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中心,在滿場發自內心的歡呼聲中,林大浪高舉他剛剛到手的扣籃王桂冠。

眾多專家解說都在高呼:“當之無愧的扣籃之王,甚至可以說是歷史扣籃之王……”

或者:“這或許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場扣籃表演,雖然韋弗·林的對手很弱,但他一個人支撐起了這屆扣籃大賽。”

又或者:“兩個經典之後,又兩個超越了經典的扣籃,我只能說,韋弗·林之後,再無扣籃大賽。”

而球場中央,高舉扣籃王獎盃的林大浪接著就對一直捧著三分王桂冠的泰勒·斯威夫特招了招手。

黴黴立刻邁著她的大長腿,衝到了林大浪的身邊,接著,兩人擁抱在了一起,一人舉著一座獎盃,面對著一片閃光燈。

這一幕,就此定格……

……

扣籃大賽後,林大浪的2010全明星週末之行,差不多也就結束了。

當晚,他在AT&T中心附近的喜來登開了間新房,和黴黴住到了一起,多日不見,更是要多日的。

於是一夜過後,第二天的全明星週末收尾之戰——正賽,林大浪的狀態很一般,他草草出戰了十多分鐘,拿了一個6分6個籃板1個搶斷1個蓋帽的資料,就不再登場了。

正賽的舞臺,林大浪讓給了東部這邊的03三傑——

這屆全明星正賽的結局和前世沒什麼太大的區別,東部明星隊2分險勝西部明星隊,德維恩·韋德捧走全明星正賽MVP獎盃。

不過過程麼,倒是讓林大浪覺得挺有意思的。

03三傑,此時還是親密無間的好兄弟,比賽開始之前、比賽開始之後甚至於最後韋德捧起獎盃的時候,阿詹、韋德和波什的竊竊私語就沒停過。

林大浪有點惡意但估摸著不會偏離事實的猜測:這三人大概是在商量夏天去哪抱團。

一般來說,全明星正賽作為一場表演賽,東西部明星隊都會在比賽開始之前,透過內部的好商好量,決定誰來爭奪這場正賽的MVP獎盃。

或者沒有商量,有的是暗箱操作。

再或者,幾個勢大的明星球員各憑本事。

這場全明星正賽的東部明星隊,採取的就是後兩者的策略。

東部明星隊的內部沒有討論,至少林大浪是不知道有什麼討論的,或許有,但也只限於03三傑內部。

而東部明星隊的主教練是邁克·布朗,因此比賽一開始,完全掌控了東部明星隊球權的,是阿詹。

比賽的開局階段,阿詹刷的飛起,就好像他真的要把這座全明星正賽MVP獎盃收入囊中了一般。

但很快,局勢就產生了變化,阿詹的狀態也不是很好,對面和他對位的凱文·杜蘭特還有點針對他,很快阿詹的效率開始下滑。

反而是韋德,開局階段他用表演大於實際的麥迪經典的打板扣籃,似乎是表明了他對這場比賽的MVP獎盃沒什麼想法。

而後,他也是一直在給阿詹傳球,藉著阿詹開局的高命中,反而是刷了不少助攻。

等西部明星隊開始針對阿詹的時候,他又借比分不能被拉開的由頭,開始了連續的得分。

韋德這場比賽的狀態就比阿詹強多了,他連投連中,即便後來西部明星隊轉而開始針對他,他的得分也沒停。

直到最後,他“不經意間”搶走了本該屬於阿詹的全明星正賽MVP獎盃,阿詹的表情是有一點鬱郁不歡的,但在好兄弟面前,他強行掩蓋住了。

這一幕兄弟鬩牆的戲碼,也是讓林大浪看樂了,只能說,所謂的兄弟籃球,真不是什麼真兄弟。

……

林大浪領著黴黴,自己抱著兩座獎盃,又丟給黴黴一座獎盃,帶著三座獎盃離開了聖安東尼奧。

對他一個菜鳥來說,這屆全明星週末,他算是收穫頗豐了。

離開前,他接受採訪時還丟下一句:“對我來說,全明星週末的新秀賽、三分大賽以及扣籃大賽都已經結束了。”

