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正午的陽光,照射在籬笆院中西廂房的窗子上。

陽光一部分反射回來,一部分投射進屋裡,密閉的屋子被陽光為燈芯的窗子映的透亮。

屋內顧雨坐在同樣用泥土和草堆砌起來的土炕上一言不發,看著地面,皺著眉頭,一動也不動。

若不是眼皮時不時地眨一下,還以為坐著就睡著了呢!

西廂房的陳設與東廂房的差別就是那放在角落裡的一張梳妝檯了。

說是梳妝檯,其實就是山上撿來的木頭,經過一番簡單的加工弄出來的一個簡易四條腿的桌子,與床邊那張桌子唯一的區別是梳妝檯側面刻著“百年好合”四個小字。

而之所以說它是梳妝檯,是因為在桌子上邊有一個小長方形的銅鏡,用兩根細樹枝架在桌子邊上。

房間內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其他的物件了。

就整個籬笆院的物件的珍稀程度來講,怕是隻有這個小銅鏡是最稀有的了,其次便是院子裡的那棵十幾年的桃樹蔭了。

西廂房內,

百憐就坐在丈夫顧雨旁邊,沒有出聲,就那麼靜靜看著顧雨,等待著顧雨最終的決定。

不是百憐不想提意見,只是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再者古代大多數是以男人當家居多,不然也不會有三妻四妾的官人了,至於農村老百姓只不過是窮,娶不起那麼多小小妾罷了,並不是不想娶!

“讀書?那就讀吧!!必須得讀書!!!”

稍許沉默後,房間內響起顧雨的聲音。

聲音從最初的疑惑,到無可奈何,再到極其肯定的決定。

話畢,似是消耗了顧雨全身的力氣,同時伴隨著最後一個字的落音,顧雨全身又鼓足了力量。

一身力量只為兒子那遙不可及的前途而爆發。

顧雨抬起頭望向百憐,眼睛散發著不可言喻的光彩。

“我們這輩子或許就是個靠老天爺賞飯的農民了,改變怕是有心無力了。”

“都說結婚生子,傳宗接代,除了將他帶到這個世界來,我們沒有什麼能夠傳給小天的了,只能盡我們所能讓其開闢條我們未曾接觸過的路了。”

“村正常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小天要想改變命運,怕是隻有讀書這條路了。”

“可是,咱們村子裡的教書先生都走出這大山了,連個教書先生都沒有,怕是我們也無能為力呀。”

百憐聞言憂心感嘆著,似是回應顧雨的話,又像是在自言自語分析著現狀。

“辦法總比困難多,只不是我們還沒想到,饑荒、戰亂我們都經歷過來了,害怕這點困難,更何況現在都鼓勵各地寒門學子參加科舉,只要學了本事,還愁走不出這大山嗎?!”

“再者,村子裡不是有孫郎中麼,還有村正,他們都是見多識廣的人,或許有點門路也說不定。”

“嗯,等空了我去找找孫郎中,實在不行等荒地開墾出來我們給他耕種一部分。”

顧雨似是找到了一條可行的方法,眉頭稍稍舒展開一些。

但也僅僅是一點點想法,雖說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減輕農民賦稅,但對於大部分土地都是荒地的農戶而言還是很難過日子的,

畢竟開墾荒地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開墾好的,是需要動手一點點開墾出來,有的土地貧瘠的甚至要養幾年地才能耕種,還有的種植一年養一年地才能耕種。

“只能如此了。”百憐點點頭。

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縫隙照射在百憐的臉上,百憐用手遮住陽光,轉頭看向窗戶方向。

那裡的窗臺上立著一個小木棍,小木棍下方畫著不同的刻度線。

此時的小木棍被陽光照射後的影子正好落在正中的一條刻度線上,也是其中最長的一條。

“正午了,我去做飯了。”百憐起身,鬆開不知道什麼時候握住顧雨的手,獨自去院子準備午飯了。

顧小天還躺在院子裡,兩條胳膊搭在腦門兒,左腳踩在地上,右腿腳腕處搭在左腿膝蓋上。

陽光透過桃樹枝葉星星點點的散落在顧小天的身上,隨風搖擺不定,晃地顧小天眯著個眼睛,一副睡不醒的樣子。

許是帶著穿越重生而來的自帶優越感,對於未來的日子顧小天充滿希望,絲毫沒有感到窘迫感。

直至正午,顧小天還在憧憬著未來靠著抄襲李白詩詞,如何如何牛逼的日子。

然而這種優越感在吃中午飯的時候便蕩然無存了,甚至有點懷疑人生了。

籬笆院內,桃樹蔭下,

一張簡易木桌,顧小天一家三口圍繞而坐。

顧小天面前一碗稀粥僅有少許米粒,桌上還有一些山上挖來的野菜,三個也不知道什麼製成的窩窩頭,看樣子其中似是夾雜著野菜。

再看顧雨、百憐二人的碗中,純純的湯水,不含一粒米粒。

這,

這也太慘了吧。

顧小天想過窮,但沒想到這麼窮,窮到令人髮指了都。

不行,下午得做個簡易魚竿,去河裡看看能不能弄條魚上來,總這樣可不行,身體若垮了,什麼都完了。

我這正長身體,爹、娘還要去田裡幹活,這哪堅持得住。

除此之外,顧小天看著自己的小身板暗自搖頭,這要是釣個十幾斤的大魚,自己怕是要被扯進河裡去了,還得鍛鍊一下。

“爹,娘,咱家有沒有長一點的細線,三個成人高度那麼長的線。”

顧小天拿著個野菜窩窩頭邊吃邊哼哼唧唧地比劃著長度。

因為顧小天也不知道說什麼單位能夠讓顧雨、百憐明白,只能以最形象、最生動的比喻來描述了。

“要那個做什麼?”百憐望著嘴裡塞滿野菜窩窩頭的顧小天問道。

“有用,下午我去桃花潭看看弄兩條魚,晚上咱們喝魚湯呀。”

顧小天手舞足蹈的哼哼唧唧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天氣雖然不是很冷,但怕是也沒什麼魚吧。”顧雨看著這剛剛還說要讀書識字的兒子沒好氣道:“就你這兩下子,別讓魚給弄走了就不錯了。”

“總要試試嘛,所謂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嘛。”顧小天不死心,畢竟誰能受得了一天三頓喝水吃野菜。

“繩子沒有,粗麻繩倒是有一些。”顧雨指向院牆的一個角落。

一些麻繩堆放在一起,無頭無尾,還都是大拇指粗細的那種。

顧小天有些語塞,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漫,從文野開始的異界之旅

沐若星辰

渝你相伴的新書

渝你相伴

全民蛋仔:蛋王封神

美呂帥鍋小號

穿越了又好像沒全穿

潘豆

喝水嗆死穿越了?

今寧月

與你三冬暖

青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