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中的四象不過之力……

朱守謙在發覺自己的身體彷彿有神力灌入,骨骼好像都在被重塑後,只是勾了下嘴角,穩得一塌糊塗。

淡定!淡定!

也就擁有了五萬斤以上的力量而已。

有啥用?

太逆天了也不好!

要是被老朱知道了,還不心態炸裂?

這特麼可是歷史中的項羽VS演義中的李元霸。

一個咱於大明無敵!

一個俺於世間無敵!

武力值的基礎都不一樣!

雖然同樣是新手禮包,但懸殊很大。

而且在絕對的力量面前,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算個球?

一力破萬法!

放眼世間,別說沒人能挨一錘,就是挨一拳的都找不到。

無敵就這麼來了。

又註定寂寞。

唉,還是暫且苟一波吧。

再怎麼著,也不好踩在叔祖父的頭上裝逼。

小輩就要有小輩的樣子。

何況還是孫子輩。

……

酒足飯飽之後,望著佇立在演武場的兩口大鼎,朱元璋又蠢蠢欲動了。

他站起身,豪氣雲天道:“秦漢以舉鼎為戲,後人變成翹關和舉石,既顯無趣,也顯得我輩技不如人。”

“今日諸位與咱同舉鼎,與古人爭個高下如何?”

好傢伙!

當世已經滿足不了他,都開始逆流向古了!

朱守謙抬了下眼皮,掃向眾人。

發現沒人拿秦武王舉鼎失敗後絕臏而亡來勸諫。

可能是見識了老朱拋人和衝殺的神勇,他們還想繼續長見識。

這完全是為了一己之私!

枉為人臣!

所以他及時站了出來,指向最遠處的四足大鼎,鄭重其事道:“叔祖皇帝陛下,您既是真武大帝轉世,必然能夠舉起那口大鼎,還請舉鼎,不戰而威震四宇,讓他們舉國朝拜,同時讓俺們再長長見識!”

聲名一下。

不是他張口必喊叔祖皇帝陛下。

而是老朱規定的在正式場合,就得這麼喊。

“那口鼎……”

本來躍躍欲試的朱元璋瞬間臉黑如炭。

這逆孫可真會選!

近處的那口就重達千斤了。

遠處的恐怕數倍於它。

按照常理來說,不是應該先舉輕的嗎?

如果他所料不差的話,項羽體魄的上限應該是舉起千斤鼎。

這搞得他有點下不了臺啊!

見老朱遲疑了,朱守謙暗笑一聲,故作震驚道:“恕臣冒昧,難道您是要左右手同時舉鼎?那真是力拔山兮氣蓋世,威加海內兮歸應天。”

“同……同時?咳咳咳!”

朱元璋恨不得一腳將侄孫給踹去見劉邦和項羽。

這小傢伙頑皮也就罷了,沒想到拍起馬屁來這麼讓人遭不住。

“那咱就試試!”

箭在弦上,老朱也是不得不發。

他龍騰虎步走到大鼎前,活動了一番筋骨,然後張臂抱住鼎身,不斷加力。

可是大鼎依然巋然不動。

“咱還不信了!”

吐了口粗氣後,他直接把吃奶的勁都使了出來。

結果大鼎動了。

奈何動的幅度很有限。

舉起已然不可能。

不過這也足以讓徐達、湯和等人震驚了。

他們都是很有眼力勁的大將。

知道能夠讓這麼重的大鼎動起來意味著什麼,遂連忙道:“陛下,此鼎重達數千斤,您尚能讓其動,舉起那口千斤大鼎,想必易如反掌!”

有了臺階下,老朱也樂於接受。

他轉身走到千斤大鼎前,雙手抓住鼎足,竟真的給抓了起來。

隨後又腰身一挺,頗為輕巧地將其舉過頭頂。

看起來尚有不少餘力。

就在藩王和眾將產生了霸王再世的錯覺時,他又撤出一隻手,單手舉著大鼎走了起來。

“這……此等神力,當真真武大帝轉世啊!”

“陛下神武!”

“看來陛下之霸業才剛剛開始,剛剛開始!”

……

眾將看得欣喜若狂。

“嘭!”

朱元璋將大鼎往地上一扔,拍了拍手道:“看來真武大帝的神威尚未完全顯化,不然剛才那口大鼎,咱照樣可以輕鬆舉起。”

夠了!夠了!

這已經是天下無敵了!

世間又無宇文成都,要什麼李元霸……

眾將一個比一個振奮。

朱元璋捋著龍鬚道:“咱不需要你們在這拍馬屁,你們也都試試,誰能舉起,咱重重有賞!”

這還用得著試?

別說舉起來了,場間恐怕無人能夠讓大鼎大幅動起來。

長得修目美髯的晉王朱棡發現老爹盯上自己後,立馬道:“父皇,兒臣有自知之明。這口大鼎,兒臣肯定是舉不起來的。”

“但前些日子鐵柱在兒臣府中喝酒時曾言妙雲國色天香,若非父皇已經將她許配給四弟,他早到徐府求親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也是人之常情。兒臣尋思著父皇不如給鐵柱一個機會,讓他舉鼎,也好斷了他這不該有的念頭。”

“臥槽,這三皇叔怎麼焉壞焉壞的,我看有執念的人是你吧?你咋能這麼欺負人?”

朱守謙有點懵逼。

鐵柱是他的小名。

自從老朱給他賜名朱守謙以後,已經很久沒人這麼喊他了。

朱棡一看就是故意的。

他何曾說過這種“混賬話”?

