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傳來的訊息是,韃靼部請求大明撤掉對瓦剌馬哈木的冊封。

在幾個月前,朱元璋還在西域沒有回應天之前,瓦剌馬哈木就請求大明封其為王。

朱允炆及一幫臣子認為,北方遊牧民族殺不完、滅不淨。

最好的辦法是對他們分而治之,不能讓他們形成統一的力量。

北元被打殘後,剩下的部落被北元強臣猛哥帖木兒所整合,此人已經被稱為瓦剌王。

猛哥帖木兒去世後,瓦剌部被三個人主宰:馬哈木、太平和禿孛羅。

朱允炆一商量,覺得就冊封三個人為王,至於誰大誰小、誰高誰低,讓他們三個人去爭吧。

瓦剌人分三部,爭來爭去,打來打去,就沒精力來打大明瞭。

於是朱允炆就同時冊封三王,賜印誥。

封馬哈木為特進金紫光祿大夫、順寧王。

封太平為特進金紫光祿大夫、賢義王。

封把禿孛羅為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安樂王。

現在,不知道從哪裡又冒出來一個韃靼部,居然要求大明撤掉對瓦剌馬哈木的冊封!

朱元璋感到朱允炆對瓦剌三部的冊封,策略正確、處理妥當。

韃靼,無名小輩而已,居然敢對大明提要求。

韃靼,你在教咱做事?

朱元璋立馬批字:駁回,申斥!

朱元璋就在吳王府裡批奏摺,剛剛辦完,就聽到了朱允熥的心聲。

原來韃靼並不小,實際上很強!

他們是最新崛起的一支力量,他們要求大明撤掉對馬哈木的冊封,其實是不想與大明為敵。

因為韃靼部準備進攻馬哈木!

聽三孫的心聲,韃靼與馬哈木的戰爭也比歷史上提前了!

韃靼打敗了瓦剌之後,接著又挑起了與大明的戰爭。

丘福率十萬明軍北伐韃靼,沒料到輕敵冒進,十萬明軍幾乎全軍覆沒。

丘福作為總兵官被俘遇害。

後來,朱棣率五十萬大軍親征漠北。

戰敗後的韃靼部大汗本雅失裡被馬哈木所殺,馬哈木擁立阿里不哥的後裔答理巴為大汗。

三孫的心聲中透露了今後的走向。

總之,北方草原依然是犬牙交錯、十分複雜。

處理北方的事情,讓各個民族老老實實的,還需要像朱棣這樣的塞王。

朱元璋敏銳地感到,東南沿海的戰事恐怕不久也要到來!

與窩國,遲早有一戰,這是不可避免的,是完全可以預料的。

還有三孫心中提到的那些個西方列強。

特別是聽到他們的火槍居然連開百下都不會炸膛!

咱大明的火槍還做不到!

到時真有戰事,三孫一個人是不夠的!

因此,朱元璋就決定過來看看老四。

幸好,老四還是那個老四!

他內心並沒有希望咱早點死。

那就讓老四在牢裡待上幾個月,好好磨磨他的性子!

到秋天的時候,讓他返回北平,給咱領兵,鎮守北境。

之所以選擇秋天,是因為草原民族南下打草谷,都是選擇在秋高馬肥的季節。

……

朱允熥決定到大明科技院見見獲獎的三十一人。

沐瑤與朱允熥一起去。

陶成道覺得機會難得,把見面的地點放在了武器試驗場。

這裡就是兩年前吳王帶著陛下和幾個大臣試迫擊炮的地方。

這門迫擊炮就放在這裡,上面搭了一個亭子。

每天都有大明科技院的學員和教員過來觀摩。

幾乎每一個部位都被大家摩挲得鋥亮。

朱允熥來了,三十二個意太力人也都來了。

露琪亞上來就與朱允熥來了一個擁抱,朱允熥並沒有拒絕。

所有人都瞪目結舌。

沐瑤也是一愣,意太力女人果然如徐懷錦說的那般,奔放。

上來就跟一個大男人抱在一起!

