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只差最後一個花球!”

“可惜啊,要是時間再多1秒,韋弗·林說不定就能創下三分大賽滿分的神蹟了。”

“聽說了嗎,三分大賽前的時候韋弗·林裝了和拉里·伯德一樣的逼,大夥都嘲笑他,現在都笑不動了。”

“28分啊,差一個球滿分,這還怎麼笑?”

“……”

在一片驚歎聲中,林大浪捧起了三分王的獎盃,不過沒捧多久,他就把獎盃丟給了黴黴。

“我去準備扣籃大賽了,獎盃你拿著,等我拿到扣籃王的獎盃,你再把它抱上來。”

黴黴喜滋滋地抱著獎盃,點了點頭。

“韋弗·林把獎盃交給了泰勒·斯威夫特,這座獎盃已經是他在本屆全明星週末收穫的第二座獎盃了,接下來的扣籃大賽,他還要衝擊他本屆全明星週末的第三座個人獎杯……”

“說起來,就在半個月前,泰勒·斯威夫特在洛杉磯舉辦的格萊美音樂獎上也是獨攬四項大獎,這對最近火爆全美的小情侶,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啊。”

扣籃大賽還沒有開始,各路解說的話裡話外,就好像這一屆的扣籃王桂冠已經被林大浪捧走了一樣。

這不是捧殺,而是各路專家解說都是這麼認為的。

事實上從文斯·卡特之後,近幾屆扣籃大賽被噱頭流扣將統治了。

何謂噱頭流?簡單舉例,沒有林大浪的前世,175的內特·羅賓遜三奪扣籃大賽的桂冠(2006、2009、2010),但他的扣籃,其實是挺一般的。

emmm……

這裡的一般,比較的是文斯·卡特、扎克·拉文這種歷史級的扣將。

內特·羅賓遜能夠三奪扣籃王桂冠,靠的就是他175的噱頭。

還有德懷特·霍華德,他也有一座扣籃王的獎盃(2008),靠的是穿上超人披風后的一記稀鬆平常的扣籃。

以及未來,布雷克·格里芬飛躍汽車一舉奪魁(2011),以上的扣籃王,能夠奪魁,實力或許是有的,但不多,他們更多的依靠的是各種各樣的噱頭。

到了今年,德懷特·霍華德拿了一個扣籃王心滿意足,不再參賽,布雷克·格里芬傷缺並未復出,以及內特·羅賓遜,原歷史裡他是這屆扣籃大賽的冠軍,這一次的全明星扣籃大賽也是他第三次奪魁。

但作為同隊的隊友,內特·羅賓遜可太清楚林大浪的扣籃是個什麼水平了,所以,他早早退賽,把舞臺讓給了林大浪。

噱頭流扣籃王基本都退出了比賽,林大浪的對手變成了夏農·布朗、傑拉德·華萊士以及德瑪爾·德羅贊。

這三人裡,有點實力的就只有德羅讚了。

前世來說,這一屆的扣籃大賽,預賽輪,夏農·布朗和傑拉德·華萊士都只得到了78分,慘不忍睹的就被淘汰出局了。

倒是德瑪爾·德羅贊,預賽兩扣得到92分,還算亮眼。

但德羅讚的實力顯然不多,前世的這屆扣籃大賽,決賽輪他直接拉了個大的,兩次扣籃,第一次飛躍隊友他躍升的高度不夠,不得不借了一下隊友肩膀的力量,第二次扣籃只是一次普通的小風車扣籃。

也就是這屆扣籃大賽的規則是決賽輪不打分,靠投票決勝,如果打分的話,德羅贊決賽輪的扣籃和預賽輪的夏農·布朗以及傑拉德·華萊士是同一個級別的存在。

事實上,像德羅贊這種扣籃大賽的參賽者,歷史有很多,他們往往都是有一兩個不錯的扣籃,為了度過預賽不得不提前掏出來,到了決賽他們的競爭力不夠,自然就拉胯了。

林大浪雖然有著前世的記憶,但他並不知道這些細節。

他只知道,預賽前的抽籤,他的運氣又拉胯了。

“又是第一個出場,MD……”