朱棡估計是打小就和朱棣不對付,自己喜歡徐妙雲又得不到,想要藉機噁心他一下。

朱棣也確實被噁心到了。

他張了張嘴,又給閉上了。

儘管這屬“侄子奪嬸”的荒唐戲碼,但朱守謙畢竟只是一個小輩。

徐妙雲嫁給他又是父母之命,板上釘釘的事。

即便是父皇,都不好改口。

他犯不著跟個小輩一般見識。

何況這話還是從晉王嘴裡說出來的。

當真只會著了他的道!

朱元璋一眼就看出自家老三心裡的那點小九九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後,藉機對朱守謙道:“昔日你爹戰功赫赫,可惜一念之間釀成大錯!咱視你為親孫,對你寄予厚望,你可千萬不要重蹈你爹的覆轍啊!”

原本朱守謙是不想爭啥的。

可提起徐妙雲,提起便宜老爹,他又來精神了。

便宜老爹乃大明開國名將朱文正,曾任全軍最高衙門“大都督府”大都督。

在著名的“洪都保衛戰”中,他坐鎮孤城抵擋住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進攻,堪稱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

因他當居首功卻在戰後沒有得到任何封賞,氣急之下竟作勢要投靠張士誠跟老朱作對。

他又哪裡是老朱的對手?

老朱先發制人,將他這念頭給掐死在萌芽狀態後,軟禁於桐城。

他最後鬱鬱而終。

如果他還活著,朱棡哪敢把這種小算盤打到他兒子頭上?

其實在他意欲造反這件事上,馬皇后所說很到位:“此兒只是太過剛強,無其他。”

老朱應該也是擔心他太剛易折,想要暫時壓一壓,沒曾想弄巧成拙。

名噪一時的將星就此隕落。

唉!

稍加醞釀後,朱守謙無限感懷道:“說來也巧,臣在昨晚夢到爹了。他很後悔當年所為,一再叮囑臣要奮發有為,莫要辱沒了他當年在洪都保衛戰中的勇謀!”

“文正……”

朱元璋也是回憶起當年種種,喟然長嘆。

朱守謙趁機道:“叔祖皇帝陛下,臣想為爹討個追封!臣知道這是膽大包天之舉,但身為人子,這可能是臣唯一可盡的孝道了!”

“放肆!”

朱棡逮到機會道:“你爹是叛賊,叛賊怎可追封?這是誰給你的膽子!”

李文忠搖頭道:“他當年在部將的慫恿下,竟想要大逆不道,此乃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斷不可追封!守謙,你尚年幼,莫要因陛下恩寵而失了分寸。”

朱守謙抽了下鼻子道:“自古賞罰不到位都易生禍端。”

前有朱文正。

後面還有藍玉等人等著呢。

為了大明,這種事也沒必要諱莫如深。

“你!”

朱棡完全沒想到這侄子那麼勇,都不屑呵斥了,靜待好戲。

他深知老爹的脾氣。

接下來小鐵柱可就不是被上拋那麼簡單了……

朱元璋明顯也沒想到侄孫如此叛逆,很是詫異。

他臉色鐵青道:“小兔崽子,你這是想翻案,想指摘咱的不是?若是換作往日,你已經在大牢裡反省了!”

“今日咱興致高,倒是可以給你一個機會。只要你能挪動那口大鼎寸許,別說追封你爹,就是徐妙雲,咱也可以和徐大將軍商量著廢除她跟老四的婚約,把她許配給你!”

朱棣:“……”

朱棡:“^_^”

朱守謙扭頭望向了那口數千斤重的大鼎,乾笑不已。

這回旋鏢飆回來得也太快了點。

他讓老朱首選那口。

老朱反過來以那口鎮壓他!

真是一點兒機會都不想給!

也是。

追封朱文正相當於變相讓他認錯。

尋常帝王都不會這麼幹。

更別說老朱這種權欲極重,獨斷專行的開國之君了。

溫文爾雅的朱標見狀,趕緊推了一下朱守謙的後背:“守謙,快認錯,現在還來得及!”

這太子是真的好!

朱守謙沖他微微一笑,大步走到大鼎前,連個熱身都沒有,直接張臂環抱。

幾十息過去了。

他沒有動靜。

大鼎更是沒有。

藩王和眾將皆是笑得前合後仰。

“靖江王還是孩子心性。”

“他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以陛下之神力,也僅是讓其動起來,他如何做到?”

“何必呢?徒增笑料罷了!”

“他今日屢屢御前失儀,沒被重罰已是陛下恩寵,還這麼得寸進尺,未免恃寵而驕了!”

……

“嗷!”

忽然,一聲響徹天地的怒吼傳到他們的耳中。

他們齊刷刷打了個激靈,再次望去。

只見大鼎不動則已,一動就是半丈有餘……

對,半丈有餘,而不是寸許!

甚至沒人看清大鼎是怎麼被推動的,感覺像是生了靈智,自己跳了一下。

“噗!”

這回換成朱元璋噴酒了。

他兩眼發直,隨便用龍袍抹了把嘴角,然後異常震驚地站起身,幾乎是跑到了朱守謙面前。

一再確認大鼎被推了那麼遠之後,他像是檢查一個怪胎,把朱守謙前前後後都給摸了個遍,咋舌道:“你你你……咋回事?”

朱棡的下巴都要驚掉了:“這這這……這怎麼可能???”

朱棣則是滿腦子想的都是老爹那廢除婚約,許配徐妙雲之語,無比凌亂……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質五年,女帝跪求我登基

一抹漣漪

大唐穿越之不不良帥

湫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