意思就是,從今往後,他不會再參加新秀賽、三分大賽和扣籃大賽了。

這話說的,其實是有點狂妄了,但沒辦法,林大浪有狂妄的資格。

新秀賽就不提了,林大浪本來都可以借要參加正賽的由頭不參加的,明年的全明星週末,他還有一屆新秀賽可以出戰,但顯然,已經得了新秀賽MVP的林大浪肯定不會再參戰了。

剩下的,三分大賽的28分,已經是創下了歷史紀錄了,只差一個花球就是滿分,後來者想要挑戰林大浪的這一紀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了。

扣籃大賽,林大浪先是復刻經典,再超越經典,已經是被吹到了不能再高的位置了。

而且當下聯盟,根本就沒有能夠和林大浪一較高下的扣將,未來?未來誰又說得準呢?

林大浪倒是說得準,他知道幾年後NBA就會冒出一個扎克·拉文,他超越經典的第一扣,其實就是從扎克·拉文那學來的。

扎克·拉文的扣籃實力自然是歷史頂級的,單論扣籃,他比半人半神的文斯·卡特還要強出一點。

但比起林大浪,他還是差了點的,至少,林大浪超越經典的第二扣,扎克·拉文絕對是復刻不了的,說白了,林大浪超越經典的第二扣,是絕對實力加持之下才達成的。

這所謂的絕對的實力,是林大浪突破了上限的彈跳屬性,加上裸足2米06左右的身高,226cm的臂展,各方各面結合到一起的變態產物。

可以說,放眼整個NBA的歷史,就算是遠古時期語焉不詳的威爾特·張伯倫,也比不了林大浪。

綜合來說,新秀賽、三分大賽和扣籃大賽,今後,林大浪的確是不用再參加了。

那林大浪剩下可以參加的賽事,就只剩下的投籃之星大賽、技巧大賽以及全明星正賽了。

前兩者的比賽,對林大浪來說,意義不是很大。

由此,紐約,大衛·斯特恩嘆了口氣:“誰能想到韋弗·林竟然有這樣的實力?早知道我們就早點準備,好好炒一波了。”

說白了就是,這屆全明星週末,林大浪在三分大賽和扣籃大賽上的表演,即便是聯盟官方,或者是智者千慮的大衛·斯特恩都沒能想到。

一方面,平日裡,林大浪的三分和扣籃都不算多,尤其是扣籃,比賽裡林大浪即便是有扣籃,也是那種稀鬆平常的輕釦,很少會去扣一些花裡胡哨的籃。

相較之下,半人半神的卡特,或是後來的布雷克·格里芬,都以實戰中霸道的扣籃聞名。

林大浪這樣的表現,自然是很難讓聯盟提起重視了。

另一方面,還是和林大浪有關,他和達拉斯鬧了一通,導致聯盟不得不緊急搬遷了全明星週末的舉辦地,今年的全明星週末前,聯盟為了轉移陣地忙得是不可開交,哪有時間再去熱炒?

不過林大浪個人是沒什麼損失的,他畢竟是掏出了真正冠絕籃壇的實力,吸了一波巨大的流量。

聯盟的損失,主要就是沒有事先熱炒,他們少賺了不少美刀,這個時候的大衛·斯特恩,也是覺得可惜,只想著,今後怎麼樣才能讓林大浪再次出山參加扣籃大賽?

不得而知了……

……

從聖安東尼奧返回了紐約,林大浪歇了一天,接著就要在主場迎來芝加哥公牛的上門挑戰。

比賽什麼的,暫且放到一邊,剛剛回到紐約的林大浪,立刻就接到了唐尼·沃爾什的電話。

全明星一結束,交易截止日就在眼前了,一個賽季最後的調整時機就只剩下最後兩天的時間了。

“內特·羅賓遜的交易,我這邊本來都已經談得差不多了,但史蒂夫前兩天打了電話給我,說是不用新中鋒了,讓我想辦法換一個能防守、能投三分的得分後衛……”