扣籃大賽比三分大賽還要講究出場的次序,因為預賽輪是評委打分,比賽才剛剛開始,評委們也不知道這屆扣籃大賽的水平如何。

因此他們對第一位扣將的扣籃,就會有很多的吹毛求疵,這種情況下,第一位扣將的扣籃,得分通常都會比正常情況下的評分要低一些。

好在,這屆扣籃大賽,林大浪的原計劃就是用他的硬實力去碾壓他的對手。

所以,他對第一個出場,並不是很在意。

很快,林大浪站到了球場中央,第一個出場的他,要開始他預賽輪的第一扣了。

“要開始了,第一個出場的參賽者是韋弗·林,他是這屆扣籃大賽唯一的焦點,這是他的第一扣……”

手邊放著一座投籃之星獎盃的肯尼·史密斯扯著嗓子,主要是他很期待林大浪能夠掏出什麼樣的扣籃。

“林大浪,他抱著,三分線外開始了助跑,似乎這一扣,他沒有太多特別的準備啊?”

近些年扣籃大賽噱頭流盛行,也讓很多解說覺得,若是沒有各種各樣的花活,這扣籃,至少也算是前景不明。

就在肯尼·史密斯有所猜測的時候,林大浪一步就踏進了三分線,然後又一步,跨進了罰球線的外圈,最後一步,直接踩在了罰球線前一步的位置。

然後,他就一躍而起。

AT&T中心響起了一片驚呼,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是一個標準的罰球線起跳扣籃。

“罰球線起跳扣籃?他能成功嗎?”

1988年,NBA第五屆扣籃大賽,邁克爾·喬丹登場,一記踩著罰球線外圈起跳的扣籃,技驚四座,由此得名——飛人!

1996年,NBA第八屆扣籃大賽,布倫特·巴里,名宿之子,一記模仿邁克爾·喬丹的罰球線起跳扣籃,喊出了“白人也能飛”的口號,他也因此成為了當年的扣籃王。

但實際上,布倫特·巴里的那記罰球線起跳扣籃,起跳的時候大半隻腳已經踩到了罰球線的內圈,扣籃的舒展性也遠不如喬丹。

無論美感還是難度,布倫特·巴里都沒能做到完美。

除去布倫特·巴里,時至今日,再也沒有黑人以外膚色的籃球運動員在扣籃大賽的賽場上覆刻出罰球線起跳扣籃這一標誌性的扣籃。

罰球線起跳扣籃的難度,比很多人眼見的大得多。

球場上,林大浪滑翔著,他飛速的接近了籃筐,並且在重重一扣時,被很多人發現了——

“他成功了!”

“他不僅成功了,甚至他完成扣籃時,他的高度比籃筐高出了一截!”

“換句話說,這記罰球線起跳的扣籃,他完成得太輕鬆了……”

哐當!

一聲重響,林大浪贏得了滿堂彩,AT&T中心的歡呼聲簡直就是要爆開了。

雖然這並不是林大浪的主場,但這場扣籃大賽,早在開始之前,就已經成為了林大浪一個人的秀場,所有人期待的,就只有林大浪的個人表演。

但實際上,林大浪這一扣的表演還沒有結束,他在完成扣籃之後,迅速落地,直接奔向了技術臺。

技術臺前,他一把奪過話筒,對著話筒高呼了一聲:“黃種人也能飛!”

瞬間,這一扣的立意飛昇了……

“黃種人也能飛,沒錯,黃種人也能飛……韋弗·林的這一扣,不僅難度拉滿,他還突破了人種的限制。”

前文提到過,真正意義上的罰球線起跳扣籃,只有黑人運動員能夠做到,聲稱白人也能飛的布倫特·巴里,這場比賽也在現場,但他的罰球線起跳扣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罰球線起跳扣籃。

黃種人作為三色主流人種裡綜合身體素質最差的人種,卻繼黑人之後,完成了第二個真正意義上的罰球線起跳扣籃,這一扣的意義,就很難想象了。

於是緊隨其後,評委們開始打分,10分,10分,10分……都是10分!

“韋弗·林的第一扣,毫無疑問的50分滿分!”

