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孫傳庭之見聞

最初得知大崋派來支援漢中的先頭部隊只有一萬多人時,孫傳庭其實是頗為不滿的。

在他看來,大崋在漢中附近,如四川、河南等地,並不缺乏兵馬。

以四川為例,去年秋季崋軍攻取四川時,便號稱出動了十幾萬兵馬,即便其中部分兵馬撤出了四川,留下的也該有七八萬吧?

再加上崋軍入川后,不少地方明軍成建制的降崋——這類兵馬怎麼也有個五六萬吧?

即便鎮守川滇、川藏交界以及地方需要一些軍隊,至少也該分派出個五六萬兵馬支援漢中的。

結果來的竟只有一個旅,不過一萬餘人而已。

需知,闖賊攻打漢中,可是動用了十好幾萬兵馬。崋軍只來了一萬餘人,於漢中戰局來講不過杯水車薪,根本難以有大的影響。

另外,透過這件事,說明大崋朝廷負責處置漢中之事的人缺乏軍略。又或者是,劉升對漢中、對他孫傳庭不夠重視。

結果跟崋軍一個團共同守衛郿縣幾日後,孫傳庭的想法便徹底改變了。

這三千多崋軍先是破解了郿縣之圍,隨後幾日更是屢次打退攻城的數萬順軍,大大提振了己方士氣。

如今孫傳庭甚至認為,這般精銳的崋軍若有個幾萬,說不定便能大敗此番攻打漢中的十幾萬闖賊。

不過要說崋軍最讓孫傳庭震撼的一件事,卻是其人人都識字會算,知時事,明道理。

此外,該團竟擁有一千兩百人左右的鳥銃手(兩個火槍營),又有六百人的精銳刀牌手——這些刀牌手皆是身著雙甲(鎖子甲、棉甲),少數將官甚至著三層甲(板甲)。

在孫傳庭望著崋軍將士忙碌的身影思考時,沒多久城牆上各方面事務便被處理好。

透過幾日的相處,他已經對崋軍有了較深的瞭解,深知眼前這支崋軍有多麼精銳。

孫傳庭已經知道,這和崋軍中“軍政員”一職的設立分不開關係。

恰好這時有五騎從南邊奔來,該團團長王光泰對過口號,又辨認過印信,便來對孫傳庭道:“孫督師,來人是我軍信使,放他們進來吧。”

以支援郿縣的這個團為例,全軍將士都有一領精良的棉甲,足以讓他們在這尚且寒冷的早春不懼寒冷,又在戰場上擁有較好的防護力。

另外該團的警衛兵,疑似團長家丁的一支兩百多人的精銳同樣讓孫傳庭印象深刻。

此外竟還有一個炮兵哨,攜帶十門“陸軍炮”——此炮名稱雖然普通,可威力、射程卻還要超過多數紅夷大炮。偏偏頗為輕便,可用一匹馬拉著小跑。

崋軍稱之為“手榴彈”,其威力雖略微遜色於以前明軍的大號萬人敵,卻勝在方便投擲,威力也還不錯,在郿縣的守城戰中幾次大放異彩,令將要登上城池的闖賊狼狽退走。

除陸軍炮外,該團還有一百多門虎蹲炮。

如今的郿縣,雖然聽命於他的明軍有四五千人,但守城之事卻已經是以崋軍為主了。

則兩百多人除如刀牌手般配備了百鍊鋼刀,也都是著雙層甲,此外還配備了一把短銃,又都會騎馬,個個身手不俗。

孫傳庭點頭,“可以。”

這讓他不僅對未曾見面的劉升感到敬佩——明代軍伍建設已有一套相當成熟的規矩、辦法,可劉升卻還能在此基礎上有更好的創新,可見其人必然軍事天賦驚人。

而最讓孫傳庭印象深刻的,還是崋軍將士所配備的小號“萬人敵”。

來人只有五騎,即便是闖賊偽裝,入城後也難以成事。更別說,王光泰已經進行過多重鑑別,確認他們乃崋軍信使。

信使入城後,交上密信,由軍中機要員翻譯後,王光泰獲知了密信內容,很快便一臉喜色的找上孫傳庭。

“孫督師,好訊息,我們師座不日便將趕到漢中!”