朱允熥道:“你們大家不要太驚訝啊,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

“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當然也不能用別人的標準來要求我們自己。”

“在意太力還有很多西方國家,見面擁抱,甚至是手拉手、臉貼臉,都是一種再尋常不過的禮節。”

“所謂的男女授受不親,在意太力等西方國家是不存在的。”

“我們受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所以在男女見面時,都是非接觸式的禮節。”

“露琪亞和我擁抱,不要大驚小怪。”

“要是大家不好好學習,不好好搞研究,整天琢磨這個,只能說明你們的格局太小、見識太少!”

沐瑤心中不由得有些慚愧,我怎麼能不高興呢?

我是吳王妃,吳王將來要成為皇帝,皇帝的後宮不能只有我一個。

露琪亞是意太力人,連她都喜歡夫君,還有徐懷錦,證明咱的夫君優秀!

陶成道迷乎了,吳王說,義大利人見面就擁抱?還是尋常禮節?

那,我和意太力人包括露琪亞見了好幾次面了,都沒有擁抱!

露琪亞的這種禮節,居然還分人!

露琪亞擁抱完之後,就看到了旁邊的迫擊炮。

羅伯特和三十個意太力人也都圍了過去。

意太力人摸摸這,摸摸那,連聲讚歎。

露琪亞摸了摸炮口,驚呼道:“吳王,這是火炮!比普掏牙、稀板牙的還要先進得多!”

陶成道、沐瑤以及大明科技院的學員們都現出一臉自豪。

是啊,這個就是吳王搞出來的迫擊炮。

當年,只是一炮,就把國子監立在那裡的夫子像給炸燬了。

地面還炸出一個大坑!

不知道為什麼,吳王只給大明科技院提供了這麼一個炮架子,炮彈也沒有了。

吳王說,讓大家研究這門迫擊炮,爭取製造出來。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兩個,一個是炮彈的製作,另一個是材料問題。

特別是材料,現在的冶煉技術,根本搞不出迫擊炮這樣的鋼材!

“陶院長,還有你們,看著一個個地很牛是吧?這迫擊炮算個屁啊。當然,我們真的能造出來,那可真是橫掃天下!”

“當前,必須解決鋼材問題。”

“大明現在的鐵匠們只知道千錘百煉出好鋼,用淬火、冷鍛等工藝提升。”

“老的冶鐵方式和工藝,不僅慢,而且生產的產品不耐磨,無鋼性,主要是鐵中的炭元素沒有消除。”

“只要去除生鐵中的炭,都可以煉出真正的好鋼來。”

“我這幾天給你們寫個東西,可以將我們的鍊鋼法提升一倍。”

朱允熥記得一個叫貝塞麥的英吉利的發明家、工程師,發明了轉爐鍊鋼法,用鼓風機向爐中吹進空氣,就可以降低鐵中的炭含量。

貝塞麥在坩堝中熔化生鐵後,透過粘土管將空氣吹入生鐵中。

和—般人的預料相反,生鐵不僅沒有被空氣冷卻,反而由於激烈氧化放出大量的熱,爐內金屬一直保持液態直到煉成鋼水。

之後貝塞麥又在專門砌築的爐子裡做同樣的試驗,也獲得成功,但靜止不動的爐子不便於把煉成的鋼水放出。

貝塞麥最後創造出可以轉動的爐子,空氣從支撐爐體的耳軸經過爐底吹入爐內,形成轉爐鍊鋼法。

貝塞麥之所以成功,首先是他發明的鍊鋼方法使空氣、鐵水和爐渣處於高度彌散的狀態,反應速度極快,表現了力量和藝術的協調,可以不用外加熱源就能使溫度達到加熱鋼水所需的水平。

現在,用空氣作為氧化劑吹入鐵水以煉成鋼的轉爐鍊鋼法已經不存在了。

但貝塞麥法開創了鍊鋼的新紀元,是鍊鋼工藝從手工作坊走向大工業生產的開始。

當然,還有一個關鍵環節,就是尋找石墨。

有了石墨礦,就可以利用石墨耐高溫的性質,將鐵爐的溫度整整提升一倍。

沒有足夠的溫度,怎麼可能煉出好鋼?

從露琪亞所講的來判斷,普掏牙、稀板牙他們應該已經有了火炮!

因為歷史提前了。

因此,必須把鍊鋼作為發展武器工業的基礎和前提來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三國搞事情

逗樂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