……

林大浪完成第一扣之後,就該他的對手們登場了。

說起來,正常的對手在看到林大浪的扣籃時,應該會覺得壓力山大,但林大浪的對手們並沒有,他們每個人的表情都很輕鬆,就好像,他們根本沒把這場扣籃大賽的勝負當回事一樣,就好像,他們只是來給林大浪湊一場扣籃大賽的局一樣。

總之就是,夏農·布朗、傑拉德·華萊士以及德瑪爾·德羅贊相繼登場,夏農·布朗的第一扣只得到5個7分合計35分,傑拉德·華萊士更是隻有32分。

還有德瑪爾·德羅贊,原歷史裡他扣了一個轉身的大風車扣籃,贏得了這屆扣籃大賽唯一的滿分。

這一世,他也復刻了這一扣,但在林大浪的罰球線起跳扣籃的映襯下,他原本滿分的這一扣,只得到了47分,有三位評委只給他打了9分。

人們催促著林大浪的三個對手,終於,他們等到了林大浪的第二扣。

預賽第二輪將要上演,而這一次,林大浪準備的扣籃,和罰球線起跳扣籃一樣,依舊可以用“經典”二字來形容。

眾目睽睽之下,他抱著籃球從籃球場上的一側助跑,衝到近乎於籃下的位置突然起跳,轉體,360度,手臂掄出了一個大風車,然後哐噹一聲,把籃球扣進了籃筐之內。

轟的一聲,AT&T中心又一次被點燃了。

“天吶,又是一個經典之扣,360度轉體大風車扣籃,這是文斯·卡特的完美之扣,林大浪卻成功的復刻了這一扣!”

肯尼·史密斯開吹了,巴克利緊隨其後:“不僅僅是復刻,在我看來,林大浪的這一扣,比起文斯·卡特更加舒展,更加美觀!”

其實,就算是第一扣的罰球線起跳扣籃,林大浪的舒展程度,完美程度,也是要超越罰球線起跳扣籃的發揚光大者邁克爾·喬丹的。

畢竟,他的彈跳屬性,是突破了上限的,是真正意義上的歷史第一。

林大浪的這一扣為何經典——

2000年,文斯·卡特的這記360度轉體大風車扣籃當場驚呆沙奎爾·奧尼爾,拿到50分的滿分,並且成為他扣籃大賽上的代表作。

2011年,林大浪完美復刻,五個評委,又是紛紛打出了10分的打分牌,再度拿到了50分的滿分。

“兩回合扣籃100分,韋弗·林已經提前鎖定了一個決賽輪的名額。”

肯尼·史密斯的這句解說,更像是一句廢話。

但這個時候,沒人在意這些了,人們只希望另外三人的扣籃能夠快一點結束。

於是很快,夏農·布朗的第二扣得到42分,兩回合合計77分;傑拉德·華萊士的第二扣得到45分,兩回合同樣是77分;最後,德瑪爾·德羅贊一扣得到46分,兩回合93分,成功鎖定另一個決賽輪的名額。

但此時,德羅讚的臉上只有苦笑,他知道,他這是陪太子讀書讀到了最後,還不如像另外兩個人一樣,早點退場呢。

或許是這樣的想法加持之下,德羅讚的決賽輪變得更混了,他首先登場,第一扣就只扣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大風車。

不過AT&T中心倒是響起了一片掌聲,因為德羅贊結束的太快了,讓林大浪更加迅速的出現在了球場上。

“這是韋弗·林的第三扣,也是他決賽輪的第一扣……”

“仍然沒有任何的幫手,似乎也沒有特別的佈置,這一扣,林大浪還能怎麼扣?”

預賽,林大浪的兩個扣籃,都沒有特別的佈置,不過那兩次扣籃,他扣的是經典,是拿出來就一定能夠滿分的經典。

但問題是,兩大經典都已經扣完了,林大浪還能怎麼扣?

肯尼·史密斯表示疑問,無數球迷,也忍不住冒出了各種各樣的問號。

直到,林大浪邁步、啟動,不斷加速,直至衝到罰球線前。

當他再一次踩著罰球線前的那片區域,一步躍起的時候,肯尼·史密斯皺了皺眉:“又是罰球線起跳?”