唐尼·沃爾什的這個電話,是在抱怨。

如他所言,本來拖了許久的小土豆內特·羅賓遜的交易,終於是在交易截止日前有了眉目,他準備把內特·羅賓遜送去老鷹,換來老鷹的替補中鋒扎扎·帕楚利亞。

別說,這筆交易林大浪是眼前一亮。

扎扎其人,外界對他的風評是很差的,主要是他很髒,有點像是新時代的比爾·蘭比爾。

但罵他的、厭惡他的,基本都是他的對手,如果作為隊友,扎扎自然還是值得稱讚的。

扎扎算是一個出眾的藍領中鋒,實力介於主力替補之間,在當前這個中鋒稀缺的年代,還算是有一些價值的。

林大浪甚至覺得,老鷹的管理層是昏了頭了,才願意用他來換內特·羅賓遜。

唐尼·沃爾什告訴林大浪:“老鷹的主控邁克·畢比年紀大了,他們一直在尋找一個實力派控衛,分擔邁克·畢比的壓力,找到最後,他們找上內特了。”

說白了,上個賽季內特·羅賓遜還是場均分個籃板個助攻個搶斷的尼克斯主控,實力自然是沒什麼問題的。

作為一個身高175的主控,內特·羅賓遜的缺陷也是明擺著的,他的防守不太好。

但恰恰,老鷹對控衛位置的防守就不是很看重,老年白魔鬼的防守又比內特·羅賓遜強到哪去?

對老鷹來說,一個替補中鋒平換一個有主控實力的控衛,這自然是一筆好交易。

但誰曾想,尼克斯新帥史蒂夫·科爾直接否了這筆交易。

林大浪摸了摸下巴,他能夠理解科爾。

達科·米利西奇被科爾啟用之後,已經是為尼克斯出戰了五場比賽了,五場比賽場均出戰分鐘,能夠得到分個籃板個助攻個蓋帽。

並且,米利西奇的表現是穩中有升的,他首秀4分5個籃板1個助攻1個搶斷,而全明星前的最後一場比賽,他7分11個籃板2個助攻2個蓋帽。

可以說,在當下這個中鋒稀缺的年代,米利西奇又是一個非常適配科爾戰術體系的中鋒,他作為賽季最後階段尼克斯的主力中鋒,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那麼對科爾來說,扎扎·帕楚利亞,就沒什麼必要了。

他覺得,他的戰術體系內,更需要一個3D型得分後衛。

這樣,他就可以讓已經沒什麼防守的傑森·理查德森轉戰第六人,用一個3D型得分後衛提升一下主力陣容的防守硬度。

這對科爾來說,也是沒什麼辦法的事情。

說白了,尼克斯的進攻早就到了上限了,想要再提升,得引入全明星級別的得分手,但賽季都進行到這個階段了,尼克斯上哪去找全明星級別的得分手作為新援?

所以,科爾能夠想到的提升,就是防守了。

尼克斯的防守,要從主力陣容來論,前文中提過,尼克斯真正算得上是職業球員的,不算將要被交易走的內特·羅賓遜,就只有控衛位置的託尼·道格拉斯和戈蘭·德拉季奇,得分後衛傑森·理查德森,小前鋒威爾森·錢德勒和達尼洛·加里納利,大前鋒艾爾·哈靈頓,中鋒林大浪。

emmm……現在還可以再加上一個已經被科爾啟用的達科·米利西奇了。

五個位置,得分後衛和大前鋒位置的防守是有點弱的,但科爾的體系之下,林大浪經常客串大前鋒,加上米利西奇的崛起,林大浪客串大前鋒就更加沒有後顧之憂了。

這樣的情況之下,尼克斯還有提升空間的,可不就是得分後衛位置麼?

只是距離交易截止只剩下兩天時間了,這個時候科爾要改弦更張,顯然時間是有點緊迫了,也難怪唐尼·沃爾什會打來電話抱怨。

林大浪思考片刻,想起了一個人——

“時間是不多了,要不你去問問丹尼·安吉,問問凱爾特人需不需要內特,如果需要的話,問問託尼·阿倫能否交易?”

“託尼·阿倫?他的防守倒是不錯,但沒三分啊?”

