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東此話一出,一個個文武百官這才帶著東西,開始陸陸續續離開,到岸上集合前行。

而文殊皇后則是帶著太子,再次來到了龍皇的冰窖裡,一堵了龍皇的風采後,母子二人這才別過龍皇,帶著文武百官拜師回朝了。

“你們也先回去吧。”

王建東找到了自己的老婆孩子,“我三個月後就回去了,路上注意安全。”

送別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後,王建東也緩緩來到了冰窖裡,手裡提著一壺酒,靠著龍皇陛下的帳篷緩緩坐下,“陛下,身前您身子骨單薄,不敢喝酒。”

“現在應該沒這個忌口了吧?”

“仔細想想,我們好像還從來沒有一起喝酒呢!”

“難得今天,陛下有空,臣也閒著,我們喝一杯吧。”

他掏出兩個酒杯,給龍皇倒了一杯後,自己也倒了一杯。

“紀念我們永不逝去的友情!”

兩個杯子碰了一下,王建東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將龍皇的酒杯,放到了帳篷裡。

“哎喲,很想和你好好聊聊,可等到真的有時間,有機會後,卻發現無話可說了。”

“你知道我這人嘴比較笨,和說話比起來,我更擅長動手。”

“不如……就從我們第一次見面開始說起吧。”

“那時候的你,英姿勃發,帥氣逼人,即便是我,也要退避三分……”

王建東靠在龍皇的帳篷上,侃侃而談,也不知道說了多久,身體都凍僵了,漸漸意識變得模糊起來。

好在劉二麻子一直守在外面,察覺到事情不對勁後,才急忙將王建東給帶了出來。

而等到王建東醒來後,開始忙著籌備龍皇的葬禮。

他的構思很簡單,打造一艘船,全方面隔離的船,龍皇位於主室,陪葬品什麼的,放好了以後,開到大海里,然後擊穿船底,沉入大海即可。

龍皇的陪葬品很多都是文殊皇后回去後,派人秘密送過來的。

王建東在大招船隻的時候,還特意弄了一個攝像頭,全程錄影,儲存起來,省得有人說他私吞陪葬品。

除此之外,王建東還自掏腰包,為龍皇準備了一些陪葬品。

小小的船裡,很快就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陪葬品。

接下來只需要等待時候到了,按時送入大海下葬即可。

而在王建東忙碌的這段時間,文殊皇后也沒有閒著,她回到了皇宮後,第一時間便是昭告天下,龍皇皇駕崩了,由太子殿下乾龍繼位,繼續援用國號元!

然後開始準備陪葬品,派人秘密送給王建東,最後才開始準備龍皇的衣冠冢。

因為元皇年幼,少不經事,文武百官很快就紛紛進言,要求選出輔國大臣出來,輔助元皇,共同管理龍國。

可皇后一脈覺得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文殊皇后出生於世家,自幼飽讀詩書,才高八斗,有能力撫養好元皇成人,即便是要選輔國大臣,唯一能讓皇后一脈臣服的人,只有王建東。

但王建東沒有在龍都,這三個月時間,國事不可沒人搭理,不管吏部還是戶部的人,都不想這段空檔期出問題,也有不少人想要藉此上位。

於是紛紛進言,想皇后施加壓力。

什麼自古以來,女人不得干政!

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各種各樣的道德枷鎖,紛紛加到了文殊皇后身上。

文殊皇后起初是想頂一頂,頂到王建東回國了便相安無事了。

可沒想到,戶部和吏部,難得一心,團結起來搞事情的能力實在是太強了,文殊皇后每日即便是批閱奏摺,都要從早忙到半夜,還會遺留很多很多。

日積月累之下,文殊皇后終於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必須要有人來幫她才行。

於是,她開始物設能輔助元皇的人才,戶部和吏部,以及文德軍也都意識到了這是一個機會。

紛紛開始舉薦自己的人,很快,以戶部為首的張商採脫穎而出,成為了元皇的輔國大臣之一,其次便是以禮部張國華為首的輔國大臣,然後是以文寶山為首的皇后一脈,也成為了輔國大臣。

他們分別對應元皇的治國、禮儀、安邦定國,三個大方向。

本以為,這樣以來,總算是能平息了。

可沒想到的是,剛開始,的確一個個表現非常好,才不到三歲的元皇,被三個人輪番指點如何批閱奏摺。

說是指點,其實就是他們各自為政。

效率倒是很快,一個個拿到奏摺後,開始分工,歸誰誰批閱,很快就將文殊皇后積壓的奏摺全部批閱完了,然後開始搶奏摺批閱。

文殊皇后剛開始還以為這是好事,可漸漸發現不對勁了。

首先是元皇年紀太小了,讓他在御書房裡一坐就是一天,即便是她這個成年人,都做的腰痠背痛,更何況是一個不到三歲的孩子?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本來是最調皮的時候,強行按在哪裡,講再多大道理有什麼用?

最後的結果就是,坐在龍椅上,哭得嗓子都啞了。

文殊皇后這個做母親的人,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折騰成這樣,心都在滴血啊!

可去找他們理論,有什麼用?

一個個大道理講得頭頭是道,文殊皇后哪裡說得過他們?

其次便是文殊皇后發現他們假借批閱奏摺之名,開始徇私舞弊,不只是商採和張國華,甚至連文寶山都在做這種事。

很多奏摺,即便是文殊皇后這個女人,都感覺處理得不是很好,可找他們理論?

他們三個之所以能成為輔國大臣,並非沒有真才實學,人家能從專業角度給你找出一萬個理由來,讓文殊皇后無從反駁。

然後便是吵架、搶奏摺。

這種事剛開始還沒發生,不到一個月時間,一個個為了爭一個奏摺,爭得臉紅脖子粗,就差沒大打出手了。

元皇年紀小,看到他們在吵架,他就在哪裡哭。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說白了,他們都有各自的小九九,奏摺對文殊皇后來說,可能是壓力,可對他們來說,卻充滿了無限的好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民國:從兩廣總督開始

墨影時光

李二,三年又三年,我都登基了

十萬鐵騎下江南

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

西湖遇雨

明末戰臣

高山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