一個扣籃,扣一次,能夠得到滿分,扣兩次,那就是負分了。

當然,肯尼·史密斯很清楚,林大浪不可能犯那種低階的錯誤,這個扣籃,肯定不是一個簡單的罰球線起跳扣籃。

果不其然,躍升到空中的林大浪,無比飄逸的飛向籃筐,一邊飛著,他一邊屈腿,左手抓著籃球,從彎曲了雙腿之後的胯下經過,換到了右手。

這個時候,他已經飛到了籃筐之前,哐噹一聲,他藉著下墜的勢頭,重重地把籃球按進了籃筐之內。

“噢噢噢上帝啊啊啊啊啊~!”

這一扣完成的時候,肯尼·史密斯忍不住叫起了上帝。

AT&T中心,也徹底地癲狂了。

白人也能飛的布倫特·巴里捂住了腦袋,他身邊,科比·布萊恩特也張大了嘴。

還有林大浪的對手,德瑪爾·德羅贊,他一臉的難以置信。

以及巴克利,他直接從解說席上站了起來,興奮到幾乎瘋狂地又蹦又跳:“這是什麼扣籃?這是什麼扣籃?上帝啊,你特麼來了都不一定能扣出來吧???”

罰球線起跳後的胯下換手扣籃,這一扣的難度有多大?

簡單來說,罰球線的難度就很大了,而對普通扣將來說,不是罰球線起跳的胯下換手扣籃,就可以稱得上是精彩了。

可林大浪把這兩者結合到了一起,這就是一個難度加倍的扣籃了。

評委席,幾大評委的臉上,都帶著難以置信、又十分興奮的笑容。

10分,10分,10分,10分,10分,五個10分。

然而,這還不夠,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作為這屆扣籃大賽的評委,他翻開面前所有的記分牌,從1分到10分,所有的,都被他舉了起來。

“噢噢噢,朱利葉斯·歐文,他舉起了他擁有的所有的記分牌,從1分到10分,所有的!”

“他的意思太明顯不過了,他認為林大浪的這一扣,已經不是50分能夠滿足的了的了!”

為什麼這群人這麼瘋狂,因為林大浪的這一扣,可以稱之為——超越經典!

如果說,預賽,林大浪主打的是一個復刻經典的話。

那麼決賽的第一扣,他就實現了超越經典。

先復刻經典,再超越經典,林大浪的目的顯而易見了,他要成為真正意義的歷史扣籃之王。

無論是扣籃大賽的前輩們,還是後來者們,經此一役,都無法望林大浪項背。

很快,德瑪爾·德羅贊又扣了一個走過場的扣籃,一個簡單的背扣。

決賽輪兩回合,他只得到了70分。

但這不重要了,就沒有人覺得,德羅贊能夠擊敗林大浪,更不用說,這屆扣籃大賽的規則,到了決賽輪,評委的打分本就不是關鍵,關鍵是球迷的支援率。

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林大浪能夠殺進這屆扣籃大賽的決賽輪,他就是板上釘釘的扣籃王,因為決賽輪比的是人氣,而不是實力。

這就是2011年扣籃大賽布雷克·格里芬的那個扣籃王頗具爭議的原因,那一年的扣籃大賽,賈維爾·麥基的扣籃其實是更精彩的,但格里芬就是靠著決賽輪更高的球迷支援率,搶走了那座扣籃王的桂冠。

林大浪顯而易見地和格里芬不同,他靠的是純純的實力。

很快,林大浪的最後一扣,即將上演——

他還是沒有特殊的佈置,一個人抱著籃球,啟動、加速,衝向籃筐。

一個和預賽第二扣幾乎一模一樣的位置起跳,不同的是,這一次,林大浪跳得更高了,如果他伸展手臂,他是可以直接摸到籃板的上沿的。

但他沒有,因此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

“又一個360度轉體大風車扣籃?

經歷過一次了,肯尼·史密斯很篤定,這一扣肯定不會這麼簡單的。

但似乎,林大浪就是很簡單地用同樣的動作,把球扣進了籃筐。

“一模一樣的扣籃?這……”

就在肯尼·史密斯即將發出質疑的時候,他注意到了不同點——

“不,林大浪,他把一整個手臂塞進了籃筐之內!”

“這一扣,準確地說是360度轉體大風車扣籃,同時把手塞進籃筐之內的扣籃。”

“這,又是一個超越了經典的扣籃!!!”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橘紅舞臺

路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