“三分並不關鍵,防守才是重中之重。”

說白了,三分這東西,主打內線的林大浪可以補上,那麼得分後衛位置沒有三分,自然就不是很關鍵了。

“那好,我去問問。”

短暫的功夫,林大浪立刻又想起一人——

“還有克利夫蘭騎士那,問問丹尼·格林,NCAA時他跟我交過手,我記得他的防守也不錯。”

一下子兩個人選推薦給了唐尼·沃爾什,雖然唐尼·沃爾什還有所疑慮,但畢竟是林大浪推選的人,要是效果不達預期,這鍋肯定是林大浪的。

再加上,雖然還沒有接觸對方,但肉眼可見的,這兩個目標的價值,是不高的。

……

很快,凱爾特人那邊,丹尼·安吉就有了回覆,凱爾特人還真就對內特·羅賓遜有所需求,畢竟前世內特·羅賓遜就去了凱爾特人。

但尼克斯想要託尼·阿倫,丹尼·安吉就有點不願意了。

2010年,坐擁暮年三巨頭的凱爾特人目標是再奪冠,而他們最大的對手,無疑是衛冕冠軍洛杉磯湖人,託尼·阿倫,就是丹尼·安吉準備的總決賽上對付科比的堅盾。

所以某種角度來說,這個時期的託尼·阿倫,是凱爾特人的非賣品。

凱爾特人的路子沒走通,唐尼·沃爾什轉頭就去問了丹尼·格林。

賽季至今出戰了十多場,場均分個籃板個助攻個搶斷個蓋帽的菜鳥丹尼·格林,自然不可能是騎士的非賣品。

事實上,在阿詹還沒有續約的情況下,這支騎士已經是有點亂了陣腳了,他們的轉會操作,已經是一片混亂了。

唐尼·沃爾什找上騎士的時候,騎士正在和奇才談安託萬·賈米森的交易,奇才咬著兩枚首輪不鬆口,騎管正是焦頭爛額的時候,尼克斯送上門了。

於是,騎管轉頭就回了唐尼·沃爾什一句:“我們不要內特·羅賓遜,想要丹尼·格林,那兩枚次輪來換!”

唐尼·沃爾什轉頭罵了一句:“什麼水平的球員,要兩枚次輪?”

但他還是把騎管的回覆告知了林大浪,林大浪皺了皺眉——

兩次輪換丹尼·格林,虧肯定是不虧的,諢號鐵林的丹尼·格林未來是小球時代最典型的、最優質的3D角色球員,靠著一手三分加一手防守,是能夠拿千萬年薪的。

問題是,原歷史裡,騎士會在今年的10月份裁掉丹尼·格林,林大浪真想要丹尼·格林的話,完全可以等下個賽季初免費撿漏。

而兩枚次輪的價值,對林大浪這個後來者來說,作用還挺大的,他能靠著這倆次輪,直接撿到倆主力輪換級別的隊員了。

猶豫再三,林大浪最終是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史蒂夫·科爾。

他也如實告知了科爾:“丹尼·格林這個時候就是一菜鳥,無論是防守還是三分都還很稚嫩,但他的防守基礎打得不錯,很有頂級3D的潛能,要不要,你一句話。”

科爾不知道下個賽季初能撿漏,或者即便他知道,他的回答也會是:“當然要了,我們就缺一個3D型得分後衛了!”

於是,科爾首肯,林大浪的壓力之下,唐尼·沃爾什又還了還價,最終是用一枚次輪加另一枚次輪的互換權,從騎士換來了丹尼·格林。

至於內特·羅賓遜,他還是離開了,唐尼·沃爾什按原計劃,用他從老鷹換來了扎扎·帕楚利亞。

就這樣,交易截止日前,尼克斯真正算得上是職業球員的陣容就變成了——

中鋒:達科·米利西奇、扎扎·帕楚利亞

大前鋒:林大浪、艾爾·哈靈頓

小前鋒:威爾森·錢德勒、達尼洛·加里納利

得分後衛:傑森·理查德森、丹尼·格林(未知)

控衛:戈蘭·德拉季奇、託尼·道格拉斯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無限遊戲中殺死世界

狐貓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