬國,窩國的膽子未免太大了!”

「有什麼不敢的?窩國人天然具有侵略性,擴張就是他們的本性。」

「等到鄭和造出足夠的作戰船,帶著艦隊,滅了窩國!」

“爺爺,琉球向來是一個搖擺不定的國家,誰拳頭硬就靠向誰。”朱允熥道。

朱元璋搖頭道:“允熥,你這就不懂了。琉球每年都向大明入貢,琉球王必須經過大明冊封,他們怎麼可能靠向窩國?”

「老朱,你這就不懂了。」

「不可否認,大明與琉球的確有時間很長的蜜月期。」

「大明洪武五年,大明使臣楊載出使琉球。琉球三國奉詔,紛紛遣使朝貢,從此成為中華的藩屬。」

「成為明帝國的屬國之後,琉球這個小國就對大明展示自己的忠誠。」

「它使用中花年號,奉行中花正朔,其官方文書和史籍都以漢文書寫,甚至連王城的宮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大明所在的西方。」

「他們把大明使臣稱為天使。」

「迎接天使是琉球最隆重的盛事。為了能以最崇高的禮儀迎接天使大駕,琉球甚至會拖延國王冊封的時間,只是為了修葺迎接天使的迎恩亭和天使館,讓天使住得舒適。」

「中山國統一三國,建立琉球王國,仍然奉大明為正朔,受到大明朝的優撫。」

「明朝不僅賞賜琉球國各種財物,而且向琉球國派遣了大量的人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遷“閩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

「這些移民包括學者、工匠、航海家等等。他們被琉球當成了寶,受到了琉球的重用,成為琉球的“士”族。」

「在大明的幫助下,琉球很快脫胎換骨,儼然就是大明的海外翻版,成為了聞名遐邇的“小中花”。」

「在琉球到處都能看到中花文化的縮影,中花式的建築、中花的船隻、漢人衣冠、漢人習俗,連琉球王室都說漢話。」

「由於琉球發展水平突飛猛進,和中花的聯絡和貿易不斷加強,很快琉球就成為了海上貿易的重要中轉站,成為了以富庶和文明著稱的禮儀之邦,贏得了“小中花”的美譽。」

「但是大明所不知道的是,琉球享受著大明給他們帶來的發展成果,卻做著一臣二主的事情。」

一臣二主?

朱元璋的面色嚴肅起來,難道琉球后來對我大明不忠誠了?

「琉球並不只對一個君主表示忠誠。比起往來路程可能長達一年的天朝上國,從琉球到窩國的海路最多不過數月即可往返。」

「守著一個盛產武士浪人和海賊的國度,琉球自然不能安心。」

「從1480年開始,琉球就經常派官員到窩國的薩摩藩問安。」

「從此之後,琉球的忠誠便分成了兩份,一份給中花,另一份則給窩國,這兩份忠誠很難說孰輕孰重。」

「琉球對天朝的忠誠是和平之下的朝貢和臣屬,對窩國的忠誠則是武力威脅之下的。」

「十七世紀初,薩摩藩藉口琉球對其不夠恭順,出兵入侵琉球,很快便攻下王城首裡,國王被俘。」

「琉球國王最終在一紙條約上簽字,發誓效忠窩國的薩摩藩。」

「從此,琉球便被置於薩摩藩的監管之下。」

「每當天朝的天使來到琉球時,薩摩藩都會事先給琉球一份指示,要求琉球應當向天使隱瞞窩國的朝代名,隱藏窩國書籍和其它可能引起中花人懷疑的物品。」

「不得吟唱窩國詩歌或使用日語,當中花人故意用日語進行試探時,應當裝作聽不懂。」

「而琉球貢使的每一次天朝進貢之旅也同樣受到薩摩藩的嚴格監控,對中花人提出的問題都早已擬定好了相應的答案。」

「如果中花的問題涉及到琉球與窩國間的朝貢關係,窩國為琉球人擬定好的答案是:“不知道”。」

「夾在強鄰之間的琉球只能不斷地變換自己的身份來滿足雙方的需要,但除非是極為純熟的雙面間諜,沒有人能永遠恰當地保持自己的雙重身份。」

「在窩國威逼下被迫一臣侍奉二主的琉球,顯然也不能長久。」

「窩國明治維新之時,開始廢藩置縣,被認為是薩摩藩的屬國琉球也被劃入了廢藩置縣的行列當中。」

「處於危機之中的琉球唯一的辦法就是致書窩國外務省,聲稱琉球“視中花如父,視窩國如母”。」

「這一討巧的託辭並沒有獲得窩國的認可。」

「作為母親的窩國打算以強硬手段爭奪孩子的監護權和撫養權。」

「後來,窩國強迫琉球停止向天朝進貢,將琉球納入窩國版圖。」

「在窩國的強力壓迫之下,琉球只得停止向天朝朝貢。」

朱元璋聽到此,剛才對琉球的憤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同情。

琉球最後投奔了窩國,是因為窩國人太無恥、太狡猾!

因此,要想讓琉球永遠忠誠,必須先把窩國給解決掉。

三孫說得沒錯,琉球就是咱大明的孩子,咱得養著!

不能讓窩國人偷了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天牧場

許紙

大楚打更人

東方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