“哦?”孫傳庭聽了也神色一喜,問:“可知沈師長如今行軍到哪裡了?”

據孫傳庭所知,崋軍中的師長,往往被下屬將官稱為師座。

其統帥三個旅,全師有三萬五千多人,大概相當於以前明軍中的大總兵。

明軍總兵統領兵馬並無一定之規,少的只統領數千人,多的卻能統領數萬人。

不過,若這一個師的將士皆如支援郿縣的這一團般精銳,那沈萬登這個師長的分量就相當重了。

此次大崋派來支援漢中的,主要便是沈萬登所領第四師。

之前只來了一個旅,便讓闖賊南下攻勢止步於寶雞、郿縣一代。如今剩餘兩個旅也將到來,說不定便能讓闖賊全面退兵。

王光泰笑道:“來信時師座已經進入興安州,如今怕是都要過漢陰了。”

“這便好!這便好!”孫傳庭也露出了笑容。

乾元二年,二月十三,沈萬登先率領兩個旅支援郿縣,在郿縣附近,大敗五萬餘順軍。

二月十六,又轉戰寶雞,再敗圍攻寶雞的五六萬順軍。

連續兩場大敗,不僅令順軍損兵折將,便是逃走的順軍也變得對崋軍聞風喪膽。

···

鳳翔府,岐山。

大順永昌皇帝李自成的大帳內,上至李自成,下至守衛帳門的侍衛,皆緊鎖眉頭。

因為如今大順形勢之不利,即便是普通士卒,也都看得出來。

此前在東邊連敗於清虜、崋軍之手也就算了,如今南下攻取漢中,十幾萬大軍,竟然只拿下了鳳翔府的幾個縣,便再難有寸進。

而今更是在郿縣、寶雞兩場大戰中,折損了五六萬兵馬。

無論怎麼看,大順都好像那秋後的螞蚱,支撐不了多久了。

此刻,李自成神色陰沉無比,見帳內一時無人吭聲,便覺得瞎掉的那隻眼睛又隱隱地疼起來。

隨即將目光投降李巖,問:“左軍師,對如今局勢,你可有什麼想法?”

李巖雖然仍擔任左軍師之職,但因為入京後連續反對李自成的好幾項政策(包括追贓助餉),還曾暗中包庇不願降順的大明官員,甚至失蹤與亂軍中的前明皇子、公主都有可能與他有關,因此迅速被李自成冷落,已成了邊緣人物。

只不過,如今順軍局勢艱難,牛金星等又無高明軍略,李自成即便心不甘、情不願,也不得不問策於李巖。

同樣緊鎖著眉頭的李巖聞聲不禁苦笑道:“連續大敗兩場,雖然我大順仍有十餘萬兵馬可呼叫,可軍心、士氣不存,恐怕很難攻入漢中了。”

李自成不悅道:“那漢中難道就不攻打了?待日後那劉升騰出手來,派遣更多兵馬,從漢中攻打關中又該怎麼辦?”

牛金星見狀立馬陰陽怪氣地道:“左軍師所言,該不會是想讓陛下和我等坐以待斃吧?”

李巖厭惡地看了牛金星一眼,卻懶得解釋,而是思慮著道:“若不能據有漢中,關中確實難守。因此,如今擺在我們大順面前的其實只有三條路。”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昭昭無暮

吳清

葉總他又哭了

蘇妤菲

我沒拴狗繩,被雷劈了

金無足赤

反派退婚,你提的,還為啥回頭

自然而然就小狗

青鸞之鳳

漁巷島主

錯位時空中的約定

你是我的傳說