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清平認真地翻看起來。

作為一個秀才,羅清平的詩文水平雖說不上頂尖,但質量好壞還是能辨別的。

就開篇詞而言,這首《臨江仙》遠遠高於爺爺原本的開篇詞。

往後翻看,目錄有些不一樣,這應該是出版商進行了修改。

修改的部分顯然比手稿更為高明!

原來,杭州的書商居然偷偷出版了!

“金兄,那個杭州書商叫什麼,為何如此卑鄙?當時不出版,等我爺爺走了再私下出版?簡直是利益燻心!實在可惡!”

羅清平合上書,還給了朱允熥,很是生氣。

朱允熥道:“毛宗崗。”

“如果沒有毛宗崗,就沒有這本《三國演義》。”

“可以告訴你的是,人家出版了,封面上不是寫著羅貫中的名字?你知道人家掙錢了?”

“你知道嗎,出版你爺爺的書,得冒多大風險?!”

“羅清平,你心裡沒有一點數嗎?”

羅清平道:“當然知道,但是,皇帝不是已經歸天了嗎?現在是建文朝了。”

毛易道:“羅清平,你的膽子是不是太大了?”

朱允熥也嚇了一跳:“羅清平,別胡說!你從福建到京城,就不知道陛下還活著的訊息?”

“就是因為知道朱元璋死了,我從福建出發的。”

鋪子裡的茶客都朝這邊看過來。

這個小子是多閉塞啊,居然不知道朱元璋還活著。

這小子竟敢直呼當今皇帝的名諱!

朱元璋很生氣,這小子真是不想活了!

避帝王之名諱,這是千百年來形成的規矩!這是基本的常識!

可見這個叫羅清平的人,對咱是多麼的不屑!

朱允熥感到了朱元璋散發的怒氣,急忙道:“畢掌櫃,不知者不為罪,大人不計小人過。”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羅貫中也曾參與其中。」

「“有志圖王”的羅貫中在蘇州結識施耐庵,以師徒相稱,兩人一同參加位於平江的張士誠反元起義政權,做過一段時間幕僚後離開。」

「明朝成立之後,羅貫中放棄讀書人步入官場的機會,遠走江南,流浪於江、浙一帶,以小說抒寫其“圖王”霸業的胸襟。」

朱元璋一聽,這幫讀書人,寧願跟著鹽販子,也不願跟著咱!

……

三天之後,金陵城熱鬧非凡。

熱鬧的是兩家報紙同時發行!

一個是停了一段時間的《明報》開始連載了。

一個是國子監與禮部共同創辦了《大明報》,並開始發行。

王守政派人盯著大明報業的《明報》。

在《明報》擺出報攤之後,王守政的《大明報》也擺上了!

兩大報攤面對面,在街面上長達兩裡,形成了分庭抗禮之勢。

王守政坐在鋪子內,觀察著外面的動靜。

王守政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小說題材,為了趕上《明報》的發行,決定先刊載文人士子寫的詩詞歌賦。

藉著《明報》的熱度,先與書商和群眾混個臉熟。

為了提高質量,《大明報》所登的詩文除了名家之作外,還有幾個當朝大員的詩作。

這些詩作,都是禮部侍郎王清選登門求來的。

不要說普通的百姓,就這些詩作,就能夠吸引文人士子們的青睞。

今日,有這些詩作壓陣,《大明報》說不定在場面上能壓過《明報》一頭。

人越聚越多!

基本上都是奔《大明報》而來的!

大明報業的《明報》無人問津!

“看,看,我的詩,哈哈!”

“呀,我的詩,登報了!”

“看,還有齊大人的詩!”

好幾百人圍在了《大明報》的報攤前,一手交錢,一手拿報。

一邊欣賞自己的詩作,一邊品評他人的詩篇。

《明報》的報攤前,無人問津。

王守政激動不已!

首戰告捷!

“快,報告王大人,我們已經完成了第一個小目標!《大明報》熱銷,《明報》毫無銷量!”

王守政一邊吩咐,一邊興奮地在鋪子裡走來走去。

大明報業?大明科技院?嘿嘿!

《三國演義》?

我都沒看上!

大明科技院千金買下來!

結果如何?

大明科技院的羞辱,不僅還給你們,我還要讓你們二十年不賺錢!

不,哪裡用得上二十年?

一年,兩年就辦不下去了,就要關張大吉了!

萬事開頭難,這第一步,邁得太精彩了!

朱允熥、沐瑤、孫仲連等人坐在《報明》銷售處的二樓,向下看。

“夫君,《大明報》太不像話了,這不是故意跟大明報業作對嗎?”

沐瑤說道:“要不,我下去,把他們的攤子給掀了?”

朱允熥哈哈一笑:“沐瑤,這是正常的商業競爭,就得按照市場的規則來行事。別動不動就掀攤子,咱是文明人。”

孫仲連沒料到今天是這個局面!

兩年多了,《明報》的影響力可謂是無處不在!

有井水處皆有《明報》!

上到朝堂,下到鄉村,上到學術大儒,下到平頭百姓,都認可了《明報》。

儘管有一些官員口頭上不說,但暗地裡都在看!

銷量已經說明了一切。

孫仲連早就知道國子監司業聯合禮部侍郎正在籌辦《大明報》,選了另一家印刷作坊。

作為老牌書商,孫仲連對其他印刷作坊當然熟得很。

準確地掌握了他們的動作。

也知道他們想蹭《明報》的熱度。

沒想到今天一對陣,居然敗下陣來!

難道這些人忘了《明報》?

難道人們都是喜新厭舊?

難道是因為《明報》斷更了一段時間,人們忘得快?

不對啊,我們明明就在《大明報》的對面,而且牌子上寫得清清楚楚。

《明報》上了新品:《三國演義》。

朱允熥的哈哈大笑讓孫仲連很羞愧,這下子,面子丟大了。

丟面子不要緊,關鍵是要丟位子。

當年,孫仲連雖說是應天有名的書商,但畢竟還有好幾家實力相當的競爭對手。

與官辦的刻印所相比,自己的實力更是差得太遠。

自從被吳王看中,擔任大明實業集團的掌櫃以來,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不說整個集團,就僅僅是大明報業,都給他帶來了想象不到的財富還有地位!

就連本來由官方刻印的《夢溪筆談》都由大明報業來承印!

如果吳王因為今天的事,一怒之下,將自己解僱,以後別說什麼賺錢,恐怕連立足之地都沒有。

“吳王,郡主,仲連讓您失望了。”

朱允熥道:“仲連,沒想到吧?沒事,吃一塹長一智,從對手身上學習,這是最好的學習。”

“王守政盯著大明科技院,盯著大明報業不是一天兩天了,他一直在學習我們!”

“王守政還是有兩下子的。知道蹭熱度,知道揚長避短。”

“仲連,這是好事!”

“一定程度上講,不是學習決定你的水準,而是對手決定你的水準!”

孫仲連聽得汗都下來了,是啊,這幾年在吳王手下做事,的確是太順利了!

朱允熥道:“當然,不能任由他們表演啊,不能讓他們專美於前!”

“仲連,你現在把方孝孺找來!”

沐瑤問道:“夫君,找方夫子過來做什麼?”

“讓方孝孺背書!”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傻柱的妖孽人生

愛做夢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